青海省塔尔寺位于西宁市湟中县的莲花山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塔尔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占地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塔尔寺可以在外面拍照,进入第一道门之后就不能拍照了,因此这里的照片仅仅是佛门外的风景……[详细]
闲图纪行2025:——发贴余图,或牙慧遗珠,或残渣糟粕,良莠淆杂,皆集此闲图纪之。闲图:藤县罗漫山峰高眺望远方(2025年6月28日)[详细]
6月28日,2025防城港市夏日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广旅·白沙湾国际康旅度假区(一期)首开区启动仪式在广西防城港市白沙湾举行。白沙湾国际康旅度假区。(广旅集团供图)据介绍,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广旅·白沙湾国际康旅度假区规划用地面积5064亩,总建筑面积170万平米,计划总投资达150亿元。项目将以“康养+滨海+文旅”为核心驱动,致力打造集滨海游乐、山海疗养、医学研发交流、旅居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大健康文旅融合的新标杆、中国城市海岸潮玩运动旅游的新典范。白沙湾国际康旅度假区。(广旅集团供图)项目共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规划用地面积1571.62亩,总投资约50亿元。重点规划建设五大产业中心、四大康养度假项目,布局了康养、游乐、酒店、商业、旅居五大主题配套,涵盖金花生命科学中心、盐疗康乐中心、白沙湾康养之家、白沙湾·山海墅、广旅·白沙湾潮玩海岸、山海剧场、落日餐厅、婚纱城堡、广悦华·观海墅、广悦尚·听海水屋、广悦尊酒店等二十多个精彩子项,能够全方位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旅游、康养、休闲、度假”等多样需求。接下来,广旅集团将持续深化“文旅+康养+医学”产业融合模式,推动项目与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协同发展。[详细]
阿尔卑斯山地处欧洲中南部,阿尔卑斯山地处欧洲中南部,覆盖意大利北部、法国东南部、瑞士等国家。大致位于北纬45°到北纬48°之间。这里有美丽的湖泊、壮观的山峰等自然景观,还有许多与它相关的文化作品,有众多景点如勃朗峰、莱芒湖等,最佳旅游时间是冬季和夏季,可乘坐冰河列车等交通工具前往。与之相关的文化作品也不少,像文学作品《啊,荒野》等,动画《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电影《海蒂和爷爷》等等。本人使用自己的手机拍摄,虽然是夏季了,但阿尔卑斯山上仍有积雪,夏季还是蛮凉快的。主要景点为铁力士雪山下的英格堡小镇与留声湖,这些地方实在太美了,随便一照,效果贼好,当然我还有其他欧洲国家旅游景点地方的照片,太多了,有时间再整理。废话太多了,我先上图。[详细]
滔滔邕江,奔涌千年,激荡着城市的脉搏;悠悠岁月,沉淀风华,孕育出无尽的瑰宝。即日起,广西日报匠心打造“邕城物语”专栏,聚焦特色瓜果、田间农产、非遗传承、美食创新、特色工艺、民俗风情。我们将依托广西日报社旗下全媒体矩阵,创新性、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邕城风物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新貌,带您探寻那些藏在我们身边的鲜活故事与蓬勃生机。当前,首府南宁水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沃柑、火龙果产量居全国之首,香蕉、芒果、荔枝、龙眼、百香果等多种水果产量排名靠前,正在多元探索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水果产业体系。本期“山野来信”,邀您走进隆安县万亩火龙果种植基地,尽享香甜。隆安火龙果采摘现场。仲夏清晨,雨后初霁,当晨曦抹开层层薄雾,隆安县丁当镇漫山遍野的绿枝红果映入眼帘。6月20日一早,广西金福火龙果种植基地场长叶居鸿驾驶着皮卡车,绕着山坡查看火龙果长势。5000多亩连片的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里,一垄垄墨绿色的火龙果树像田野里游动的巨龙,盘旋在水泥柱上,静待时光孕育出红皮蜜果。