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凌晨4时许,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国铁南宁局集团代建、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柳梧铁路进德站段客车上行线白山村特大桥成功转体,柳梧铁路建设迎来突破关键瓶颈的标志性节点。正在进行转体的柳梧铁路进德站段客车上行线白山村特大桥。白山村特大桥位于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是柳梧铁路全线重点工程之一,分别于SDK2+974和SDK3+007处跨越既有湘桂铁路、柳南客专两条铁路,转体梁采用(72+128+72)米连续刚构,设两个千吨级主墩,均高31米。施工过程中,先在平行于既有铁路线的位置完成桥梁悬臂浇筑,再通过转体实现中跨与边跨的精准对接。本次转体的两幅梁体分别重达7480吨和6745吨,各转体28°和26°,同步进行转体。正在进行转体的柳梧铁路进德站段客车上行线白山村特大桥。完成转体后的柳梧铁路进德站段客车上行线白山村特大桥。白山村特大桥转体梁上跨繁忙的湘桂铁路以及柳南客专,湘桂铁路日均列车通行量达223列、柳南客专日均列车通行量达190列,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保畅压力大。项目建设团队围绕“零事故、零干扰”目标,联合铁路部门开展多轮风险研判,构建“人防+技防”双重防控体系,实施全天候巡查工作机制,对吊装、用电、高空作业等关键工序实时监控;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对转体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精准测算梁体转动角度、速度及受力情况;提前排查接触网、信号设备等周边风险点,依托应力、线形、变形与位移等多维度监测手段,严控施工质量与安全,确保了大桥顺利完成转体施工。完成转体后的柳梧铁路进德站段客车上行线白山村特大桥。截至目前,柳梧铁路开累完成工程投资265.2亿元,占批复概算投资338.72亿元的78.3%,各项施工有条不紊推进。柳梧铁路是柳州至广州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正线全长238.167公里,为国铁Ι级、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项目建成后对完善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拓宽区域内客货运输通道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美溪海滩是岘港最著名的海滩之一,以其优质的沙滩和迷人的海景闻名。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六大最美沙滩”之一,这也使其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美溪海滩(MyKheBeach)位于越南岘港市东部市郊,沿武元甲街(VõNguyênGiápStreet)延伸,距市中心仅3-5公里,是岘港最著名的标志性景点。[详细]
难得偷得半日闲,一头扎进青秀山的绿意里。作为城市的天然氧吧,这里的风都带着草木的清香,深吸一口,连胸腔都变得清爽。沿着蜿蜒的步道慢慢走,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细碎的光斑,踩在上面像踏着星星。路边的灌木缀着露珠,不知名的小花悄悄开着,偶尔有鸟鸣从林间传来,打破寂静又格外治愈。不用赶行程,不用找打卡点,就跟着心意走,累了就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歇脚,看远处的山峦叠翠,听风穿过竹林的沙沙声。登顶时吹到的风最是惬意,俯瞰着城市的轮廓被绿意环绕,所有的烦躁都被吹散。青秀山的好,从不是惊鸿一瞥的美景,而是这份藏在山林里的松弛——让脚步慢下来,让呼吸沉下来,在满目的绿意里,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原来最治愈的时光,就是在自然里,做个无所事事的“闲人”。[详细]
