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开海拾零色静顿错文/图没有隆重的大会场,没有人山人海的气势,一张招牌三个樏,一个舞台三节目,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告诉人们开海了。小汽车川流不息,延绵海滩游客不止,同样招呼了天下客。[详细]
白鹭伴农耕,生态田园美。眼下正是晚稻的插秧时节,连日来,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武陵镇云梯村的田间地头,成群的白鹭聚集在翻耕的农田里,时而在田间嬉戏觅食,时而在空中盘旋飞舞,时而落在田埂上休憩。农民劳作,白鹭相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据了解,白鹭为群居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选择和要求非常严格,被称为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是大气和水质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近年来,宾阳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引来越来越多的鹭鸟栖息安家。罗桂源潘虹岑韦慧黄子婧摄影报道白鹭聚集在农田里。[详细]
爆料称:这张照片的植物,钦州民间习惯称为“羊角菜”,夏天采嫩叶与猪瘦肉一起灼烫,略带甘苦,味道鲜美,老百姓说可以清热解毒。中间形似黄蜂的虫子,叫做果实蝇,专叮芒果、火龙果、蕃桃等水果,果实即将成熟时产卵,果实成熟时长满蛆虫,危害极大。刚查了一下叫“翅荚决明”,别名:刺荚黄槐、有翅决明,也象羊角,是豆科、决明子属灌木植物。翅荚决明:可祛风燥湿、止痒、缓泻,主治湿疹、皮肤瘙痒、疱疹、牛皮藓、神经性皮炎、疮疖肿疡、便秘等症。其种子还有驱蛔虫之效。[详细]
澳门大炮台位于澳门半岛中央柿山(又名炮台山)之巅,原为圣保禄教堂的祀天祭台,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澳门主要名胜古迹之一澳门的大炮台是古老的炮台,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军事防御设施的重心,现为澳门历史城区之一,是澳门之旅游景点。澳门的大炮台座落在大叁巴牌坊侧,大炮台建于公元1617年明神宗年间,本属教会所有,为保护圣保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御海盗,后转为军事设施区。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钢炮,现今古炮虽已失去军事作用、却成为澳门的古旧文物和历史见证。(以上文字来自资料)[详细]
果农展示采收的龙眼。雷丽军摄盛夏八月,瓜果飘香,广西崇左市大新县迎来龙眼丰收季。近日,走进大新县榄圩乡那遵村遵屯黎金海家的果园里,一串串沉甸甸、饱满香甜的龙眼果缀满枝头映入眼帘。“我家果园种有300多棵果树,年产量2万斤左右,收购价每斤3块,今年预计收入6万元。”果农黎金海一边摘果,一边满脸笑容地说。“我们这里的果树都有20多年的树龄,大多种植在半山坡上,专家来测过龙眼的糖分,甜度高,深受老板欢迎,不愁卖。”那遵村遵屯村民小组长闭瑞新介绍,该屯有80户,其中有50多户种植龙眼,种植面积500多亩,年产量60多万斤,产值200多万元。大新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龙眼品质上乘,素有“龙眼之乡”的美称。据大新县龙眼试验站站长周泽秀介绍,2022年,全县龙眼种植面积2.2万亩,产量2.7万吨。近年来,大新县高度重视龙眼特色产业发展,认真实施龙眼农产品地理保护工程,努力打造打响大新龙眼品牌,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地理标志专题宣传和推介活动,通过举办桂丰早、宝石1号、四季蜜等龙眼新品种现场观摩推介会等活动,宣传推介大新龙眼。2020年,“大新龙眼”成功获得农业农村部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雷丽军、农盈莹、黄子婧摄影报道)[详细]
此花名叫“朱槿牡丹”,因原产地是中国南部,欧洲语系循其拉丁学名,称朱槿为中国玫瑰。小时候在公园里,初次手触“朱槿牡丹”,感觉颜值并不比牡丹逊色,雍容华贵也卓尔不凡,啊。隐隐感觉“朱槿牡丹”有股草根气息,世俗被《晋书·王戎传》:“道边树而多子,必苦李也”沾染。不被免俗的椰,也不屑于拍摄,8月12日首次破天荒拍摄。天若有意,事必蹊跷,来啦辆污水吸附车,久久不走,唯有连同“朱槿牡丹”一起拍摄入画面。污水吸附车工作得再勤奋,朱槿长得再象牡丹,都不被世俗高看一线,只因是草根阶层。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朱槿牡丹”颜值不差,差在出身草根阶层,刀螂歌唱得不错,错在出身草根阶层。-------------草根没有名花,寒门难出贵子。[详细]