隆安火龙果。隆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卢昱霞摄“我们基地红心火龙果今年首次开采,忙不过来!”叶居鸿是基地里的种植管理专家,此刻他正张罗着从震东安置区前来基地务工的工人有序上车,奔赴田间。隆安种植火龙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火龙果如星火般在广袤农田里分拨试种,并逐渐铺开。随着金都1号、红宝龙等品种引进种植,隆安火龙果产量连年上升,成了全区负有盛名的特色水果产业。承包户在隆安火龙果种植基地里采收当季鲜果。隆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卢昱霞摄2014年,隆安县创建那之乡火龙果产业示范区,引领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隆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巧艳介绍,目前隆安火龙果种植面积已有7.56万亩,其中连片百亩以上种植基地有123个,总产量23.44万吨,产值18.46亿元。南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火龙果产区,市场上每5颗火龙果中就有1颗来自南宁。在金福果品分选包装冷贮中心,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经理卢桂连与百余名工人接力选果、包装,忙得不可开交。“火龙果开采之后,订单量与日俱增,工人们从早忙到晚。”卢桂连告诉记者,目前每天都有10万公斤鲜果售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甚至远销到荷兰、意大利等欧洲市场。盛夏的果实,也从枝头甜到了农民的心间。“一件4块钱,一天能干130多件,大家都抢着干呢。”在分装流水线旁,丁当镇保湾村村民卢媛媛手指翻飞,将一个个火龙果套上网袋后轻放入果筐内。“工作就在家门口,还有空调吹,一个月四五千元工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卢媛媛灿烂地笑着。工人在分选车间里打包火龙果。如今,红心火龙果已成为全国各地百姓果盘里的“常客”。“嘿!就像喝饮料一样,清甜、顺口,你尝了就知道了。”走进广西隆香火龙果专业合作社,已有25年火龙果管护经验的杨生龙热情招呼记者品尝新鲜采收的胭脂玉。只见刀刃切开果实处,两侧果肉红白相间,果香瞬间扑鼻而来,诱得在场众人垂涎。色如胭脂,味如蜜糖的火龙果品种胭脂玉。隆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卢昱霞摄“胭脂玉是这几年的新品种,今年进入丰产期,预计总产量有40万—50万公斤,一公斤能卖20多元。”广西隆香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德环告诉记者,4年前他意识到隆安火龙果需要差异化种植经营,他便从广西农科院引进台湾品种胭脂玉种植,经过几年的试种,现亩产可达2500公斤。师从台湾农业教授的杨生龙说,为了保证胭脂玉稳产保收,今年他与卢德环采用了不一样的管护技术——给果实套袋“撑伞”,确保果实在生长中不遭受阳光暴晒,不会果裂,个体均匀饱满。新品种带来新生活。眼下,卢德环的350亩胭脂玉种植基地,承包给十余户农户管护,每年10万—12万元的承包金和提成让承包户赵文能乐得合不拢嘴。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村企合作有股金……近年来,隆安县探索的“五金”带农益农模式鼓了农民腰包、富了村屯。2024年,隆安县火龙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超4亿元,人均增收超2100元。卢德环与杨生龙请大家品尝胭脂玉。记者沈程摄火龙果装车运往外地。夏至时分,满载火龙果的货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穿行,宛如一条红色的溪流,从隆安的山坳里淌出,流向城市的超市、电商的仓库、北方的餐桌。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户,如今在合作社的账本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傍晚,蹲在自家修建的小楼前,剥开一颗红心火龙果,甜甜的汁水顺着指缝流下,像百姓的日子,淌出了蜜。6月30日刊发的广西日报南宁观察版报道隆安县火龙果产业。[详细]