意外与惊喜交织的北流半日闲天马行空2025年11月24日2025年11月23日,一个被天气预报描绘成"阳光普照"的周日,我揣着对六洋水库那抹"视频里的秀丽"的向往,踏上了北流探访之旅。从玉林市海关大楼出发,百度地图上22公里的距离,教育东路转新圩家具大道的简洁路线,让这场说走就走的出行显得格外轻松。然而,清晨十点的天空却与预报开了个玩笑。厚厚的云层将阳光严严实实地锁在天际,心里不禁嘀咕:"看风光最忌无阳光啊。"但想到后续预报中"阳光灿烂"的承诺,还是咬牙发动了车——毕竟,对光影的期待是每个风光爱好者的执念。在抵达之前,请允许我简要介绍六洋水库:六洋水库是北流市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坐落于西埌镇西岸村,隶属于南流江水系,总库容达2821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覆盖6.2万亩。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于1960年竣工,其大坝为匀质粘土坝,高度为47.57米。库区位于大容山莲花顶之下,湖中岛屿点缀,景色宜人。近年来,水库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涵盖清淤、生态护岸建设等项目,水质已提升至地表水Ⅲ类标准。2024年,水库启动了除险加固工程,预计工期为365天。六洋水库距离北流市区13公里,兼具灌溉、防洪及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导航指引着我向大山深处行进。此前,我并不知晓前往六洋水库需途经梧村,直至无意间在道路左侧瞥见“梧村狮峰生态旅游区”那醒目的大木门,方才意识到六洋水库所在的库区山脚不远正是梧村所在。此时已是十点半,景区大门却空无一人,透着几分萧瑟。我索性将车停在远处,用手机长焦镜头定格下大门的模样,权当是此行的第一个"到此一游"纪念。通往六洋水库的路途出乎意料地顺畅。全程水泥路面平整宽阔,想来是得益于水库周边几个自然村的存在——如今的乡村,有人聚居之处,道路总是不会差的。十一点抵达库区时,天空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太阳偶尔从云缝中探出头,散射的阳光均匀地洒在水面,却因云层太厚而显得光影平淡,预想中的"秀丽"似乎打了折扣。真正的意外还在前方。冬日的水库正值枯水期,水位比丰水期目测下降了三分之二,大片湖底裸露出水面,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新岛"。水,本是水库的灵魂,此刻却吝啬地退去了。没了波光粼粼的灵动,游览的兴致也仿佛被抽走了大半。我沿着库区水泥路缓缓绕行,随意停车拍了几张照片,心里盘算着或许该调整计划了。就在这份略带失落的情绪中,返程路上的惊喜不期而至。导航将我引入一条不算宽阔的公路,路两侧的小叶榕以惊人的生命力向上斜伸,枝条在路中央交织成天然的绿色穹顶。正午的阳光恰好穿透云层,透过枝叶缝隙在路面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宛如行走在光影织就的隧道中。我猛地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之前苦苦寻觅的"北流市最美林荫小道"吗?后来查证,这条被游客誉为"网红打卡地"的道路,正是北流西埌镇的田心大道。全长2.5公里的它连接着田心村与旧324国道,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只是普通的工业道路,如今却因两旁小叶榕自然形成的连续拱门景观而声名鹊起。我不时停车抓拍这意外的馈赠,唯一的遗憾是往来大车扬起的扬尘,让这份美丽多了几分现实的粗糙——这点,照片里飞扬的微尘或许能作证。午后十二点半,抵达北流城西公园时,阳光已然毫无保留地洒满大地。这座公园的景致之美、建设之精,让我立刻决定:必须为它单独写一篇游记。这场始于期待、中途略带失落、最终收获惊喜的北流之行,恰如人生旅途中的不期而遇。有时我们执着于目的地的风景,却在不经意的转角,邂逅了更动人的篇章。六洋水库的"缺水"与田心大道的"绿荫"以及北流城西公园的“靓丽”,一憾一喜间,构成了这个周日最真实的味道。此行的第一个"到此一游"纪念:“梧村狮峰生态旅游区”醒目的大木门冬日的水库正值枯水期,水位比丰水期目测下降了三分之二,大片湖底裸露出水面,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新岛"。[详细]
一年一度的盟马鸣枪收兵了,虽没有往年的盛况也没有过度的热闹,简洁隆重依然是自己的盛会,没了黑皮肤,奖金自己人拿,没了奇装异服,跑者更阳光更向上,更厉害的是交通顺畅,群众互动好。[详细]
