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南宁论坛 → 有效防治新型腐败隐性腐败
本版版主:锂曦月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有效防治新型腐败隐性腐败 (您是本帖第11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6)
华而有实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83 黄豆:0
经验:466
主帖:161回帖:274
注册时间:2020-08-28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6-09 10:16 第1楼  
|帮助|
强化穿透思维,揭开权钱交易“伪装面纱”。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与传统腐败相比,腐败主体趋于隐匿、腐败手段更具迷惑、腐败危害更甚更烈,必须清醒认识其权力寻租的本质、权钱交易的目的,紧盯重点、一查到底。严查腐败主体“隐身化”问题,聚焦“一把手”等“关键少数”,深化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严肃惩处“一家两制”、官商一体等问题,铲除“家族式”腐败滋生的根源。严查腐败方式“市场化”问题,紧盯以资金借贷、基金理财、低买高卖、虚假交易等方式进行权钱交易的问题,深入分析职权的关联性、获利的正当性、投资的真实性,实现精准打击。严查风腐交织“一体化”问题,建立完善风腐同查同治机制,既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细查腐败问题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不断提高监督执纪执法的穿透力,提升风腐一体问题防治质效。



强化数据思维,拓宽科技反腐应用路径。纪检监察机关要注重发挥大数据助力监督执纪执法的优势,通过健全“智慧监督云”“惠农补贴一卡通”平台、建立电子数据调查室等举措,推动日常监督和办案质效明显提升。持续织密大数据监督网络,健全与审计、税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海量数据信息碰撞对比,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线索的及时性和精准度。积极探索电子数据取证,全面排查掌握审查调查对象的社会关系、家庭资产以及涉案资金流向等信息,锁定违纪违法的证据,揭露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本质和事实。注重加强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运用考试录用、公开遴选、转任、调任等方式,选用具有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背景或相关工作经历的干部。通过政校合作、专家授课、案例教学、跟案训练、经验交流等方式,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利用大数据办案能力。

强化法治思维,提升纪法贯通能力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必须准确把握其变化趋势、规律特点,系统梳理总结执纪执法实践经验,在纪法双施双守中推动有效防治。认真钻研党纪党规,全面深入分析职务行为,在是否存在利益冲突、是否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等方面重点研判,为准确量纪提供重要依据。深学细悟、全面理解新修改的监察法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在涉嫌犯罪行为认定时始终坚持事实为上、证据为王,牢固树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标准意识,切实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原则,严格规范使用强制措施,完善案件质量评查、审查调查安全风险防控等机制,确保每个案件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靶向施策补短板、强弱项、建制度,确保纪检监察权力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领然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2250 黄豆:51
经验:13526
主帖:293回帖:11455
注册时间:2006-03-23
来自:珠江流域上下游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6-09 13:10 第2楼  
梁明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53720 黄豆:391
经验:19149
主帖:987回帖:18139
注册时间:2010-10-19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6-09 16:34 第3楼  
老鼠药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73520 黄豆:46
经验:39103
主帖:275回帖:37160
注册时间:2006-07-12
来自:广西梧州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6-10 10:25 第4楼  
拨云见日6618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341 黄豆:3
经验:4848
主帖:339回帖:3800
注册时间:2024-01-18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6-14 13:00 第5楼  
BH北湖清风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783 黄豆:0
经验:404
主帖:101回帖:276
注册时间:2019-08-12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6-18 16:43 第6楼  
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重点任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手段隐蔽、形式多样,给发现、取证和定性带来较大挑战。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大数据分析、跨部门协作、类案指引等方式,强化精准监督和打击力度。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需要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制度约束、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未来,随着反腐败技术的深化和制度的完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治理将更加精准高效。
15289668644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72 黄豆:0
经验:404
主帖:115回帖:286
注册时间:2021-03-09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6-23 09:50 第7楼  
严查腐败主体“隐身化”问题,聚焦“一把手”等“关键少数”,深化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