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图库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详细]

第一次看见大果脐橙

第一次看见大果脐橙[详细]

北部湾海上丝绸之路探古观今(2):钦州杨义垌,杨彦迪的粮仓

前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泱泱华夏五千年,先祖的足迹,如今依然无处不在。然而,毁之即灭,永不再生。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群山绵延,桑田旖旎,山海交汇,沧海茫茫。每一处大海之滨天涯海角,曾经都是人类舟泊和启航之所。五湖四海,人来人往,船来船去,风起云涌,潮落潮起,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经意与不经意之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人类求存发展的壮丽画卷。北部湾沿海地区留存的历史文化古迹,也犹如一座座大型露天的博物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步入21世纪的今天,以文化先行、以传统友谊为纽带和助推器,积极挖掘研究保护和利用宝贵的海洋历史文化底蕴资源,为打造“中国-东盟”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地方建设发展步伐注入活力和动力,显然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如今广西北部湾钦北防地区,古代曾是广东省管辖,海疆域称“粤西海”。几千年来,这片地处边关的辽阔海面上,曾发生过许许多多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民间也广泛留存着与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唐代安南节度使高骈、明末抗清名将杨彦迪、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等等历史人物有关的故事,是古代中原大汉文明文化陆地上自北至南流向的最后聚居地和隐藏地,承载着大量海洋战争文化和海商文化丰厚底蕴。钦州杨义垌,杨彦迪的天下粮仓在《北部湾海上丝绸之路探古观今(1):钦州半岛古运河----杨义涧》(连接: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11334272.html)一文中,鄙人提到钦州半岛有条以明末遗将杨义(杨彦迪)起名的古运河叫“杨义涧”。可今天要说的,是钦州半岛一处地方,一处又以杨义(杨彦迪)取名的地方,叫“杨义垌”。“杨义垌”何时起名因何取名,连当地老百姓90多岁的老人都说不清,大家都说:“我们这里就一直叫杨义垌。”翻开字典,所谓“垌”,是指在江河的冲积扇或三角洲上大片广阔的田地。在中国南方,“垌”字,常常跟“田”字连在一起读,“田垌”、“垌田”,意思就是有很多农田的地方。大家这样去理解,准没错。钦州半岛两边沿海,东是大风江(九渡河),西是钦州湾。频临大海之地,自然是不适宜种粮之所。但该半岛东西横向跨度宽达将近30公里的陆地中部,就是杨义垌。令人惊奇的是,杨义垌的东侧有一个淡水库,叫“合叉江水库”,西侧又有一个大型淡水库叫“金窝水库”。杨义垌,就是神奇的被岛上两大淡水库的拥族在中间。不难推断,这个地方,绝对是钦州半岛最适宜种植粮食的天赐宝地。据史料记载,南明郑成功部将、龙门水陆总兵、礼武镇总兵杨彦迪(杨义,又名杨二)在粤西海地区抗清30多年,最后于1679年兵败,逐与高(高州)廉(廉州)雷(雷州)总兵陈上川携50艘战船、3000残兵漂洋过海历尽艰辛逃亡到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西贡市一带安身立命,写下中国古代汉皇朝明朝最后一只军队在中国大陆上的绝唱。