11月24日,68岁的钦州市犀牛脚镇居民林晓如常到犀丽湾散步。站在修好的防波堤旁,他指向水线处区域感慨道:“那时沙滩窄得像条带子,游客踩的不是沙,多是硌脚的贝壳和碎石!”他脚下延伸的抛石沙坝,正是治愈这片海岸创伤的关键。3年前,这片海湾还是另一番令人揪心的景象。由于直面北部湾开阔海域,常年受风暴潮与海浪侵蚀,犀丽湾水土流失严重,岸段多处崩塌,防护林根基裸露,海岸抵御风险能力锐减。沙滩修复后。(钦州市海洋局供图)修复后的滨海绿道。(自治区海洋局供图)改变始于2022年。在自治区海洋局的指导下,钦州市创新采用“生态保护修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依托中央财政并引入社会资本,累计建设抛石沙坝200米、整治滩面82.72公顷,系统构建起沙滩、护坡、防护林等海岸综合防护体系。犀丽湾生态修复配套引进的文旅产业。(自治区海洋局供图)“沙滩—护坡—防护林”滨海综合沙滩防护体系。(钦州市海洋局供图)“修复工程的核心是在2.5千米的岸线上补沙约30万立方米,平均向海拓宽沙滩50米至80米。”项目建设单位广西长航绿色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克晨介绍。经过系统修复,沙滩平均波高衰减率达63.38%,绿化覆盖率超过80%。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环境,更催生了发展机遇,犀丽湾区域形成了集生态景观、休闲健身、防风固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沙滩森林公园,带动200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犀丽湾的“涅槃重生”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可。今年6月,在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犀丽湾生态保护修复案例作为唯一的海岸线修复案例,入选全球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优秀案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广西智慧”。广西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蓝图远不止于一湾一岸。修复犀丽湾2.8千米砂质岸线,仅是“十四五”期间广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的一个缩影,红树林保护早已成为广西海洋生态保护的一张亮丽名片。犀丽湾2.8公里的绵长海岸似弯月。班正伟摄作为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区,广西红树林总面积达1.08万公顷,居全国第二,拥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红海榄林、城市红树林和沙生红树林。2020年以来,全区累计营造红树林110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3370公顷、治理互花米草约1400公顷。其中,北海冯家江流域红树林和海岸带综合治理项目,成功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典型案例。不仅如此,广西还在生态价值转化上先行先试:率先开展红树林树木价值核算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支持红树林研究中心突破虾塘蓝碳生态农场关键技术;推进蓝碳核算试点。2023年9月,广西首单红树林蓝碳项目——孔雀湾项目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成功挂牌成交,标志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迈出实质性步伐。“十四五”以来,广西坚持陆海统筹,发布全国首个地方标准《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规程》,构建以海岸带、海岛链和自然保护地为支撑的“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安全格局,全力守护北部湾“美丽海湾”。为确保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精准落地、长效运行,全区布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站位286个,覆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河口等9类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累计上报监测数据4.1万条。