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荒坪野趣浓天马行空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南国的十一月,总带着几分倔强的暖意。当北国早已寒鸦聒雪、万物蛰伏,玉林的秋却来得迟缓而暧昧,昼夜的温差勾勒出独特的气候画卷——夜幕低垂时,十五摄氏度的微凉沁着清露的气息,裹紧衣衫方觉几分秋意;可待日头高升,二十摄氏度的暖阳便慵懒地铺满大地,偶尔甚至会蹿至二十五度以上,让人恍惚间以为夏末的余韵尚未走远。就在这样一处寻常的路边绿化带,少了人工刻意的修剪与养护,反倒成就了一片野趣盎然的自在天地。草坪不再是齐整的绿毯,而是被各式杂草肆意占据,枯荣相生间,反倒比精心打理的景致更多了几分生动的层次。枯黄的草叶零星点缀其间,却丝毫不影响那片油亮的绿意主宰视野,仿佛生命力在这方寸之地野蛮生长,倔强地宣告着存在。草坪的一处爬满了牵牛花藤蔓,纵横交错的牵牛花藤蔓无力向天空伸展,只能在草上爬行,碰到高的绿植,它就缠绕着把人家“拥抱”,借力向天空发展,而藤蔓上结着的淡紫色花儿,都是以大约45度的仰角仰望着广褒的天空,向天空倾诉着它的渴望。蹲下身细瞧,这片“荒废”的草坪竟是个热闹的微观世界。低矮处,花叶滇苦菜一丛丛探出脑袋,枝头上缀满了滚圆的白色种球,毛茸茸的像一团团轻盈的雪绒,风一吹,便随着微风婀娜摇曳,仿佛无数个小小的白色精灵在跳着圆舞曲,姿态灵动,惹人怜爱。与之齐高的假臭草不甘示弱,细长的茎秆撑起一簇簇细密的紫色小花,淡紫的花瓣连成一片,如云似霞,在风中轻轻颔首,恰似与滇苦菜的白色精灵遥相呼应,共谱一曲风中的恋歌。稍高一些的地方,一两株白茅亭亭玉立,数量虽少,却自带一股遗世独立的气质。它们举着毛茸茸的“狗尾巴”,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荧光,风过时便轻轻挥洒,那蓬松的白色穗子宛如仙人遗落凡间的白色蝉翼,在空中缓缓飘荡,似在温柔拂过这片荒坪的每一寸肌肤,又像在向路人递送着秋日的絮语。比白茅更高些的是梵净山类芦,依旧是绿油油的一片,顶上的“狗尾巴”还未完全舒展,裹着青涩的绿意,像一支支蓄势待发的毛笔,正预备着书写下一段生命的篇章。而这片荒草坪的“王者”,无疑是那株高大醒目的叶子花树。它早已挣脱了草丛的束缚,枝繁叶茂地长成了一团浓密的绿云,枝叶向天空和四周肆意伸展,仿佛要将整个秋日的阳光都揽入怀中。最令人心折的是那层层叠叠的花朵,火红与紫红交织在一起,浓墨重彩地覆盖在绿叶之上,热烈奔放,不带一丝含蓄。在这片野趣横生的荒坪中,它宛如一位盛装的舞者,用最鲜艳的色彩点燃了整个画面,那份不加雕琢的喜庆与醒目,为这微凉的秋日增添了一抹最动人的亮色。暖阳下,微风里,这片无人问津的荒坪自有其风情。没有名花贵草的娇贵,却有野草闲花的自在;不见整齐划一的精致,却有万物生长的蓬勃。这份不期而遇的野趣,恰似生活中那些未曾刻意安排的惊喜,于不经意间,便让人品味到一份久违的、随性的赏景闲情。[详细]
早就听闻岑溪天龙顶山地公园的美景,一直心生向往,终于在初冬的一个周末下午,我和几个朋友踏上了前往天龙顶的旅程。我们选择自驾前往,一路上,山路蜿蜒曲折,虽然少少颠簸,但沿途的田园风光却让我们心情愉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天龙顶山地公园。一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雄伟的主峰天龙顶。它海拔1211米,是梧州第一高峰。远远望去,天龙顶就像一根擎天石柱,直插云霄,山体的砂岩地质结构清晰可见,给人一种雄浑壮观的感觉。停好车后,我们沿着山间的木栈道开始向山顶攀登。栈道两旁是茂密的植被,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途中,我们经过了一片原始次生林,树林里古木参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随着不断地攀登,海拔逐渐升高,眼前的景色也变得开阔起来。