之后,杨彦迪及其将士们在西贡市地区一带开荒开发,建村立舍,为这个地方的开发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自称“明乡人”,之前称“明香人”,是“明朝故乡人”和“延续明朝香火”的意思。众多史书及史学家考证:明末杨彦迪和陈上川的部队在南海地区浴血抗清、忠君爱国、宁死不降和保存明朝风范背井离乡远离故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可歌可泣。这是中国古代史大陆向海外集体移民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杨彦迪和陈上川是“明乡人”华侨先驱。话说回头。杨彦迪部队当年在钦北防地区沿海蛮荒之地与清兵作战长达30多年,如何生存?一年四季成千上万兵马的粮草供给,来自何方?!翻开史料,如今的人们或许会找到答案。杨彦迪及其部队能够在北部湾沿海坚持抗清生存这么长的时间,自然会有衣食来源之策。一是抢夺清兵物资,来往于北部湾海域的清朝“官方”船只物资,多被杨彦迪将士在俗称“南国梁山水泊”的钦州七十二泾海域神出鬼没的悉数拿下,清朝帝皇将相恨之入骨而无计可施,只有捶胸顿足的大骂杨彦迪为“贼寇”、“海盗”,并满腔怒气的写入清朝的“正史”。这与《水浒传》里梁山水泊108条好汉所作所为极为相似。二是开展海外贸易,广东省社科院的李庆新教授和钦州学院吴小玲教授的论著中,阐述到杨彦迪是北部湾古代海商活动与文化的先驱,这也是一个研究成果。第三,就是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屯田煮海,丰衣足食。在钦州学院吴小玲教授和钦州市文化部门的带领下,我们第一次走进了钦州半岛的杨义垌。感觉这个地方依然有些偏僻,乡间泥道拐弯抹角,村庄仍很是破旧。杨义垌村的父老乡亲,看见有外人进来,先是很感吃惊。当他们得知来人是好意的来了解“杨义皇帝”故事,矜持了片刻,终于放开了话匣滔滔不绝。临别,他们还透露了一些少见的知足:“我们虽然远离大城市,但我们这里旱涝保收,水田随便种种,亩产也达上千斤,祖祖辈辈不会饿死”。听罢村民的一番话,对“杨义垌”之称之谜,我们感觉恍然大悟!中国古代粤西海地区,至今仍留存着大量民间传说和历史古迹见证。中国南方的海,自古以来就没有与世隔绝过,承载着大量海商文化与海洋军事文化的深厚底蕴。从钦州半岛自东往西,如今仍留存三条古运河遗迹:钦州半岛的“杨义涧”,防城港市光企半岛的“皇帝沟”(皇城坳古运河)和防城区江山半岛的“仙人垅”(潭蓬古运河)。钦州半岛中,有个地方自古就叫“杨义垌”的村庄,该村离南面的古运河“杨义涧”大概6公里左右。杨义垌的右边是合叉江水库,左边是金窝水库。杨义垌村,刚好就在两个淡水库中间。我们在钦州学院吴小玲教授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拐弯抹角的走进钦州半岛的杨义垌村。村里的一位大叔,看见有陌生客人到来,原本去镇上逛街的他改变了注意,立即调回车头热情的将客人迎进村里。村头有则告示,内容是发动大家捐款修建宗祠的,有些错别字。但落款“杨义垌村”,显然只字没写错。杨义垌村的村容村貌,我是很不愿意用任何文字和任何语言去描述评价。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听说有外地客人来采访“杨义皇帝”,村里的男女老少闻信纷纷走出村来,滔滔不绝的讲起很多很多的故事。我们感觉很是新奇,也很感动。村民们对“杨义皇帝”的极大兴趣,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钦州学院吴小玲教授,比谁都认真,拿着笔记本忙着写个不停,似乎想一字不漏的记下村民的一言一语。[详细]