同时,投资近10亿元建设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实现对全区沿海12海里实时观测,建成覆盖14280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观测网络,填补了广西90%海域无观测能力的空白,项目体量居全国第二。“十四五”期间,广西累计投资近40亿元,实施了10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涵盖入海河口、红树林、珊瑚礁等,整治岸线195公里,修复滨海湿地3280.9公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屡获国际认可: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建设入选全球八大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案例;在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中荣获6个奖项。钦州市海湾生态减灾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的第二批《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第二批《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发布。(钦州市海洋局供图)如今,在钦州市三娘湾、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到的中华白海豚合计超470头,在北海市涠洲岛海域识别布氏鲸数量超过70头,呈现“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独特海滨景象。“广西正持续发力,致力于以高品质生态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共赢,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文明‘广西经验’。”自治区海洋局局长谢瑾瑜表示。[详细]
难得的好天气,揣着轻松的心情赴一场南湖之约。阳光不燥,风也温柔,湖面泛着粼粼的光,像撒了一把碎钻。沿着湖边步道慢慢走,看柳枝垂落拂过水面,听偶尔传来的鸟鸣和游客的轻笑,脚步慢下来,连时间都好像变得悠长。累了就坐在长椅上歇一歇,看远处的游船缓缓划过,留下一道道温柔的水痕。风里带着草木的清香,混着阳光晒过的暖味,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不用刻意找打卡点,不用赶时间赶路,只是单纯地沉浸在这份自然与惬意里,就足够治愈。原来最舒服的时光,就是和好天气、好风景撞个满怀,把烦恼都交给南湖的风,只留下满心的松弛与欢喜。[详细]
11月22日—24日,2025世界林木业大会主要活动——2025年广西国际林产品及木制品展(以下简称“林木展”)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林业智能装备、高端家具家居、绿色新型板材、森林食品等特色展品集中亮相。广西林下藏“珍宝”,国有林场解锁生态美食广西森林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广袤林下藏着怎样的“生态宝藏”?在广西博白林场展区,一排排色彩斑斓如调色盒的罐子格外引人注目。令人惊喜的是,罐中收纳的并非寻常物产,而是豆蔻、山楂、橘皮等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林下中药材。这些从林间孕育的天然食材,恰好契合了当下大众对健康养生的消费需求,成为森林馈赠的“养生好物”。不少市民在品尝后点赞:“喝起来好舒服!”调色盒般的豆蔻固体饮料。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摄。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展区内,可爱的梅花鹿成为“人气担当”,市民可近距离互动投喂,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结。国风打卡区打造沉浸式拍照场景,特色歌舞表演再现八桂浓郁风情,壮酒免费品鉴、鹿肉条香酥可口、五色糯米饭软糯香甜,一道道特色美食让人食指大动。