“山连水来水连山,壮古景区最好玩,游客到此不舍走,神仙看见想下凡。”一声声嘹亮婉转的山歌声响彻山水之间,引来众多行人驻足。8月10日,宜州壮古佬景区举行提档升级大门开通仪式暨宜州地方特色民间文艺和非遗美食文化展活动。壮古佬风景区位于宜州区刘三姐镇马山塘屯,壮古佬所在地是刘三姐生长的地方,也是壮乡山歌的发源地,是刘三姐山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主要区域。 “大门以壮族帽子为原型,由原来的金黄色升级改造为更具壮族特色的图案,色彩更艳丽协调。”负责大门涂鸦工作的画家韦米宜说。 随着爆竹声响起,活动正式开始。来自各地的歌王、歌手进行山歌男女对唱,歌词或是歌颂田野劳动,或是表达男女之情,或是讲述美好生活,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更好地传承刘三姐歌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当天晚上,景区还举行“传唱三姐歌谣畅享非遗神韵”山歌交流会,来自宜州区、柳州市融水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歌王、歌手、彩调艺术团轮番表演。刘三姐歌谣《欢迎贵客到宜州》以宜州风情为背景,展现宜州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彩调剧《戏媒》以喜剧性的表演让观众捧腹大笑;彩调剧《三看亲》以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我将山歌文化融入景区,打造一个山歌爱好者集合地。”1994年,宜州壮古佬景区负责人潘红梅创办了该景区,在这之前她是一名导游,在看到外地景区大受欢迎后,她下定决心要宣传家乡的美景和文化。“山歌搭起友谊桥,也搭起经济桥,只有经济发展和把文化变现,才能吸引更多人前来游玩和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家乡的民俗和文化。”潘红梅这样说。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韦辰实习生龙源慧通讯员覃冠群[详细]
一阵山风吹过来,满眼绿茵翻滚;入秋微凉,心情好爽!八月过后九月来,十月秋风送爽…届时,山风从十万大山里来到北部湾,看秋的海、看秋的浪,还看成千上万的候鸟在飞翔。有人问:山风你好闲!不象山村农民样,整日游手好闲、粘花惹草…但山风告诉你:农村并不是天天早八晚五,有农忙农闲,农作物有生长规律,需要施肥护理时精心护理,不必要天天拔苗助长…到摘八角、剥玉桂季节确实辛苦!但一滴汗水一份钱,努力挣不惧艰辛,勤劳致富不是诓言,而是至理名言。精神世界只要你丰富,物质基础也牢靠。拍拍鸟、上网逛,红豆网上逛防坛,晒下自己的收获、倾诉你的心情,在不违法、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陈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视为百花齐放…今天,山风晒下今年春天拍的海鸟,这海边的鸟不象山区的鸟,但不是又鸟,嘴巴象只鸭子嘴扁扁…物以稀为贵!凡扁嘴的鸟都是珍稀物种,国家对珍稀物种都进行立法保护!扯得太远嘴滥监,收嘴不言多发图,当今社会都兴“有图有真相”…凭一把嘴三寸不烂舌,吹得天花乱坠,别人都不信![详细]
8月12日下午,由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3年防城港市“文旅杯”海上龙舟赛在西湾跨海大桥海域举行。来自区内外的18支龙舟队、500多名运动员齐聚我市,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海上龙舟盛宴。这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我市举行的首届海上龙舟赛。据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场赛事备受区内外龙舟爱好者的关注,赛事筹备期间有40多支区内外的龙舟队报名,最终从中遴选出了18支队伍参赛。据介绍,此次比赛按每轮6个队分三轮进行预赛,在每一轮的预赛中,获得第一和第二名的队伍参加第一至第六名的决赛,获得第三和第四名的队伍参加第七至第十二名的决赛。整个赛程分五场完成,其中预赛三场、决赛两场。“一点金,二点银,三点风调雨顺,四点天下太平……”举行了象征着平安、吉祥的龙舟点睛仪式后,各支龙舟队列队蓄势待发。14时30分,随着一声令下,龙舟如离弦之箭划破水面,参赛者挥动船桨,“撬”动水面,顿时水花飞溅,在500米的海上赛道中劈波斩浪竞逐。经过预赛和决赛的角逐,最终,柳州市融安江口龙舟队一举夺魁,佛山市顺德伦教龙舟协会龙舟队、崇左市驮卢镇灶瓦龙舟队分别获得第二、三名。独具特色的防城港市海上龙舟赛创办于2004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7年,每次都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该项赛事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响亮品牌。“今年是防城港市建市30周年、防城港建港55周年,值此举行海上龙舟赛意义重大。通过龙舟赛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向区内外游客展现我市3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还可以让广大市民零距离共享文化惠民的成果,为加快建设防城港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防城港篇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汤植城说。除了传统的海上龙舟赛外主办方在赛前还安排了舞龙舞狮及独具防城港特色的文艺节目表演,让市民和游客从中感受我市丰富多彩的文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