富川周家小林

富川周家小林[详细]

儿时的味道

儿时的味道[详细]

爱我钦北晚会

爱我钦北晚会(1024大图)[详细]

反恐演习

反恐演习[详细]

江南公园搭了很多铁架...

江南公园搭了很多铁架...[详细]

登高看梧州

登高看梧州[详细]

大平乡庆彩排

大平乡庆彩排[详细]

大新县的黑皮甘蔗上市啦——根根壮节节甜!(多图)

大新县的黑皮甘蔗上市啦——根根壮节节甜!(多图)[详细]

几张手机照片……

几张手机照片……[详细]

金秀“盘王节”

惊艳,绝美——与金秀“盘王节”不得不说的故事就在上周临近周末时,还在苦恼周末要去哪里玩比较好。去省外吧,就周末两天时间怎么可能够;去周边景点逛逛吧,能去的也都去得差不多了,还能去哪逛。就在周五晚上还在一直琢磨周末要干点啥好,朋友就打电话来了。“这周末金秀县瑶族盘王节,要不要去玩。”“金秀县?没有听过这个地方耶,盘王节,好什么好玩的。”“金秀县在来宾市啊,是一个瑶族自治县,好像是搞个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而且还搞美食节的,听说还不错。““那就去……“(好吧,我承认我只是听到有美食节才那么愉快地答应的^^……)挂完电话,想着明天就要去那个地方玩了,一点都不了解,就这么稀里糊涂就去了不太像我的风格,于是就上网问了一下度娘。不问不知道,一问感觉这个金秀县还挺有看点的。突然间有种没文化真可怕的感觉。还是把我收集的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科普一下。(大家可不要嫌弃枯燥的话语啊,了解那个地方,你才懂玩,才能找到玩的乐趣……)出玩之前必备的知识: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主体山脉上,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成立于1952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15.3万人,其中瑶族人口占34.8%。瑶族中有盘瑶、茶山瑶、坳瑶、花蓝瑶和山子瑶5个支系,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区之一,瑶族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保留得十分完整。我国著名人类学、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过:“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并亲笔题字——“瑶族之乡”。而且金秀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丰富,如今已经整理有415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秀县瑶族“盘王节”在12月6—8日举行,其活动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这次活动主要内容有11项:古占瑶寨风情表演、山歌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瑶族织绣、圣堂山野生茶品评、精品旅游线路考察(莲花山、圣堂湖)、旅游推介会、主题晚会《瑶都神韵》、瑶族美食品鉴、民族商品展销、瑶医瑶药展销等系列活动。行程:第一站:瑶族美食一条街6日早上从南宁驾车到来宾市金秀县,鉴于本人吃货一枚,对美食毫无抵抗力,所以第一站必须是瑶族美食一条街,以好好犒劳自己的胃。刚好也推出了“民族商品展销一条街”、“瑶族瑶药展销一条街”;吃饱喝好之后就顺道看看瑶族银饰品、茶叶、药材等民族特色产品。这中间出了一个小笑话。参加瑶医药时,我弱弱地问了一句:“这会不会还有放蛊治疗之类的?”问完之后朋友都不想跟我做朋友了!!!因为放蛊是苗族的一个秘方,亲,这是瑶族。好吧,这就是没文化真可怕的后果,谁叫我出发之前没有好好了解呢。第二站:莲花山和圣堂湖吃完逛完就该运动了。上山还是挺累的,不过风景是不错,像是西游记里的腾云驾雾的感觉~~~据说莲花上集华山之峻峭,横岳之烟云,雁荡之巧石,张家界之灵秀,峨眉之清凉,好吧,这些地方都没有去过,就当是莲花山有这么多的优点吧。圣堂湖在圣堂山脚下,主要是玩水为主,夏天去玩比较好玩,有漂流探险什么的。第三站:古占瑶寨风情表演6日晚,古占瑶寨风情表演。听说有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技要表演,听着我都热火沸腾了,一定要去见识见识。结果悲剧了,等我们赶到那里的时候已经表演完了,只剩下表演用过的炭火等工具,好失望啊!!!!不过,那里的人们特别热情,还有其他节目,在这样热闹非凡的氛围下,失望的心情一扫而空,马上加入这欢快的人群中。不过一定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只听过上刀山、下火海,但却不懂是怎样一回事。那长知识的时刻又到了,以后就可以在朋友面前高调地吹嘘我早就看过这些绝活了!“上刀山”就是搭起云台,以四方条木作桩,各条距离约一米多,成正方形扎木为梯,梯上架着十多把锋利的闪着寒光的长刀,梯的上面为正方小台,高一丈五尺,叫“云台”。受戒者由度戒师带上刀梯,登上云台,度戒师做法之后,受戒者手抱双膝,勇敢地从云台上翻下来,落在铺有稻草或棉被的藤网上,四周的人拉住藤网,就地旋转。“踩犁头”是度戒的又一种仪式,将犁头烧得通红,受戒者跟着度戒师赤着脚板,在通红的犁头(近千度高温)上连踏数下,脚板发出“兹兹”的响声,安然无事,受戒者脸不变色心不慌。众人欢呼,拍手称赞。“过火炼”是最为严峻的考验。用柴堆烧成一条宽一米长七米的火炭路,灼灼逼人,火路的一端放着一个滚滚的油锅,度戒师先用手掌伸入油锅,受戒者也跟着度戒师而作,师徒无恙,过火炼前,受戒者和度戒师唱过火炼歌。第四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7日上午,瑶都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只想说,这民族服装好好看,太有特色了,完全没有重复的。表演之后还可以看瑶族知绣展示。只想说,这地方妹子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心灵手巧,要是我是个男的我就娶一个回家了。不多说,只想上图。第五站:主题晚会《瑶都神韵》7日晚,大型歌舞诗画剧《瑶都神韵》分为《山》、《水》、《火》、《鼓》、《锦绣》五个篇章,重点突出金秀地域性的民族文化特色,彰显瑶族生活、劳动所体现的种种画面,以体现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展状态,直接、简单地阐述瑶族人民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和精神面貌。舞台效果特别唯美,深深地被震撼了。欣赏完主题晚会才回南宁,回到已经是深夜了。这两天,感受着浓浓的民族特色,特别是欣赏完主题晚会《瑶都神韵》,感觉整个人都被高雅艺术熏陶了,整个人都变高雅了呢。[详细]

点灯村的枫树林

点灯村的枫树林[详细]

交通意外

交通意外[详细]

天等丽川河

天等丽川河[详细]

11月——————崇左、友谊关之行

11月——————崇左、友谊关之行[详细]

平凡的牵牛花

平凡的牵牛花[详细]

进火海

进火海[详细]

状元阁

状元阁[详细]

罗布泊水域的吊桥

罗布泊水域的吊桥[详细]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