当我们来到一片高山草甸时,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这里的草甸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草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草甸上,有一些游客正在搭帐篷,五颜六色的帐篷点缀其中,为这片宁静的草甸增添了几分生机。我们也在栈道平台上找了一处地方,放下背包,搭上帐篷,尽情地享受着这大自然的馈赠。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不远处,一排白色的风车,在风中缓缓转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我们开始准备晚餐。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材,用电动汽车输出220,在平台上尽情的舒展厨艺。滚烫的火锅配上悠扬的音乐加上欢笑声,山谷充满了生气。夜晚,当夜幕完全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没有城市的灯光污染,星空格外璀璨。无数的星星闪烁着,仿佛是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银河清晰可见,横跨天际,让人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怀抱之中。第二天清晨,我们早早地起来,准备观看日出。此时,山间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接着,一抹红霞染遍了天际,太阳终于缓缓地露出了头,万道光芒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天龙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岑溪天龙顶山地公园的之行,让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亲近了大自然,感受到了它的神奇与美丽。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详细]
难得偷得半日闲,一头扎进青秀山的绿意里。作为城市的天然氧吧,这里的风都带着草木的清香,深吸一口,连胸腔都变得清爽。沿着蜿蜒的步道慢慢走,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细碎的光斑,踩在上面像踏着星星。路边的灌木缀着露珠,不知名的小花悄悄开着,偶尔有鸟鸣从林间传来,打破寂静又格外治愈。不用赶行程,不用找打卡点,就跟着心意走,累了就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歇脚,看远处的山峦叠翠,听风穿过竹林的沙沙声。登顶时吹到的风最是惬意,俯瞰着城市的轮廓被绿意环绕,所有的烦躁都被吹散。青秀山的好,从不是惊鸿一瞥的美景,而是这份藏在山林里的松弛——让脚步慢下来,让呼吸沉下来,在满目的绿意里,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原来最治愈的时光,就是在自然里,做个无所事事的“闲人”。[详细]
意外与惊喜交织的北流半日闲天马行空2025年11月24日2025年11月23日,一个被天气预报描绘成"阳光普照"的周日,我揣着对六洋水库那抹"视频里的秀丽"的向往,踏上了北流探访之旅。从玉林市海关大楼出发,百度地图上22公里的距离,教育东路转新圩家具大道的简洁路线,让这场说走就走的出行显得格外轻松。然而,清晨十点的天空却与预报开了个玩笑。厚厚的云层将阳光严严实实地锁在天际,心里不禁嘀咕:"看风光最忌无阳光啊。"但想到后续预报中"阳光灿烂"的承诺,还是咬牙发动了车——毕竟,对光影的期待是每个风光爱好者的执念。在抵达之前,请允许我简要介绍六洋水库:六洋水库是北流市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坐落于西埌镇西岸村,隶属于南流江水系,总库容达2821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覆盖6.2万亩。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于1960年竣工,其大坝为匀质粘土坝,高度为47.57米。