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韧性=神奇的苍梧冬泳人--2017-7-2龙圩至德庆90公里长漂活动剪影文艺青年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而苍梧冬泳人说,游泳不只是爱好与健身,还有任性与韧性!于是,不经意间,苍梧冬泳人创造了一个可以说是中国游泳界的记录—用时9小时成功漂游内河90公里!神奇的苍梧冬泳人!不可思议!7.2长漂活脱脱体现了苍梧冬泳人的任性与韧性!闲话少说,直接上图!先来张全家福,卖广告求赞助,嘿嘿![详细]
网眼看灵山——印象大芦村近日,我荣幸参加由中共灵山县委宣传部、广西新闻网红豆社区联合主办的“网眼看灵山”走进大芦村活动。每每提起大芦村,我心里就有一种愧疚感。2008年12月,我第一次去大芦村拍照,凌晨5点多就起程从灵山县城出发。大师们告诉我,那天早上的温差肯定能拍到有雾的大芦村仙境。但天公不作美,我拍不到大芦村像仙境一样,却荣幸是认识村里的几个小朋友。我跟他们沟通好,随意地拍下他们玩游戏的情景,天真活泼。当时,我要了他们的通信地址,小心翼翼把小纸条放进了钱包,还答应给他们寄相片。当晚老婆把钱包跟衣服一起放洗衣机洗了,只留下模糊灵山县几个字。就这样,我的诚信值、颜值在小朋友心中视为零。此次活动,我特带上相片去寻找他们,经打听,穿红色衣服的那妹子可能在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工作。随着大巴在乡村公路上狂奔30分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大芦村到了,影入眼帘是国家AAA级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牌子。时隔9年,突发奇想,我相片中穿红色衣服的女孩要是在景区里做导游,那服务水平是一流的,生于斯,长于斯,受这里的文化熏陶,她讲的每一个砖、每一片瓦、每一棵树的故事是感人的、真实的,导游细节是体贴入微的。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用人造湖分隔开的明、清建筑群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蟠龙堂、东明堂、陈卓园、富春园和劳克公祠。古陛木树、樟树和荔枝树,犹如巨型盘景,往来曲径通幽,恬澹祥和。大芦村文化底蕴深厚,还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荣誉称号。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以“古宅、古树、古楹联”而享誉国内外,建筑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保护面积45万平方米。古宅内甬道幽深,人在古宅甬道中穿行,沉默与倾听,可以恬淡地享受古文化的浸染,远离都市的喧嚣。大芦村有吃茄瓜粥、“老师班”、“跳岭头”等民俗活动,每当节日之时,亲朋乡邻云集,怡然自乐。大芦村作为国家AAA级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还要建立健全全域旅游服务功能,充分打造大芦村处处是风景,用“全域旅游”概念,根据产业融合的需要,以旅游+形式来打造自己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乡村旅游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升级,助推“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乡村”,全域统筹共促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旅游+民宿、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特产小吃、旅游+荔枝节等乃是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急需配套的产业。在旅游+文化中,大力发展一支文化团队,重温劳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及民俗风情,打造成为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文化旅游的品牌。面对大芦村,文物的保护,旅游开发、持续发展是我印象中更要深思的问题。[详细]
虽是美景,但很残酷![详细]
今早洪峰过境,柳江暴涨。[详细]
防洪堤坝高又牢,一堤隔开分两头。堤外洪水浪滚滚,坝里市民乐陶陶。藤县防洪堤始建于02年,05年底投入使用,至今已12年,今年是使用已来最大洪水,今天是圩日正是洪峰期,堤内外水位高差达4米左右,由于防洪堤质量好阻挡了洪水,市民能够正常生活,请看:这是高大的防洪堤坝这是堤坝内外的照片,内外水位差4米左右。堤坝外洪水滚滚。这是堤内的市场、商场、银行、机关、公共汽车,一切正常,没有灾患感,人们往常一样生活乐陶陶。[详细]
藤县洪水浸村小木船成交通工具[详细]
表妹说她家的黄皮果熟了,叫我们周末去摘。好温馨的亲情,上周刚吃了大姑的菠萝,这周又来个表妹的黄皮果,或许下周又来个……黄皮果,又名黄蛋、黄皮。芸香科,果色泽金黄、光洁耀目,甜酸适口、汁液丰富而具香味,其浆酸甘似葡萄,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叶、根皮及果核均供药用。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因荔枝多糖分,吃多了容易上火和引起腹胀,吃一点黄皮果则可消食化气,这可是荔枝的绝配。黄皮果除生食外,还可以加工制成们吃拉肠粉时酸甜可口的配料--黄皮酱。提到黄皮果,不禁想起儿时摘果的情形。我们全家大小出动,能上树的就往上爬,用长绳将竹箩筐系在适当的树枝上,摘满果子后再吊下来。不能爬树就在树底下用竹竿绞,就是将竹竿在顶端从中劈开,嵌入一条小棍子然后用绳扎紧,就可用来旋转着绞树梢一窜窜的果子了,很是方便实用。熟透了的果实,黄里透红,发黑发亮,是最好吃的。将果子送入嘴里一咬,果汁果肉一涌而出,酸酸甜甜非常舒爽,过后还有一股特殊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表妹的黄皮果树种在隔着一条小沟的山坡上,坡地里种有玉米、葛薯、芋头、番桃等,坡边就是几棵黄皮果树。远远看去,只见一窜窜金灿灿的的果子挂满树梢,好像要把树枝压得喘不过气来。想不到是这么矮小的果树,不用爬树也不要绞棍了,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姐妹俩站在树底下伸手便可摘到果子吃,小妹边摘着吃边偷偷地乐着。摘着吃着,不禁想起了明代诗人董传策的一首诗《噉黄皮果》--碧树历历金弹垂,膏凝甘露嚼来奇。木奴秋色珍如许,那似香飘褥暑枝。诗歌将黄皮果成熟的时节和它的形色、味道都描写出来,指出秋天成熟的木奴(指柑橘)还比不上它,真乃人间极品也!我们收获了一箩筐。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表妹家种的芒果也将熟了,或许迟点还来看“碧树历历大蛋垂”呢,哈哈……我们去摘黄皮果啰!go!go!go!黄皮果树就种在玉米地旁。芋头苗[详细]
西林那劳岑氏古建筑群随拍[详细]
喜迎十九大 共圆中国梦[详细]
一直下雨,镇上自来水水质变差[详细]
灵山钦江大桥至红旗桥江景路在建设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