分龙祈福。韦丽硕摄6月28日,以“感恩奋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谱新篇”为主题的2025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分龙节开幕式在下南乡毛南民族文化产业园盛大举行。开幕式以神秘的毛南族祈福仪式开场:司祭人员颂读祝文、恭读祭文,将象征丰收的五色糯米饭系于神树,祈愿硕果累累;随后展演两项非遗民俗——“分龙布雨”寄托风调雨顺的期盼,“分龙祈福”则通过传统仪式,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南宁理工学院的学生孙宇珊在学院非遗传承人老师的带领下,专程从南宁赶来感受毛南族传统文化。在活动现场,摄影爱好者黄柳栖感慨此次在下南乡体验的分龙节更具原生态气息,民族氛围浓厚,尤其是非遗民俗活动展演——“分龙布雨”,气势恢宏,群众热情高涨。毛南族传统歌舞戏剧“肥套”。韦丽硕摄据悉,2025年环江分龙节系列活动从6月27日持续至30日。活动秉持“精简、节俭、求实”原则,坚持“以节为媒,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宗旨,遵循“还戏于民,还游于民,还乐于民”思路,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分龙节文化品牌,推动环江全域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提升。毛南族群众谭红激动地说,分龙节是毛南族最重要的节日,看到这么多人来感受毛南文化,希望活动能把毛南族文化传播得更远。分龙节作为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的节日,承载着毛南族人民祈愿安康、幸福的美好愿景。作为毛南族世居发祥地与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近年来环江借分龙节契机,深挖文化内涵,提升节日影响力,力求将其打造成知名民族文化旅游节,以此展示民俗风情、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全域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美好环江,让环江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洒福米。韦丽硕摄[详细]
——近年乡野行踪,随时展现眼前,是何其美妙之事!连续纪事,遂得坚持多年,一而贯之。图片纪事2025:岑溪风物:罗漫青峦云野外,袁公故里大江边.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多云转阴。骄阳似火,五骑六伴,长途跋涉,直扑藤县天平镇,先攀凌海拔470米的罗漫山青峦,居高眺远,再驰抵浩荡西江边上新马村,参观明朝督师袁崇焕故里,追慕先贤伟绩,来往车程230多公里。.正是:遥临夏日天平镇,信步游踪直向前,罗漫青峦云野外,袁公故里大江边。一、罗漫青峦云野外,攀凌海拔470米的罗漫山青峦,居高眺远二、袁公故里大江边,驰抵浩荡西江边上新马村,参观明朝督师袁崇焕故里,追慕先贤伟绩三、今日涉义昌、黄华、北流和西江四江河,沿途风景一瞥[详细]
2025年6月23日上午,应一个好友邀请,一起游信都镇峡山飞来寺。早上九点准时从信都镇官潭圩出发,途经碧绿的田野,散落的山村,小车经过半小时行驶,直达合面狮水电站大坝。坝面有简易码头,附近渔家在库区开上农家乐游船,让游客在船上一边吃着野生鱼的美食,一边欣赏合面狮水库美景,十分惬意。我们向船家打听到峡山飞来寺的路线,只能乘船才能到达,无陆上道路。水上路程约10公里,游船需45分钟才能到达飞来寺码头,从码头到寺庙步行也需十五分钟。包船来回一趟,只需100元,不论人员多少,一次可以坐十多人。我们觉得价格还算合理,准备订船前往。在出发之前,我们在合面狮大坝山旁便道走走,欣赏一下江水从大坝奔涌而出,雷鸣飞瀑的壮观景象。乘船出发,溯江而上,我们坐在船头,迎着凉风,面对平静江面,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江水泛着轻雾。青山叠翠,如旗如鼓如画,浮在江中,群山倒影,随风摇曳,风光旖旎,令人心旷神怡。游船经过几个弯,迎面出现一座高大石山,由远及近。山上怪石嶙峋,整个山形如同将军坐帐,气势非凡,傲视群山。游船转过石山一侧,左岸出现一个小小沙滩,岸边立有一块招牌。游船靠岸,招牌写着:峡山飞来寺欢迎你。