库区位于大容山莲花顶之下,湖中岛屿点缀,景色宜人。近年来,水库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涵盖清淤、生态护岸建设等项目,水质已提升至地表水Ⅲ类标准。2024年,水库启动了除险加固工程,预计工期为365天。六洋水库距离北流市区13公里,兼具灌溉、防洪及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导航指引着我向大山深处行进。此前,我并不知晓前往六洋水库需途经梧村,直至无意间在道路左侧瞥见“梧村狮峰生态旅游区”那醒目的大木门,方才意识到六洋水库所在的库区山脚不远正是梧村所在。此时已是十点半,景区大门却空无一人,透着几分萧瑟。我索性将车停在远处,用手机长焦镜头定格下大门的模样,权当是此行的第一个"到此一游"纪念。通往六洋水库的路途出乎意料地顺畅。全程水泥路面平整宽阔,想来是得益于水库周边几个自然村的存在——如今的乡村,有人聚居之处,道路总是不会差的。十一点抵达库区时,天空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太阳偶尔从云缝中探出头,散射的阳光均匀地洒在水面,却因云层太厚而显得光影平淡,预想中的"秀丽"似乎打了折扣。真正的意外还在前方。冬日的水库正值枯水期,水位比丰水期目测下降了三分之二,大片湖底裸露出水面,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新岛"。水,本是水库的灵魂,此刻却吝啬地退去了。没了波光粼粼的灵动,游览的兴致也仿佛被抽走了大半。我沿着库区水泥路缓缓绕行,随意停车拍了几张照片,心里盘算着或许该调整计划了。就在这份略带失落的情绪中,返程路上的惊喜不期而至。导航将我引入一条不算宽阔的公路,路两侧的小叶榕以惊人的生命力向上斜伸,枝条在路中央交织成天然的绿色穹顶。正午的阳光恰好穿透云层,透过枝叶缝隙在路面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宛如行走在光影织就的隧道中。我猛地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之前苦苦寻觅的"北流市最美林荫小道"吗?后来查证,这条被游客誉为"网红打卡地"的道路,正是北流西埌镇的田心大道。全长2.5公里的它连接着田心村与旧324国道,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只是普通的工业道路,如今却因两旁小叶榕自然形成的连续拱门景观而声名鹊起。我不时停车抓拍这意外的馈赠,唯一的遗憾是往来大车扬起的扬尘,让这份美丽多了几分现实的粗糙——这点,照片里飞扬的微尘或许能作证。午后十二点半,抵达北流城西公园时,阳光已然毫无保留地洒满大地。这座公园的景致之美、建设之精,让我立刻决定:必须为它单独写一篇游记。这场始于期待、中途略带失落、最终收获惊喜的北流之行,恰如人生旅途中的不期而遇。有时我们执着于目的地的风景,却在不经意的转角,邂逅了更动人的篇章。六洋水库的"缺水"与田心大道的"绿荫"以及北流城西公园的“靓丽”,一憾一喜间,构成了这个周日最真实的味道。此行的第一个"到此一游"纪念:“梧村狮峰生态旅游区”醒目的大木门冬日的水库正值枯水期,水位比丰水期目测下降了三分之二,大片湖底裸露出水面,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新岛"。[详细]
一年一度的盟马鸣枪收兵了,虽没有往年的盛况也没有过度的热闹,简洁隆重依然是自己的盛会,没了黑皮肤,奖金自己人拿,没了奇装异服,跑者更阳光更向上,更厉害的是交通顺畅,群众互动好。[详细]
梧州大同酒店旧址位于梧州市万秀区大同路35号,建成于1920年。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20平方米,砖混结构,共有四进建筑,由正门、前厅、边房、天井、后座组成。正门额题写“大同酒店”楷书,原建筑高四层,其中一层作为中式餐厅,二层作为西式餐厅,三层及四层作为客房。是当时梧州规模较大、装饰高雅的酒店,抗战时期,大同酒店曾被日机炸毁部分,后将四层改为三层。1925年9月,周恩来同志从广州乘船秘密来到梧州,入住大同酒店。他在这里召集会议,对广西创建党组织和开展革命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直接促成了广西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梧州支部的诞生。因为大同酒店所处小巷狭窄,内部结构局促,只能拍到一些酒店的局部照片,从中去感受民国时期的一些风貌。[详细]