更有鹿生鲜、鹿珍宝、鹿时韵三大系列30余种梅花鹿产品集中展示,全方位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鹿产品的多元需求。展区里的梅花鹿成为“人气担当”。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则带来了“香料树下的生态鲜味”:八角林下放养的土鸡、鸽子等产品齐齐亮相,肉质紧实、风味独特,尽显林下养殖的生态优势。八角树下的土鸡特别有风味。现场雕刻2米乌木,中国艺术走向东南亚“笃、笃、笃——”国际馆内,敲击声不时回荡,引得众多往来观众驻足围观。两名师傅专注凝神,不断调整站姿和方向,手里的一把雕刻刀、一把铁锤灵活翻飞,在一尊2米高的乌木上细细雕琢。现场木雕。刘林怡摄凑近看,乌木上两只孔雀栩栩如生、松树坚韧、游鱼灵动。“孔雀象征‘吉祥’,松树代表‘长寿’,鱼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这个作品叫‘吉祥如意’。”叶柳师傅介绍着,手里的活仍忙个不停。“吉祥如意”采用立体雕的手法,需要根据木纹调整雕刻方向,稍有判断失误就可能导致木头崩裂。叶柳师傅说,只要看到木头,他脑海中就能快速构思出设计稿,而且所有图案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元素。现在,他们的木雕作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东南亚。无人机也有“大脑眼睛”,测量精度达毫米级“数智赋能”是本届展会的突出亮点,智能元素贯穿展示、服务与体验全场景。在D区二楼AI+高新技术馆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科技公司齐聚,展示前沿技术与智能设备,现场科技感满满。“我们的无人机有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即使在没有信号、没有提前人工踩点的复杂林间也能自主完成测量作业。”网格场量智能计算(深圳)有限公司COO韩劲屹解释,无人机的“眼睛”就是它的机载摄像头,能帮助它躲避障碍、不惧缠绕、自主脱困。而网格AI系统就是它的大脑,无需人工实时操控,只需预先设定检测地点及范围,它就能自主规划路线和测量方案,且所有思考都由机载“大脑”完成,真正实现了“无人化”。据悉,相较于传统林业测量模式——在一片林地中抽取上百个树木样本,再人工用卷尺量直径、竹竿测高度并结合相关资料确定梯度,最后估算整片树林的面积,该无人机实现了测量技术的突破。“它仅用‘眼睛’就能测出树木的相关数据,且精度达到毫米级。”韩劲屹表示,这一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更推动林业从“估算时代”迈入“精算时代”[详细]
仙乃日是亚丁三神山之一,海拔6032米,藏语意为“观世音菩萨”。珍珠海是其脚下的圣湖,海拔约4100米,湖水清澈碧绿,是观赏仙乃日雪山倒影的绝佳地点,尤其在秋季,湖畔金黄的树林与雪山、湖水相映成画,景致绝美。亚丁牛奶海(藏语"俄绒措")位于四川稻城亚丁景区内,是"亚丁长线"(金刚挑战线)的核心景点之一。牛奶海(海拔4600米)、:"蓝色星球最后一片净土"的精华:呈水滴/扇贝形,面积约3000㎡;奇幻色彩:湖水中心碧蓝如宝石,边缘因钙华沉积形成乳白色环带,在阳光下呈现蓝绿渐变;神山怀抱:被央迈勇雪山环绕,湖水倒映雪峰,宛如仙境;四季变幻:秋季湖水最清澈,乳蓝与金黄草甸、赭红怪石、洁白雪山形成强烈对比。[详细]
总觉得青春和晚霞是绑定的。放学铃响后的操场,骑着单车掠过的街道,并肩走在回家路上的身影,都被漫天橘粉的晚霞裹着。天空像被打翻了调色盘,从浅橙晕染到绯红,最后沉成温柔的紫,连教学楼的轮廓、路边的香樟叶,都被镀上一层暖光。我们坐在操场看台上,不说深奥的话,只聊课间的玩笑、没写完的作业,还有藏在心里没说出口的小秘密。风里带着夏天的热意,混着青草香,晚霞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把这瞬间,无限拉长。后来才发现,晚霞会落幕,青春也会散场,但那些被晚霞照亮的时刻,那些并肩看风景的人,都成了记忆里最温暖的底色。原来青春最动人的,不是永远热烈,而是曾和重要的人,共享过一场不留遗憾的晚霞。[详细]
为自己的爱车拍摄一组照片[详细]
