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忠告:
你是人不是ai,ai的逻辑不是人的逻辑,因此经常会出现各种脱离具体情况的结论来。
你要做的是人,而不是ai!
前面你将我的引申定为扩大化,我就懒得理你了。
一个不到30亿建设经费的普通机场,大头、补贴还是上面拿的情况下,ai用柳州几千亿的债务类比一个地方拿几亿建个机场一年几百上千万补贴来类比,这就是所谓ai的逻辑水平。
这个时候你不觉得ai将问题扩大化了吗?居然引以为傲拿出来!
最后的结论,满满一股意林、读者的味道!
连“有”都不具备,你谈什么高效?谈什么低价?谈什么便捷、自由?
怎么滴,那二三十万来去玉林坐飞机的人不谈高效不谈低价不谈便捷和自由,只靠所谓情怀吗?
那是这些人和你所谓的谈法,是不一样的。
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冰冷的一堆数据,没有多少个人是完全理性的全部按照纸面成本出行的。有
很多人是为了省几个小时的时间,愿意多花一点代价换取的。
更多的人是不想折腾,比如我。
还是以玉林机场为例,从玉林飞北京才三个多小时,也就比吴圩的最低价高一些,你能保证你能约上这个价的飞机吗?大部分还是比玉林航班要高的。
如果是做大巴,或者开车去吴圩,这路上的安全风险要不要考虑?
我常年走高速,这种车祸我见多了。能不走我都是不走高速的。为了那一点差价,不值当!
如果坐火车乃至高铁过去,中间倒腾,我得给路途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设及做相应准备的,至少时间上我得预算很多出来。
自从玉林有了机场,我姐从北京回来的次数,从2、3年一次到现在的3、4个月一次,不是买不起吴圩的机票,是耗不起来回的时间。
我有不少同学还是在玉林政府机关里做事的,招商时经常会被投资人问到各种交通的便利性,你要是这没有那没有,人家可能就不来了,或许给个面子来做个样子,深入交流是不会有的。
人家缺的不是那点机票钱,而是时间,要从南宁转一趟过来,就算转也是直接从可以飞玉林的机场转,这点时间人家能干很多事的,玉林是什么人家非来不可的地方吗?不过是因缘巧合,觉得在这里做和在其他地方做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已。
我一个同学曾经就职一家百色的国企下设单位,这个单位本来办公地点位于右江,后来搬到了田阳,就因为田阳有机场。领导每周一次来开会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连去一趟右江的时间都没有。
如果没有给对外交流创造的这些条件,人家看玉林一眼,那都是玉林三代积攒的福报了。
工业品有不少浙江来的老板,玉林有了机场后,人家回浙江的次数都多了起来。
需求,很多时候是看不出来的,是各种因素实时综合下的结果,没有这个机场,何谈所谓需求?更不用说什么低价之类的醪糟话!
各种条件都要满足才能上马项目,别说黄花菜凉了,不如直接过去算了。
机场,既是给自己修的,也是给别人修的,是给自己的交待(不给人家添累赘,也不仰人鼻息),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不管人家用不用得上,人家用得上时得有。
我反复的说,这些必要的代价,是必须付的。
什么都不想付出又想着各种好处,那只有在游戏里不断SL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