原来峡山飞来寺就藏在这座雄伟石山之中。我们跳下船头,岸边彩蝶飞舞,前面有一条小路直通大山深处。我们仰望贺江的对岸高山,发现整座大山如同坐着的大佛,栩栩如生,凝视着前来朝圣的芸芸众生。古人在此处修建寺宇,真是独具慧眼。沿着林荫小道徒步而上,路旁有一棵古树,巴掌大的老藤缠着古树向上生长,非常茂盛,使人想起刘愕那楦瑁魃瞎易派颇行排o福的红色带子。路边的小溪清澈见底,路边草丛中传出悦耳的虫鸣,远处不时传来小鸟欢快的叫声。一片红墙绿瓦隐在高山之下,绿野之中,十分平静祥和。行至台阶,抬头发现寺门刻着:峡山飞来寺。台阶底部两侧,有一对石鼓,十分古朴。寺宇共两进,供奉着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真武大帝等。我俩点香祈福,在功德箱献上香火钱若干。寺中除我俩外别无他人,十分宁静,我们只好在各处随意参观。其中两副对联写得十分贴切,抄录如下,其一:真为人间除邪恶,武能卫国护清平。其二:观世非凡同激浊,音和真理共扬清。走出寺门,前面罗城周密,郁郁葱葱。拾级而下,梵音渺渺。原路回返,山光水色。赋诗曰:峡山藏古寺,景色特清幽。古树老藤蔓,虫鸣和雉鸠。乘船来访旧,云雾自悠悠。秀岭倚天立,封溪日夜流。[详细]
夏至,太阳明晃晃,才想起秋天的好。23年,在海边拍鸟时,忽然惊见,仰慕已久的柚木树。真不知何年开始,国内也种植成功柚木,从我知道名字,到这次见到,历时半个多世纪。当时也是夏至,父亲的木工师傅说出柚木名字,到片子放两个秋天,都迟迟无法写出故事。,《父亲的木工师傅》唐·虞世南《狮子赋》:翠岭万重,琼崖千仞。琼崖首府的骑楼建筑,是茅岭邓本殷时期的产物。俺的住处是个大宅楼,从天空看,象个“目”字,中楼加两个采光天井,天井跟着前后楼,长十八个单间,宽四个单间。是“华侨商会”所建,有三层高,三个单间长的后天井,留一个单间空间,在三楼建采光过道,在天井上给过道,加挡阳光的水泥平板,这里没事可乘凉、看报、做木工。那天,父亲在生涩地刨木,逆纹路吃刀深,顺纹路吃刀浅。此时,两单间宽的中楼过道,有个老师傅模样的老年人,缓缓走来,能八人并肩走的这过道,因而老师傅显得孤单。手挽起宽裤脚,在大腿上,边走边挠痒,到父亲身旁,看了看,拿上根靓木,叫让开。父亲那根木,拿上手看了看,伸手抖掉,跟着用阴力刨靓木,没问题啊,停下看看木刨,显得有点嫌弃。父亲问什么木头佳,答案是柚木。(待续。。。)[详细]
荔枝园中的“秘密”色静顿错文/图荔枝丰收的季节,沿海那些荔枝盛产地,仿佛是大自然的统一召唤,纷纷举办荔枝节之类的活动。受朋友之邀,我来到灵山参加一个荔枝园的开园采果活动。刚踏入荔枝园,热闹的气息就如同一股温热的风,将我紧紧包裹。只见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如同跳跃的音符,在园子里奏响了一曲欢快的乐章。整园荔枝树,一棵挨着一棵,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荔枝,那景象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从地面仰望,一颗颗荔枝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在绿叶间你推我搡,争着露出自己饱满圆润的脸蛋。它们簇拥在一起,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有些荔枝,红彤彤的,像是被夕阳染上了最艳丽的色彩,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迷人的光泽,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红宝石,镶嵌在翠绿的锦缎之上;还有些荔枝,半红半青,像是羞涩的少女,带着一抹淡淡的红晕,躲在绿叶后面,若隐若现,更添几分俏皮。从高空俯瞰,那成片的荔枝树就像一片波涛起伏的红海,荔枝则是海面上跳跃的红色浪花。微风拂过,荔枝树轻轻摇曳,那满树的荔枝仿佛是在海上荡漾的红色珍珠,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这壮观的画面简直是大自然用它最慷慨的笔触绘制而成的绝美画卷。终于,我们来到了那棵千年古荔枝树前。这棵古树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岁月在它那粗壮的树干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每一道痕迹都像是在诉说着千年来的故事。它那巨大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绿色巨伞,遮天蔽日,洒下一片清凉。