因缘际会城西公园:光影、松涛与市井烟火天马行空2025年11月24日1无心插柳:因缘际会城西公园上篇游记意外与惊喜交织的北流半日闲-红豆社区说道,2025年11月23日早上六洋水库之行的些许遗憾,竟在午后化作了一场不期而遇的惊喜。当导航将我引向那条被赞为“北流市最美林荫小道”的路径时,两侧小叶榕蓬勃向上斜伸,枝条于路中央交织成天然的绿色穹顶。正午阳光穿透云层,枝叶缝隙间洒下斑驳光影,恍若行于光影织就的隧道,瞬间驱散了水库之行的阴霾,也让我对即将探访的城西公园充满了期待。北流城西公园,这座城市西部的绿宝石,虽无千年古刹的厚重底蕴,却承载着北流人日常休闲的记忆。其具体历史沿革虽未详考,但从完善设施与规划来看,无疑是北流近年城市建设与民生工程的得意之作,为市民提供了一处集生态观光、健身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休憩空间。午后十二点半,抵达城西公园时,阳光已毫无保留地倾洒大地,天空碧蓝如洗,几缕棉絮般的白云点缀其间,公园景色愈发靓丽明快。这座公园的景致之美、建设之精,让我立刻决定:必须为它单独写一篇游记,以记录下这份突如其来的美好。2初识城西:喧嚣与静谧的交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偌大的公园大门广场,此刻正洋溢着节日般的喧嚣。“2025年《北流》冬季商品美食购物节”的红色地面广告与红色棚顶将广场装点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各式红黄相间的广告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其间充斥着广播的促销声、商户的吆喝声、观众的倾谈询问声,还有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声,交织成一曲生动活泼的市井交响乐,整个广场热闹非凡,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穿过这片喧嚣,拾级而上,来到大门花坪和门前小广场,这里禁止商户摆摊,才终于显露出公园应有的清静与本色。或许是正午饭点,此时公园内的游人不算多,但也绝非寥寥无几,在我看来,正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氛围,既能感受到人气,又不至于拥挤嘈杂,得以从容欣赏景致。自公园大门进入约二十米,正中建有两级阶梯,每级八个台阶,共十六级。拾级而上,再前行二三十米,便可见到城西公园的标志性景观——那座高耸的不锈钢“升腾”雕塑。雕塑挺拔向上,直插蓝天,线条流畅而富有力量感,象征着北流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自大门入口至“升腾”雕塑左右两侧,乃公园的核心景观功能区。此处,各类高大绿植枝叶葳蕤,遮天蔽日;曲折回廊与古朴凉亭错落其间,为游人辟出休憩纳凉之佳处;蜿蜒步行观光道穿梭于草木之隙,引游人深入探寻。阳光透过枝叶罅隙,于地面、廊柱、亭檐洒下斑驳光影,明暗交织,在碧空映衬下,每一处景致皆美轮美奂,仿若一幅流动的光影长卷。3湖光山色:枯水期的别样韵味“升腾”雕塑之下,便是一条绿树成荫的环湖步行道。道旁,便是公园景观的另一关键要素——一口大水塘。除却园中山头,此水塘面积几近占公园之半壁。惜乎,时逢冬季枯水期,水塘几近干涸,塘中荷莲大多枯萎,唯余残茎风中摇曳。然,于明媚阳光与湛蓝天空映照下,这片略显萧瑟之水塘,未给人苍凉之感,反因坦荡开阔,别具疏朗韵味。偶有一两只白鹭展翅掠过塘面,或低飞觅食,为这片静谧水塘添几分灵动生气。4草坪之上:绿意盎然的天伦之乐公园内的草坪亦是一大亮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覆盖和保养得极好。即便是在冬季,草坪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看不到一丝泥土裸露,宛如一块块精心编织的绿色地毯,铺展在公园的各个角落。公园左边山脚处,有一片草坪尤为惹人喜爱,其间点缀着许多松树和榕树。不少游人以家庭为单位,在草坪上铺上塑料布,或坐或卧,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欢声笑语随风飘散,温馨而惬意。5松木岭上:双阶并行的人文关怀公园的左边和后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头,统一称作“松木岭”,从牌匾上可以知晓。这些山头并非孤立,而是连成一片,山上全是高大挺拔的松树,郁郁葱葱,直插云霄,形成了一片壮观的松林。山的左右两侧均建有登山的水泥阶梯步道,值得称道的是,这登山阶梯竟是并行修建了两条,想来是为了让登山者与下山者能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和细致的考虑,在玉林市其他有山的公园中,我还未曾见到过,不禁为设计者的匠心点赞。这两条登山阶梯在山顶处交汇相连,形成了一条约一公里长的步行道。步道两侧,不仅布设了许多户外健身器材,供游客锻炼身体,还间或点缀着一些雕梁画栋的仿古廊坊或凉亭。