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岗香雪公园位于广州市萝岗区萝岗镇内,占地80公顷,公园以拥有著名的旧羊城八景“萝岗香雪”而得名。广州萝岗香雪公园梅花盛开,繁花如雪的美景始于宋代,因特殊的自然条件,常梅开二度,花有红有白,农历岁末,冬至前后,梅花盛开,繁花如雪,“萝岗香雪”胜景由此而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萝岗香雪是羊城八景之一,一度扬名海内外,广州人形成了冬至去萝岗赏“雪”的习俗,弥补了广州无雪的遗憾,诗人郭沫若在游历了“萝岗香雪”后留下了“岭南梅花浑似雪,萝岗香雪映朝阳”的传世佳句。进入景区,一阵阵浓郁的梅花香气就扑鼻而来,数千株梅花竞相绽放,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白色,像置身于“雪海”之中。果然,今年的梅花开得真旺,数千株梅花组成的梅林市民坐在梅树下休息,感受梅花的香气。(右健)[详细]
枇杷晚翠—献给一群常年忙碌在田头的人人们记得你,只会在硕果挂满时。—题记1、就着深秋的阳光,走上这个静悄悄的大门,心里有点惚恍。[详细]
藤县一手扶拖拉机断前轮冲下水沟。(图片)[详细]
过年要到了,小偷猖獗[详细]
山高路险爱心不减——记忻城爱心公益群2014年第1期(总第4期)献爱心活动2014年1月12日,忻城爱心公益群16名爱心群员在群负责人和北更小学蒙老师的带领下,携带着米、油、肉、衣服、文具、食品等,前往忻城县北更乡内仁村等根屯上和上东屯看望了捐助对象韦江波和韦海迪。上午,天气晴,带点微风,正是下乡献爱心的好天气。16名爱心成员分乘四辆爱心车前往。在北更中心小学接到蒙老师后,开始踏上前往内仁村委等根屯和上东屯的路。自上次爱心征集帖发出后,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团队的强烈支持。南宁手牵手良知公益交友群(心动爱心团队)陌陌群捐赠北更孤儿26床(套)棉被及防冻霜等物资很快到位。来宾公益群也为此次爱心活动捐赠了两千多元的物品和现金,忻城爱心群也募捐到了三千多元的爱心款和部分生活用品。充足的资金是这次活动能顺利开展的前提。韦海迪家在内仁村的上东屯,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现在家中只剩下其曾祖母和祖母两位亲人。其曾祖母今年有九十六岁寿龄,由于眼耳失聪,所以生活不太方便。其祖母在家一人又要做农活又要照顾这对老小,生活甚是困难。家里的老房也和韦江波家的房子一样四处漏风。家中还堆着一堆瓦片,是其祖母准备拿来修缮房子用。得知我们的到来,他们一家人非常开心召集左邻右舍弄了可口的红豆饭和老公鸡来招待大家。因为韦海迪的情况得到得比较晚,准备得不够充分,但大家还是为韦海迪家够买了电视机、米、油、鞋、袜等生活用品以及赠送了800元慰问金。前往等跟屯的道路山高路险,不仅道路沙石松散,旁边更是悬崖峭壁。三辆爱心车小心翼翼缓慢前行,到离村一公里的半山腰时车队还是没能避免集体推车和下车徒步的插曲。最后大家把车停在坡顶后集体步行道韦江波家。得知我们的到来,韦江波早早等在门口。见爱心叔叔阿姨们大包小包的来到,他非常开心地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大伙问他:“你今天高兴吗?”小江波说:“高兴”。听乡亲们反映,因为得到爱心人的帮助,现在的小江波性格开朗,积极上进,也听他奶奶的话。爱心群友们对韦江波现在的居住环境非常同情,纷纷表示以后会继续帮助韦江波。群主樊镕铭和副群主蓝健师代表大家将两千元慰问金交到韦江波奶奶手里。面对满屋的生活用品和爱心人,韦江波的奶奶激动得连连落泪,对我们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一味地叫韦江波“要记住好心人的帮助”。乡亲们对大伙的举动十分赞扬。做了纯正的土豆腐,并宰鸡招待大家。吃过农家饭后,大家还把赠给小江波的电视机安装好才踏上回程的路。小江波一直送大家到坡顶的车边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每次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爱心团体个人士的支持,在此,忻城爱心公益群要对以下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排名不分先后,如有遗漏下次补上):来宾公益志愿者服务团队、手牵手良知公益爱心团队、红豆社区来宾论坛版主(苹果)、忻城玫瑰之约服装店、忻城馨诚装饰、忻城兴乐超市、陌陌群、忻城欧雅特定制家具、忻城阿华夜市、忻城九天家私蓝江梅、江信鸿运汽修厂、市场二楼衣服莫赛北、忻城安顺汽车美容装饰、忻城摄影协会、香姐、忻城县人民医院罗姐、小吕、韦彦妃、心宽念纯、番茄、老艾菜、凡夫俗子、凤尾竹、我是月儿、过眼云烟、卓哥、根哥、云、普罗旺斯、山的那边、温饱、莫小波、轻舞飞扬、黄永龙、蓝智、护花使者、阿雪、痞子哲、毛小兵、蓝淑月、阿丙、陈弈多、蓝丽叶、燕子舟舟、D90、四姐。[详细]