难得的好天气,揣着轻松的心情赴一场南湖之约。阳光不燥,风也温柔,湖面泛着粼粼的光,像撒了一把碎钻。沿着湖边步道慢慢走,看柳枝垂落拂过水面,听偶尔传来的鸟鸣和游客的轻笑,脚步慢下来,连时间都好像变得悠长。累了就坐在长椅上歇一歇,看远处的游船缓缓划过,留下一道道温柔的水痕。风里带着草木的清香,混着阳光晒过的暖味,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不用刻意找打卡点,不用赶时间赶路,只是单纯地沉浸在这份自然与惬意里,就足够治愈。原来最舒服的时光,就是和好天气、好风景撞个满怀,把烦恼都交给南湖的风,只留下满心的松弛与欢喜。[详细]
11月22日—24日,2025世界林木业大会主要活动——2025年广西国际林产品及木制品展(以下简称“林木展”)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林业智能装备、高端家具家居、绿色新型板材、森林食品等特色展品集中亮相。广西林下藏“珍宝”,国有林场解锁生态美食广西森林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广袤林下藏着怎样的“生态宝藏”?在广西博白林场展区,一排排色彩斑斓如调色盒的罐子格外引人注目。令人惊喜的是,罐中收纳的并非寻常物产,而是豆蔻、山楂、橘皮等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林下中药材。这些从林间孕育的天然食材,恰好契合了当下大众对健康养生的消费需求,成为森林馈赠的“养生好物”。不少市民在品尝后点赞:“喝起来好舒服!”调色盒般的豆蔻固体饮料。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摄。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展区内,可爱的梅花鹿成为“人气担当”,市民可近距离互动投喂,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结。国风打卡区打造沉浸式拍照场景,特色歌舞表演再现八桂浓郁风情,壮酒免费品鉴、鹿肉条香酥可口、五色糯米饭软糯香甜,一道道特色美食让人食指大动。更有鹿生鲜、鹿珍宝、鹿时韵三大系列30余种梅花鹿产品集中展示,全方位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鹿产品的多元需求。展区里的梅花鹿成为“人气担当”。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则带来了“香料树下的生态鲜味”:八角林下放养的土鸡、鸽子等产品齐齐亮相,肉质紧实、风味独特,尽显林下养殖的生态优势。八角树下的土鸡特别有风味。现场雕刻2米乌木,中国艺术走向东南亚“笃、笃、笃——”国际馆内,敲击声不时回荡,引得众多往来观众驻足围观。两名师傅专注凝神,不断调整站姿和方向,手里的一把雕刻刀、一把铁锤灵活翻飞,在一尊2米高的乌木上细细雕琢。现场木雕。刘林怡摄凑近看,乌木上两只孔雀栩栩如生、松树坚韧、游鱼灵动。“孔雀象征‘吉祥’,松树代表‘长寿’,鱼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这个作品叫‘吉祥如意’。”叶柳师傅介绍着,手里的活仍忙个不停。“吉祥如意”采用立体雕的手法,需要根据木纹调整雕刻方向,稍有判断失误就可能导致木头崩裂。叶柳师傅说,只要看到木头,他脑海中就能快速构思出设计稿,而且所有图案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元素。现在,他们的木雕作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东南亚。