其中一个长廊名为“松木岭风雨长廊”,一座凉亭名曰“慈善亭”,从这些雅致的命名中,便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与人文关怀。漫步于林间步道,听松涛阵阵,闻鸟语花香,赏山林野趣,令人心旷神怡。6骑行赏景:人走车行两不误大水塘与后山之间,有一条可供小汽车通行的便道。便道旁的山脚,被绿意盎然的草坪温柔覆盖,间或点缀着北流特有的石灰岩或黄蜡石巨石,以及石桌石凳。各式高大的绿植与松树错落其间,在阳光和蓝天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画面,移步换景,美不胜收。这条便道向公园左边延伸,尽头处又藏着一个小水塘(排船塘)。与大水塘的干涸不同,排船塘的水量丰沛了许多,清澈的水面倒映着岸边的树影与天空的云彩,偶尔还能见到鱼儿在水中嬉戏,漾起一圈圈涟漪。排船塘的两边,还建有两座雕梁画栋的仿古廊坊与凉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遥相呼应,既是游人歇息观景的绝佳之处,也为这方水景增添了浓浓的古韵。7住宅小区:完美地融入公园景观之中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能够如同公园一般优美宜人。这种对于理想居住环境的向往,在北流城西公园右侧的那个住宅小区得到了完美的实现。当你沿着环塘步道右侧缓缓步行,一边沉浸于公园的迷人风光时,不知不觉间便会踏入这个小区。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个小区就是公园的一部分。这个独具特色的小区与旁边的公园紧密相连,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隔界限。8余韵悠长:云吞香里的城市记忆我在公园中徜徉了两个多小时,几乎走遍了每一个角落,虽说是走马观花,却也深切感受到了公园的魅力。午后的阳光愈发炽烈,气温也攀升到了二十五六度,脱了外套只穿着单衣登山,依旧汗流浃背。尽管心有未尽之意,然体力已略显不支,只得恋恋不舍地打消了继续探寻更多美景的念头。下午近三点,在公园门口的一家云吞店,我点了一碗北流特色的大肉云吞,皮薄馅丰,滋味鲜美,与玉林云吞相较,亦各具特色,令人心满意足。饱腹之后,便踏上了归途。回到玉林师院时已17点多,忽然想起学校后面新建了一座据说颇为壮观的校门,一直未能得见。趁着这午后的好兴致,便决定绕道去看一看。果然,在暖洋洋的阳光照射下,在湛蓝天空的衬托下,师院的新校门气势雄伟,气度非凡,令人不禁赞叹其日新月异之变迁。相信有此校门,玉林师院的未来亦将如这新校门般,蒸蒸日上,鸿运当头。这一天,从略带失落的早上,到惊喜不断的午后,城西公园的光影之美、松木岭的苍翠之盛,以及那份不期而遇的温暖与惬意,都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之中:风雨长廊的楹联、慈善亭的匾额、并行石阶的巧思,这座城市的温度,或许正蕴藏在这些不经意的角落。就像那碗云吞的滋味,初尝平淡,回味却绵长。1无心插柳:因缘际会城西公园北流城西公园原本并未列入我当日的游览计划。只因早晨目睹六洋水库因枯水及光线平淡,失去了往日的光影魅力与神韵,我才临时决定前往一游。目睹城西公园的秀美风光后,方觉此行不虚。[详细]
暖阳荒坪野趣浓天马行空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南国的十一月,总带着几分倔强的暖意。当北国早已寒鸦聒雪、万物蛰伏,玉林的秋却来得迟缓而暧昧,昼夜的温差勾勒出独特的气候画卷——夜幕低垂时,十五摄氏度的微凉沁着清露的气息,裹紧衣衫方觉几分秋意;可待日头高升,二十摄氏度的暖阳便慵懒地铺满大地,偶尔甚至会蹿至二十五度以上,让人恍惚间以为夏末的余韵尚未走远。就在这样一处寻常的路边绿化带,少了人工刻意的修剪与养护,反倒成就了一片野趣盎然的自在天地。草坪不再是齐整的绿毯,而是被各式杂草肆意占据,枯荣相生间,反倒比精心打理的景致更多了几分生动的层次。枯黄的草叶零星点缀其间,却丝毫不影响那片油亮的绿意主宰视野,仿佛生命力在这方寸之地野蛮生长,倔强地宣告着存在。草坪的一处爬满了牵牛花藤蔓,纵横交错的牵牛花藤蔓无力向天空伸展,只能在草上爬行,碰到高的绿植,它就缠绕着把人家“拥抱”,借力向天空发展,而藤蔓上结着的淡紫色花儿,都是以大约45度的仰角仰望着广褒的天空,向天空倾诉着它的渴望。蹲下身细瞧,这片“荒废”的草坪竟是个热闹的微观世界。低矮处,花叶滇苦菜一丛丛探出脑袋,枝头上缀满了滚圆的白色种球,毛茸茸的像一团团轻盈的雪绒,风一吹,便随着微风婀娜摇曳,仿佛无数个小小的白色精灵在跳着圆舞曲,姿态灵动,惹人怜爱。与之齐高的假臭草不甘示弱,细长的茎秆撑起一簇簇细密的紫色小花,淡紫的花瓣连成一片,如云似霞,在风中轻轻颔首,恰似与滇苦菜的白色精灵遥相呼应,共谱一曲风中的恋歌。