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之千年留声(图片)[详细]
花山大坪瑶寨,追梦好去处,我们等你来:):):)[详细]
喝碗腊八粥,补气养血好过年[详细]
走进北仑村伟哥北仑村与扶隆镇田心村毗邻,是边陲古镇那良辖下的一个行政村,也是北仑河源头之一的生态村。年青时,我常常客串该村,或探亲访友谈情说爱,或撒网捕鱼爬山玩水,对北仑村虽然不敢说了如指掌,却也略知一二,恋恋不忘。所以,这次防城区作协“文化下乡”选择去北仑村,我由衷的兴奋并毛遂自荐当向导。虽然立冬已过,但是天气仍很暖和,我一点也感觉不到冬天的寒意与萧瑟,穿件单衣薄裤便出门了。车从防城启程,走过华石镇,穿越小峰坳,沿着扶隆至那良方向的公路西行。车内,几位美女作家谈天说地,载满笑语;窗外,白云悠悠,群山连绵,千峰叠翠,苍松翠柏竞秀峥嵘。美眉们顶不住秀丽风光的诱惑,时不时的停车拍摄,到扶隆街时,她们还逛了一圈,购了不少土特产,停停走走,到北仑村时已近中午了。防城区作协主席徐仁海早早就在批蒙组公路边等候了,为了这次文化下乡活动,他提前一天到北仑村踩点,真是一片苦心。在徐主席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拜访了村支书项光胜。支书家住批蒙组,村前还是一条泥水路。行走在这条长约200米坑坑洼洼卵石横卧的泥水路上,脚下打滑,心存疑惑。一位同行问:“许多自然村道都硬化了,怎么支书村里的没铺呢?”徐主席说:“支书把硬化道路的指标先给其它自然村了,等其他自然村铺完再铺自己村的。”听着,我肃然起敬,恨不得马上见识见识这位先人后已的好支书。走尽这条泥水路,我们便到了支书的家。支书穿着白衬衫黑西裤站在门前笑容可掬的欢迎我们。如果不是徐主席介绍,你断然不会想到他已年届古稀,更不会想到他是一位退伍军人,分责任山责任田时,他遵循父命,从东兴碗厂保卫科离职回家领田领山,后来当选为村支书,一干就是三十六年,今年换届仍以全票当选连任!与支书握手问好后,我打量起他的家景来。那是一栋普普通通的一层楼的平房,房屋前面砌着两米高的围墙,围墙内是一块约有七八十平方米的地坪,地坪边种有菠萝树、龙眼树、黄皮果树等几棵树木,长得枝繁叶茂,碧绿苍翠,没有秋痕,也没有冬迹。果树旁边堆放着几梱木柴。地坪没有硬化,长满青苔和小草,一只母鸡带着几只小鸡在树下欢快的觅食。屋檐下摆放着犁、耙、锄、铲、粪箕等农具,不用多想,一看便知这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庄户农家。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庄稼汉,用三十六年的坚守和信念,把青春、热血无私的奉献给北仑村民,带领他们发展经济,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村村美丽,平安和谐。而北仑村民也不忘感恩,慷慨的送给了他一个响当当的绰号——“昂胜”!这种“昂”“昂”得其所,“昂”得令人敬仰,“昂”得可爱呀!在支书家逗留片刻后,他便带我们去参观北仑起义旧址——批蒙祠堂。站在祠堂前,支书滔滔不绝的讲起了那段光荣历史:这是北仑村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正义枪声的地方,谢王岗、沈鸿周、黄斌、苏有贤、宋森等领导曾在这里开会酝酿,发动群众,宣布起义,北仑村几百号人踊跃参加,仅项家就有七十多人加入队伍,其中有六名女青年,他们个个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其中,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二十团三营副营长的项世秀在邕宁县那楼镇坛龙岭歼灭战不幸牺牲,成为防城二级英烈……岁月匆匆,英雄千古。聚义举旗的瓦房早已拆除,但祠堂边那炮楼依然挺拔。炮楼十多米高,周身长满茅草,千疮百孔,青苔离离,傲视苍宇,默不作声倾听后人诉说昨天的故事。看着炮楼,仿佛听到了隆隆的炮声,看到一群义军高举红旗振臂高呼奋勇杀敌的场面。前往村委会济黄的路上,支书还继续历数北仑村民的爱国情怀:抗美援朝时,全村老百姓积极捐资,所捐资金当时就可以买一架飞机;对越自卫还击时,全村老百姓踊跃捐柴,民兵不怕牺牲上前线;每年征兵,青年小伙积极报名,超额完成上级分配的指标任务……济黄是北仑村的村委会,坐落在青山脚下北仑江边,依山傍水,与北仑小学连在一起。它原先不叫济黄,而叫“帝皇”,因嚣张专横得像“帝皇”一样的项炳帝曾在那里居住而得名。后来,人们觉得这“帝皇”是不可以乱叫的,于是改称济黄。村委会是一栋两层高的平房,虽不豪华,却很整洁,各功能科室配备齐全。我们参观完各室后集中会议室,听支书介绍村里的慨况,讲述他们如何带领村民利用山区优势,种植八角、肉桂、松树、金花茶等经济林木,引导村民多种经营,养殖溪水鱼、土鸡土鸭,劳务输出等。如何制定村规民约,抓好治安工作,让村民过上安稳的日子。如何教导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做好卫生工作,让北仑村山清水秀,北仑河源头之一的北仑江绿水长流……听完支书的工作汇报后,他又兴致勃勃的带我们逛了一趟北仑旧街。北仑旧街在北仑坡上,据说,建于清朝,比那良老街还要早60年。那时,乡村没有公路,山路崎岖难走,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路。北仑江成为了那良、那垌、北仑、田心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每天在北仑江上运货、赶圩的船只上上下下,穿梭来往,非常繁忙。北仑旧街楼房鳞次栉比,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繁华热闹。我们趟过几条小河,走过几个村寨,穿过一片松树林后来到了北仑坡。坡上几栋洋楼绿围翠绕,浓荫掩映。四周树木葳蕤,苍翠欲滴。古墙、古宅、旧街都早已废弃,但遗址的石基还依稀可见。走在青石铺就的旧街道上,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同行,遥想着当年子民在这里逛街购物的情景。仰望古榕老树,仿佛看见白须飘飘的老者在树下给孩子讲故事走三棋。遍地碎瓦断砖见证了古街的沧桑,街边哗哗的北仑江水述说着旧街的辉煌。冬日的斜阳照在北仑坡上,涂抹出无限的落寞和荒凉。我们踏着斜阳,踩着落寞和荒凉,告别了这个曾经繁华热闹的地方。后发表于《防城港日报》2018年2月8日3版图(西子)在村委会听支书汇报工作情况寻访北仑古街批蒙炮楼北仑小学北仑江[详细]
贵港园博园内琴茗香墨雅意盎然,书法名家挥毫泼墨免费赠宝[详细]
贺街李子花开在春节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