无人机也有“大脑眼睛”,测量精度达毫米级“数智赋能”是本届展会的突出亮点,智能元素贯穿展示、服务与体验全场景。在D区二楼AI+高新技术馆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科技公司齐聚,展示前沿技术与智能设备,现场科技感满满。“我们的无人机有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即使在没有信号、没有提前人工踩点的复杂林间也能自主完成测量作业。”网格场量智能计算(深圳)有限公司COO韩劲屹解释,无人机的“眼睛”就是它的机载摄像头,能帮助它躲避障碍、不惧缠绕、自主脱困。而网格AI系统就是它的大脑,无需人工实时操控,只需预先设定检测地点及范围,它就能自主规划路线和测量方案,且所有思考都由机载“大脑”完成,真正实现了“无人化”。据悉,相较于传统林业测量模式——在一片林地中抽取上百个树木样本,再人工用卷尺量直径、竹竿测高度并结合相关资料确定梯度,最后估算整片树林的面积,该无人机实现了测量技术的突破。“它仅用‘眼睛’就能测出树木的相关数据,且精度达到毫米级。”韩劲屹表示,这一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更推动林业从“估算时代”迈入“精算时代”[详细]
2025年11月22日,玉林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仁厚镇香吉园举办“鬱地薯丰·寻味玉州”农产品产销推介活动。“鬱地薯丰·寻味玉州”特色活动精彩纷呈,打卡亮点有:早上6:30开始的鬱见村跑,千人环村欢乐跑;千人窑番薯、独轮车运番薯、稻田抓鸡、徒手摸鱼、打谷子、编稻草绳;新农潮文艺汇演等。“鬱地薯丰·寻味玉州”又称“仁厚番薯节”,千人窑番薯现场惊现震撼世界的窑番薯窑群,非常给力。玉林市各有关部门和玉州区领导出席了这次活动。玉林各新闻媒体、自媒体踊跃报道了这一盛大喜事。[详细]
2025年10月27日在贡嘎雪山子梅垭口拍日出:贡嘎雪山子梅垭口:云端上的"贡嘎之眼"拍日出。子梅垭口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贡嘎山镇,海拔约4500米(不同资料显示4500-4565米),与"蜀山之王"贡嘎雪山主峰直线距离仅5公里,是观赏贡嘎雪山的最佳位置之一,被誉为"贡嘎之眼"。特点:无需门票,全天开放,是所有贡嘎观景台中离主峰最近的一个,可开车直达,视野开阔,360度无死角观赏雪山群峰。贡嘎全景:触手可及的"蜀山之王"站在垭口,贡嘎主峰(海拔7556米)仿佛伸手可触,巨大的垂直落差(从河谷到山顶6000多米)带来极致视觉震撼。[详细]
仙乃日是亚丁三神山之一,海拔6032米,藏语意为“观世音菩萨”。珍珠海是其脚下的圣湖,海拔约4100米,湖水清澈碧绿,是观赏仙乃日雪山倒影的绝佳地点,尤其在秋季,湖畔金黄的树林与雪山、湖水相映成画,景致绝美。亚丁牛奶海(藏语"俄绒措")位于四川稻城亚丁景区内,是"亚丁长线"(金刚挑战线)的核心景点之一。牛奶海(海拔4600米)、:"蓝色星球最后一片净土"的精华:呈水滴/扇贝形,面积约3000㎡;奇幻色彩:湖水中心碧蓝如宝石,边缘因钙华沉积形成乳白色环带,在阳光下呈现蓝绿渐变;神山怀抱:被央迈勇雪山环绕,湖水倒映雪峰,宛如仙境;四季变幻:秋季湖水最清澈,乳蓝与金黄草甸、赭红怪石、洁白雪山形成强烈对比。[详细]
总觉得青春和晚霞是绑定的。放学铃响后的操场,骑着单车掠过的街道,并肩走在回家路上的身影,都被漫天橘粉的晚霞裹着。天空像被打翻了调色盘,从浅橙晕染到绯红,最后沉成温柔的紫,连教学楼的轮廓、路边的香樟叶,都被镀上一层暖光。我们坐在操场看台上,不说深奥的话,只聊课间的玩笑、没写完的作业,还有藏在心里没说出口的小秘密。风里带着夏天的热意,混着青草香,晚霞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把这瞬间,无限拉长。后来才发现,晚霞会落幕,青春也会散场,但那些被晚霞照亮的时刻,那些并肩看风景的人,都成了记忆里最温暖的底色。原来青春最动人的,不是永远热烈,而是曾和重要的人,共享过一场不留遗憾的晚霞。[详细]
为自己的爱车拍摄一组照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