树枝向四面八方伸展着,犹如龙爪一般,苍劲有力。走近古荔枝树,树上挂满的荔枝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那一颗颗荔枝,在古树枝头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仿佛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珍宝。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围拢过来,仰望着这棵古老而神奇的老树。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声,人们都在为它那虽年迈却依旧果实满枝的“老当益壮”之态赞不绝口。这时,一位老妇说道:“这结果不算多的,这是公树,村子里面有的母树结果更多呢。”荔枝树还分公母?这新奇的说法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怀着满心的好奇,一路打听着进了村子。每到一棵古老的荔枝树下,都看到忙着做直播的人,我上前询问这树是公还是母,一心只想看看母荔枝树到底是什么模样。然而,每次我得到的都不是确切的答案,只是那些人神秘的微笑。就这样,我在不断的探寻中,脚步越来越沉重,最后累倒在一棵大荔枝树下。树下有个做直播的人,我便与她拉起了家常。她很是热情,不断地向我介绍着荔枝的种种好处,那推销的架势让我有些招架不住,最后竟掏钱买了三十斤荔枝,还让她帮忙快递回了老家。虽然我始终没有找到所谓公母荔枝树的区别,却也因此把村庄的荔枝园走了个遍。看着那满树的荔枝,我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门道:这大概就是商人们的高明之处吧。回到家后,我询问了人工智能助手,才得知荔枝树根本就不分公母,是荔枝花分公母。难怪那些荔枝树下的人都只是微笑而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他们要的就是这种“好奇害死猫”的效果,让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不觉地就购买了荔枝。这看似简单的荔枝园之行,却也让我看到了一种巧妙的营销手段,在这个商业社会里,人们总是能利用各种心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那荔枝园中的荔枝,依旧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那是丰收的故事,也是商业与人性交织的故事。[详细]
“普者黑”是彝族语言,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普者黑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距丘北县城13千米,处于锦屏镇、双龙营镇、日者镇、八达哨乡交汇处,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于中国华南褶皱系中的滇东南褶皱带下的丘北广南褶皱束,由区内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的褶皱和断裂而构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构造盆地,地势西高东低。拥有峰林、峰丛、孤峰、岩溶洞穴、峰从洼地、溶丘洼地、溶丘溶井、天坑等众多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请欣赏在普者黑所拍照片:[详细]
6月22日至7月4日,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女子乙组全国总决赛在梧州举行,吸引约500人参赛。当足球与千年古郡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化学反应?6月26日,梧州骑楼城步行街人流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足球姑娘们,利用赛事间隙,纷纷走进这座千年古郡的文化街区。眼前风格迥异的招牌、充满岭南韵味的雕像、色彩斑斓的景点布置,让年轻的足球运动员们兴奋不已。梧州骑楼城。记者梁乾胜通讯员陈健锋(资料图)“快来!用网红拍报机拍个照。”在骑楼城步行街最火爆的拍报机前,运动员们三三两两地排队,摆好姿势、扫码拍摄,不一会儿,一张张带着浓郁岭南风的报纸便新鲜出炉。