稍高一些的地方,一两株白茅亭亭玉立,数量虽少,却自带一股遗世独立的气质。它们举着毛茸茸的“狗尾巴”,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荧光,风过时便轻轻挥洒,那蓬松的白色穗子宛如仙人遗落凡间的白色蝉翼,在空中缓缓飘荡,似在温柔拂过这片荒坪的每一寸肌肤,又像在向路人递送着秋日的絮语。比白茅更高些的是梵净山类芦,依旧是绿油油的一片,顶上的“狗尾巴”还未完全舒展,裹着青涩的绿意,像一支支蓄势待发的毛笔,正预备着书写下一段生命的篇章。而这片荒草坪的“王者”,无疑是那株高大醒目的叶子花树。它早已挣脱了草丛的束缚,枝繁叶茂地长成了一团浓密的绿云,枝叶向天空和四周肆意伸展,仿佛要将整个秋日的阳光都揽入怀中。最令人心折的是那层层叠叠的花朵,火红与紫红交织在一起,浓墨重彩地覆盖在绿叶之上,热烈奔放,不带一丝含蓄。在这片野趣横生的荒坪中,它宛如一位盛装的舞者,用最鲜艳的色彩点燃了整个画面,那份不加雕琢的喜庆与醒目,为这微凉的秋日增添了一抹最动人的亮色。暖阳下,微风里,这片无人问津的荒坪自有其风情。没有名花贵草的娇贵,却有野草闲花的自在;不见整齐划一的精致,却有万物生长的蓬勃。这份不期而遇的野趣,恰似生活中那些未曾刻意安排的惊喜,于不经意间,便让人品味到一份久违的、随性的赏景闲情。[详细]
早就听闻岑溪天龙顶山地公园的美景,一直心生向往,终于在初冬的一个周末下午,我和几个朋友踏上了前往天龙顶的旅程。我们选择自驾前往,一路上,山路蜿蜒曲折,虽然少少颠簸,但沿途的田园风光却让我们心情愉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天龙顶山地公园。一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雄伟的主峰天龙顶。它海拔1211米,是梧州第一高峰。远远望去,天龙顶就像一根擎天石柱,直插云霄,山体的砂岩地质结构清晰可见,给人一种雄浑壮观的感觉。停好车后,我们沿着山间的木栈道开始向山顶攀登。栈道两旁是茂密的植被,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途中,我们经过了一片原始次生林,树林里古木参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随着不断地攀登,海拔逐渐升高,眼前的景色也变得开阔起来。当我们来到一片高山草甸时,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这里的草甸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草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草甸上,有一些游客正在搭帐篷,五颜六色的帐篷点缀其中,为这片宁静的草甸增添了几分生机。我们也在栈道平台上找了一处地方,放下背包,搭上帐篷,尽情地享受着这大自然的馈赠。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不远处,一排白色的风车,在风中缓缓转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我们开始准备晚餐。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材,用电动汽车输出220,在平台上尽情的舒展厨艺。滚烫的火锅配上悠扬的音乐加上欢笑声,山谷充满了生气。夜晚,当夜幕完全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没有城市的灯光污染,星空格外璀璨。无数的星星闪烁着,仿佛是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银河清晰可见,横跨天际,让人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怀抱之中。第二天清晨,我们早早地起来,准备观看日出。此时,山间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接着,一抹红霞染遍了天际,太阳终于缓缓地露出了头,万道光芒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天龙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岑溪天龙顶山地公园的之行,让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亲近了大自然,感受到了它的神奇与美丽。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