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思辨广西 → 历史的天空--老街的消失
本版版主:老山界 | AF
社区广播站:
  推荐: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09-01 19:44 第281楼  
此地原为护国寺,民国时曾为广西教育厅址。1933年改为广西省立博物馆,由甄合兴营造厂承包建设(老板就是南宁远近闻名的西园之主甄仁溥),1937年改为广西省立南宁博物馆。后来又改为南宁警备司令部、邕龙师管区司令部、桂西师管区司令部。解放前“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曾驻此。解放后南宁市委、市公安局先后入驻。今为商业广场——悦荟广场(现名印象城)的一部分。
拨云见日6618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337 黄豆:3
经验:4843
主帖:339回帖:3796
注册时间:2024-01-18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09-06 17:36 第282楼  
引用:
作者: 太阿剑
此地原为护国寺,民国时曾为广西教育厅址。1933年改为广西省立博物馆,由甄合兴营造厂承包建设(老板就是南宁远近闻名的西园之主甄仁溥),1937年改为广西省立南宁博物馆。后来又改为南宁警备司令部、邕龙师管区司令部、桂西师管区司令部。解放前“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曾驻此。解放后南宁市委、市公安局先后入驻。今为商业广...
收到。
阿祥的凭祥岁月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83 黄豆:0
经验:317
主帖:0回帖:317
注册时间:2014-09-01
来自:湖南/福建长沙/福州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09-07 17:17 第283楼  
2004年去过南宁。那个时候的民族大道还很宽车子很少。 这几年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冒出来好多。
拨云见日6618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337 黄豆:3
经验:4843
主帖:339回帖:3796
注册时间:2024-01-18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0-03 19:27 第284楼  
我佛山人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9767 黄豆:1
经验:3576
主帖:95回帖:3423
注册时间:2011-07-18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0-05 22:56 第285楼  
万达进入nn第一回合就拿下了旧市府。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0-18 20:51 第286楼  
引用:
作者: 我佛山人
万达进入nn第一回合就拿下了旧市府。


这块地牛逼.

清代是广西左江镇总兵所在地,后是广西提督署、广西都督/军府、广西军务督办署、桂系第七军司令部、桂系第十五军司令部、广西编遣主任公署、桂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广西绥靖公署、第五路军司令部、桂军军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桂军第四十六军司令部、广西第四区行政专署.

解放后广西省政府 , 1958年南宁市政府。1996年旧万达接手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0-20 11:12 第287楼  
1950年2月8日,广西省人民政府在此成立。1958年省政府迁到民乐路,改自治区政府。然后南宁市政府搬来,直到1996年才迁到埌东现址。
-----------------------------------------------------
本帖发自掌上红豆!欢迎手机访问 hd3g.gxnews.com.cn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0-20 23:48 第288楼  
30年代的南宁民权路镇江门,又叫水闸门.

有的说镇江门和水闸门是同一个城门,

又有的说法是水闸门在镇江门下靠江水边,是另一个外门.

该城门解放后连同城垣一起被拆除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0-21 10:47 第289楼  
读城 | 话说镇江门

2021-05-15 00:34 南宁晚报

  镇江门,又称水闸门、威济门,在旧府前街西端,现邕江大桥北侧。19367月拆除。(注:1936年仅拆除城楼,抗战胜利后拆城门及城垣)

  南宁古籍记载:邕州故城,在城南二里。宋皇祐间,狄青平侬智高后筑,城周一千五十步,高一丈九尺。初开五门。曰东、曰迎恩曰北门、曰仓西、曰镇江、曰安塞。五门俱有敌楼。由此可知,镇江门建于宋朝皇祐年间,是当时南宁五座城门之一。

  南宁古籍又载,镇江门俗又呼水闸门,相传其下有水道,自旧南宁府署大门下,屈曲通出城门之外,大抵其下有闸,故曰水闸门’”

减缓内涝 安抚民心

  镇江门(水闸门)在减缓内涝,安抚民心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宁古籍有记载《水涨日记》,记录了光绪七年(1881年),南宁一次清代二百四十年来未有之洪灾:是夜,水人南濠,急将棉胎、米包及黄土等,填塞观音阁下及旧烟花门处出水口。宋代建城时,保留了一条排水沟。自庆祝宫后城根下流出烟花门,折向东南出轮塘、黄大塘畔,又折向东北出大坡岭脚下,经清水湾,过葛麻岭村前,经长堽村前,折向东,至埌边村,入白石咀,合茆江、沙江二水,又折向南,十里,至竹排冲入邕江。因为水道曲折,水流迂缓,夏秋季,降水集中,城内东北一带街道都被积水淹没,有延至旬日未退者,时间过长,影响正常生活。清乾隆年间,城中绅士、富商捐资另修了一条排水沟,由学宫至奎星阁下锅底塘,经护国寺背出九成桥,至观音阁城根,做地道穿城基,此处也被称为阴沟口,出城后,水绕过东、南濠,至水口街人邕江。