离来宾市区40公里远的地方,有个迁江镇,离迁江镇10公里的地方有个方庆水库。1956年5万农民大军用锄头扁担垒起的方庆大水库,水库大坝全长1200米,高30,宽60米。想当年老一辈的激情勤劳是多么的高涨。水库容量600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三万多亩。这样不但使很多地区的农田免受旱灾的威胁,而且已使部分地区的一季稻田变成了二季稻田。大量增产了粮食。。2008年政府投385万元做主坝加固;副坝加固;溢洪道工程;放水涵洞;进库防汛抢险道路;房屋建筑;机电设备及安装等。目前水库可用作灌溉、养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开发。。。以下为水库风貌:大坝下的农田大坝下的农田大坝下的农田大坝下的农田[详细]
富川白沙通往湖南江华的水泥路[详细]
藤容二级和谐处理交通事故-----场面感人2014年1月11日晚19点40分左右,笔者因事从岭景坐朋友小车去藤城办事,至三张塘路段时,遇交通堵塞,只见上行下行车辆无法通行。经查问,原来是藤容二级公路上一辆桂KHXXXX大货车运载白泥从容县往藤县方向行驶,19时左右行至本路段时,后左内侧轮意外爆裂,造成整车向左侧倾斜,车箱内数百斤白泥一下子倾倒在相向正常行驶的桂DXXXX面包车车顶棚,事故造成面包车顶棚下陷,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两车主因赔偿损失正在友好谈判,在旁人的支持性建议下,桂KHXXXX大货车车主最终同意向桂DXXXX面包车做了双方认为合理性的赔偿。19点50分,交通恢复通畅。笔者认为,一般的交通事故能“私了”的,事故双方友好“私了”,无须动用交警部门,交通会顺畅许多。[详细]
南宁大单哦~广告飞艇,JC直升机空中发出警告(多图)[详细]
上思县美女扛着88狙击枪[详细]
大新、天等钓友友谊赛[详细]
老街古井籺丝许明伟/文网友/图八月十日,我有幸成为“情满北仑河”网络征文采风团的一员,随车来到了东兴市,参观了江平镇交东村、胶东贝丘遗址、江平老街、京族哈亭、屏风雨林公园等景点,对交东村打造“红树林+金花茶+贝丘遗址+渔家乐”的生态旅游品牌十分赞赏,也为交东村的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和谐自然而高兴。然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那古风尚存的江平老街、古井和味道滑爽,香而不腻的京族米粉。江平老街始于清末,盛于民国,历史悠久。是由一条直街和两条横街组成,全长200米,现有房间58间,街道两旁呈近似阶梯形状排列。一八八五年,南海、番禺、顺德等地商人在江平设“广州会馆”,法国人建天主教堂,一八八七年成了“南服书院”,一八八八年置江平巡检司,其时,江平街商家云集,文人荟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边陲重镇。老街历经百年沧桑,又经修缮,风格尚存,古香古色,愈久弥新。走进老街,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深巷,一种古朴而芳香的气息扑鼻而来。檐下门前,青石板上,坐着三五成群的老人。或袒胸露乳,或穿马褂背心,有的在聊天讲故事;有的在追寻童趣——下三棋;有的拉丝织网编织未来的生活;还有的在读书看报忙于“充电”。一派老有所好,老有所乐,悠然自在的生活。街道两旁间或开着农具杂货店,卖着牛轭、犁辕、畚箕、扁担、葵帽等,仿佛在告诉我们,传统的农耕编织还在延续.....引人注目的是那口百年“长寿井”,井边雕站着一个挑桶壮汗,昂首挺胸。我心生疑问:古时候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外出挣钱,女人在家操持家务,挑水做饭这些家务是女人份内的事,为什么老街的男人勇当挑夫呢?是不是疼爱女人呀?古井上盖有亭子,井边石块踩得锃亮,辘绳磨得光滑,我伏井沿往井下看去,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有一丝丝凉意,沁人心脾。据说,老街及附近的村民一直以来都饮用古井的水,并健康成长,许多村民长寿百岁,故名“长寿井”。我终于明白,东兴为什么能成为闻名全国的“长寿之乡”了。离开古井,继续前行,满街飘香。隔三差两的门前摆着一摊摊小吃:煎堆、水籺、风吹饼、芋头糕、红姑娘番薯......芳香四溢,令人馋涎欲滴。而让你忍不可忍,非买不可的,当然是可口脆爽、米香浓郁的京族米粉了。京族米粉俗称“籺丝”,是江平“三宝”之一,是一种纯生态绿色食品。其做法简单:将大米浸泡后,用石磨磨成浆,平铺在蒸锅盖上蒸熟,然后上竹架在太阳下晾晒至半干,压平切丝,捆扎成型后晒干即成。我走进米粉制作坊,屋子摆满箩筐、米筛、竹架等,有点凌乱。一位中年汉子正猴在井边淘米。中年妇女站在大锅边蒸粉,灶火生得很旺,锅里雾气腾腾,女人汗流满面,蒸粉操作熟练,满屋飘香。透过窗外,看见一位老者正在屋后空地上翻晒米粉,白了一片天。退出作坊,行至门前,只见年过八旬的老大妈装粉打秤,忙得不乐亦乎。我问大妈:“生意如何呀?”她笑眯眯的说:“很好很好,供不应求呀。”从老大妈笑眯眯的眼和露出笑歪歪的两条门牙里,我看到了她生意的兴隆,生活的美好,家庭的幸福。据邻居介绍,这是老街最老最有名的米粉店。同行金刀、情哥、皮兄、千百合等,你一袋我一捆的采购,我也......提着沉甸甸的包裹,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老街时,耳边飘过《过桥风吹》那悠扬婉转的独弦琴声。原载《钦州日报》文化版10月29日《防城港日报》副刊11月5日[详细]
柳州师专传说中的拳王[详细]
交警工商市政,谁管?(附图)[详细]
警务宣传:神奇拐弯枪[详细]
“车祸无情,人间有爱”青塘镇小学为利红梅捐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