“这个好有趣,回去我要发朋友圈!”来自重庆的女足运动员亢悦笑着说。梧州的美食也成为姑娘们热情追捧的对象。冰泉豆浆的清甜顺滑、牛肠酸的鲜香开胃、双钱龟苓膏的清凉解暑,每一样都成为运动员们朋友圈里的美食爆款。“这里的特色美食很多,尤其是冰泉豆浆,喝完再打一场比赛都不累!”运动员廖曼云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开心地说。穿梭于岭南文化园内,运动员们则沉浸在独具岭南特色的建筑群里,青砖灰瓦、雕栏画栋,满满的岭南风韵让她们流连忘返。“以前只听说过梧州的足球训练基地,没想到这里文化也这么丰富。”来自南京的教练员赵泽宇说,这种“体育+文旅”的体验,让她更深入地了解梧州这座城市。赛场内,足球赛事热火朝天;赛场外,“体育+”的全新消费场景同样引人入胜。在梧州西江南岸,梧州国家足球训练基地就坐落在这里,是原国家体委与地方共建的全国三大足球训练基地之一。每年冬春季节,全国各地青少年梯队都会来这里集训,基地迄今共接待了4000多支球队,约12万名运动员。如何让足球赛事带动文旅消费?梧州给出的答案是,利用足球训练基地优势,策划趣味运动会、露营烧烤、围炉煮茶等特色活动,让运动员在训练之余深度体验梧州文化旅游景点,打造出“赛足球、赏风景、学非遗、品美食”的消费新场景。今年以来,梧州市以赛事带动旅游经济的模式日益成熟,通过连续举办迎新春足球邀请赛、潮动三月三·抖音足球嘉年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等赛事,成功打造出“跟着赛事游梧州”的文旅品牌。据统计,梧州体育训练基地1—6月累计接待游客9.1万人次,其中冬训及参赛运动员、家长达4000余人,实现营业收入388.85万元,拉动旅游消费250万元。“足球赛事与文化旅游的融合,让消费场景更加丰富,也更具持续性。”广西梧州体育训练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借助赛事不断扩大梧州的影响力,进一步激发城市消费活力。报纸版面截图。[详细]
红花水电站鹅山和华丰湾柳江大桥柳江铁桥和西来寺的“善缘宝鼎”柳江铁桥和西来寺的“善缘宝鼎”西来寺柳江铁桥西来寺广雅大桥红光桥西来寺红花水电站文惠桥柳江大桥[详细]
这几天,河池市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多地突发严重内涝,道路成河、房屋被淹。危急时刻,消防救援力量闻汛即动,在齐胸深水中架起生命通道,累计紧急疏散逾千名被困群众。消防救援人员转移被困群众。本文图片均为河池消防提供6月23日凌晨,天峨县六排镇巴明沟木材加工厂附近积水严重。消防救援人员抵达时,厂房已淹没在深水中,部分水位高达2米,且水位还在持续上涨。救援人员立即利用各种救援工具,争分夺秒地开展安全转移工作。经过半小时紧急救援,20余名被困人员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当天上午,天峨县民族中学校园内积水迅速上涨,最深处达1.5米,一楼建筑已被水淹没。由于该校是今年中考的一个考点,校内有400余名初三学生被困,情况十分危急。消防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后,利用橡皮艇分批次将学生从校内转运至校外安全地带。救援人员逐户搜救被困人员。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下南社区也遭遇了洪涝灾情。6月22日,该地因强降雨发生内涝,村子房屋的一楼基本被洪水淹没,最深处接近4米,周边庄稼地、农田全部被淹没,村子仿佛成了一座“孤岛”。由于现场水域较为复杂,水位有上涨趋势,且被困人员以老人居多,环江思恩消防救援站的救援人员迅速携带装备赶赴现场,乘坐橡皮艇进入村子逐户搜救被困群众。经过近3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救援人员成功将17名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被困老人被转移到橡皮艇上。6月21日上午,河池市人民医院住院部一楼出现严重积水,数百名住院人员和陪护人员被困。金城江消防救援站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转移几名抱着新生儿的产妇和陪护家属。在转移过程中,医护人员怀抱医疗设备随行守护,还有点滴瓶在橡皮艇上高高擎起。就这样一批又一批,消防救援人员成功将600余名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