  在从1881813日邕江涨水到29日洪水退尽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城门、壕塘、闸门,在减轻灾害程度,尤其是减少人员伤亡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邕江洪水上涨后,首先淹没了临江街道,而后进入城墙外的壕塘,此时外壕塘起到缓解洪水,增加城内准备时间的作用。洪水继续上涨,关闭并堵塞城门和下水道口,防止洪水侵入。雨水不停,城内的诸多壕塘减缓了内涝的形成,地势低洼处的百姓,陆续搬到城墙上避难。洪水持续上涨,则临时加高城墙,同时安排人员排除城内积水;开仓放粮,平定米价,安抚民心。待到城外水退时则开启城门和水闸门,退去城内积水。

龙王信仰 万物有灵

  镇江门有众多南宁古代有名的寺庙:三界庙(在镇江门内当阳街)、龙王庙(在当阳街)、三官堂(在镇江门外),这些寺庙依江而建,多与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古老传说有关。

  镇江门有南宁古代著名的龙王庙。南宁古籍记载,龙王庙,在镇江门内当阳街。镇江门一带濒临邕江,建有众多庙宇,这与民间的信仰与祈求有关。

  人们对龙王信仰的物化标志,主要表现为龙王庙。镇江门龙王庙,为南宁乡绅和达官贵人集资建成,坐落于邕江地势最高处,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龙王的敬仰与崇拜之情。人们每次在邕江打鱼或乘船外出前,都会到龙王庙祈祷平安、渔货满仓,每逢除夕和谷雨时节,人们也都会到龙王庙祭拜,祈求出入平安,五谷丰登。

  民间信仰的多样性,是最明显的特点。中国的民间信仰,从远古原始信仰传袭而来,崇拜对象漫无边际,涉及万事万物。万物有灵是中国民间信仰体系的特征之一,南宁也不例外。人们拥有着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自然界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敬畏之物。这种原始的信仰,影响民间的信仰活动。

  如果说万物有灵的动植物信仰在民间的信仰体系中十分常见,那么,龙王信仰就非常有特色了。龙王信仰历经千年,但人们对其崇拜、敬仰之情却丝毫不减,对龙王的敬仰深深植根于人们的传统理念之中。即便是庙宇被毁,思想被禁锢,对龙王的信仰也丝毫没有消失,每逢节日,人们便会自发祭祀。

邕江胜景 交相辉映

  镇江门还是南宁著名的邕江胜景之一。明嘉靖《南宁府志》记载有许天锡《登南宁镇江门》诗一首:武号山前瘴雨收,镇江门外水长流。一冬天气长如夏,连日风号只自秋。远思直穷千里目,吟怀聊寄五花洲。天荒落日堪惆怅,莫上筹边百尺楼。

  镇江门外有著名的六角亭,由时任巡防营统领的陆荣廷建于清光绪年间。1925年,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为避六角亭的和陆荣廷的音接近,将六角亭改名为日新亭。取国民革命迅猛发展,广西发展日新月异之意。1934年,桂系将日新亭附近的部分城墙区域拓展,开辟成临江公园,并起名挹江园。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日新亭早已破旧不堪,遂将日新亭拆除,在原址上重建新亭,定名为挹江亭

  镇江门还有龙王庙和三界庙,与邕江南岸隔江相望正对的也是两座庙宇。一座是始建于唐代的西江伏波庙,另一座是明代萧云举建的弘仁寺。形成邕江两岸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每当夕阳西下,皓月初升,弘仁寺僧敲洪钟,钟声洪亮,因受河水振波影响,回音悠长,令人遐思。成为古邕州八景之一的弘仁晚钟

城内有闸 昔日府署

  南宁古籍载:水闸门,今民权路第二街,属明德镇。即现在朝阳路南头西侧,曾是南宁的旧衙门之一。建自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清两朝都曾经多次修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桂王,永历二年即顺治五年(1648年)及永历四年(1650年)两次退来南宁时,这里用为皇宫。从前在大堂下面有一条水道,屈曲通出镇江门城外,遇有战争的时候,闭城固守,城内士兵、百姓可以通过这条水道出城外邕江汲水应用,城内有闸,所以这座城门又称水闸门。清朝时,这个衙门是南宁最高的机关南宁府的署所(包括同知署、经历署、司狱司等)。

  民国二年(1913年),当局将府署原有辕门、仪门、大堂、射亭、清风亭等建筑拆除,改建为广西高等法院审判、检察两厅厅署。1936年冬,省会迁桂林后,改为高等法院南宁分院。这座建筑物坚固壮观,现在仍保持原样。南宁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即设在此,并在东前侧建有一座市府礼堂。1959年市政府迁民生路,因开辟朝阳路,将礼堂拆去。

渡船码头 迎送之所

  镇江门一带码头林立,渡船众多。

  渡船码头,在镇江门外右街,旧名府门渡。后与县门渡统称为西岸渡。码头长六丈,阔一丈六尺,阶五十八级,距离水面三丈五尺,清康熙间建。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费款二千元。前清时,凡大员由水塘过境,或莅临每于码头下水际搭亭,为地方官员迎送之所,故又名接官亭码头。该处有公所三楹,为地方官及公务人员迎送时休息之室。民国二年(1913年)变卖,建筑铺户,其码头下住泊船艇,每年须纳水位钱,由城区自治会收租。

  三元阁码头,在镇江门外右,长十余丈,阔二丈,距街面三丈余,上达渡船口街。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南宁苦力工会》记载,民国期间沿江修筑了大量的城市码头。邕江沿岸有大中街的二中码头、大同街的上关码头、华光码头、二邑码头、水街码头、种福码头、石巷口码头、督察码头、民生码头、仁爱路的江西码头、渡船口码头、亭子码头、三元阁码头,南权里的水闸门码头、驿运站码头,安塞门的安塞码头,临江街的新码头、水巷码头、玄坛码头等。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1-23 15:53 第290楼  
根据南宁市自然资源局网站近日发布的公告,五金大楼地块使用权出让面积为8190.15平方米(折合12.285亩),未来这里将建设一个集零售、酒店、商务办公为一体的崭新商业体。有着55年历史的南宁五金大楼正式开始拆除。

五金大楼始建于1969年初,曾是南宁市最大的五金和家电交易中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位于五金大楼一层的“邕城副食品商场”是全市最大、品类最多的专营全区名特优产品的商场,逢年过节,很多南宁人都到这里排队购买糖烟酒。五金大楼位于南宁市朝阳路的核心位置,毗邻1956年建成的南宁百货大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南宁的第二大商业体。



1969年,拆除了部分商店和民居后,五金大楼就建起来了。这座大楼共四层,建筑风格保留了苏联建筑的三段式的立面构成风格。建成后的五金大楼与百货大楼相辅相成,让朝阳路成为了当时全广西最大、最集中的综合商品集散中心。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1-23 15:54 第291楼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1-23 15:55 第292楼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1-23 15:58 第293楼  


根据地方志记载,此地旧为五花岭之一峰,原为道教寺观——三清观,宋朝时就建有了。到了明代嘉靖十五年,南宁府知府郭楠将三清观改迁建到东门外街,而后以旧址为县署
  宣化县署原在城南古城旧圩,洪武二十年徙于附廓西南隅。嘉靖二十五年,左江兵备道陈裒、南宁知府陈健、宣化知县周文典以县署址“距江无几,每霪雨水辄为患”、“矧地卑隘,居民且厌”为由,将宣化县署迁到三清观原址,自此直到清末,一直为宣化县署所在地。民初宣化县改为邕宁县,亦是县府所在地,直到民二三年(1934年)时任邕宁县长陈寿民才将邕宁县府迁到县南郊的亭子圩(今亭洪路江南万达广场东面)。
  县府南迁后,县府署旧址为黄人光(黄旭初之父)购得,1936年还在此建起了私立南宁文光中学。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1-26 23:19 第294楼  
三清观在此地将近五百年。
宣化县/邕宁县署衙在这个地方呆了近四百年(嘉靖25年(1546年)--1934年)。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2-07 11:18 第295楼  
1934年,陈寿民将邕宁县署从民生路迁到亭子马鞍岭。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2-09 11:17 第296楼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2-16 12:55 第297楼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2-22 14:22 第298楼  
邕宁县政府原办公地址在南宁民生路,1933年秋在县属亭子圩郊外建筑新府,1934年3月11日举行落成典礼迁入办公。图为邕宁县政府新址大门。  

图为新县府全景。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4-12-31 16:03 第299楼  


太阿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301 黄豆:1
经验:27939
主帖:124回帖:24419
注册时间:2007-11-24
来自:广西南宁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1-13 15:09 第300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