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岁月情怀与精神传承 (您是本帖第250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32)
|
头衔:注册会员
:26065 | :320 |
经验:10006 |
主帖:630 | 回帖:9330 |
注册时间:2022-02-11 |
来自: |
|
岁月情怀与精神传承
色静顿错文/图
一段情怀,总是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里涌起,一段历史,恰似在岁月如梭的长河中穿梭的扁舟,任时光如何流转,它都不会被忘却。柳州工业的往昔,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记忆的深处徐徐展开。
回想起柳州工业大回战,仿若那一切就发生在昨日。那浮雕宛如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目光触及的瞬间,内心便掀起波澜,恰似平静的湖水被猛然投进巨石,那泛起的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息。时光,这位神奇的雕刻师,在岁月里留下了满是艺术之美的痕迹。
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们家庭与柳州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父亲,就是那个年代众多投身柳州工业建设者中的一员。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那张旧木桌,父亲总是坐在那里,对着一盏昏黄的台灯,在图纸上画着各种工业零件的设计图。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那沙沙的绘图声仿佛是他与工业梦想对话的声音。
钢铁行业,那是力量与热血的象征。高炉出铁水的场面,是如此震撼人心,烈焰熊熊,映照着红日,那奔腾而出的铁水,恰似炽热的梦想在流淌。这壮观景象的背后,是无数人默默的付出,他们加班加点,日夜奋战。我的叔叔就是其中一位钢铁工人。每到过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叔叔总会给我们讲起高炉边的故事。他说,那高炉的热度就像夏天的烈日,烤得人皮肤生疼,但当看到铁水流出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他粗糙的双手,是在高炉边摸爬滚打多年的印记,那双手曾抱起过我,也托起过钢铁行业的希望。
他们放弃了假期的悠闲,只为在这片钢铁的舞台上创造佳绩。在钢铁行业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这种实干精神;大家争分夺秒,每一滴铁水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那是对成绩的渴望,更是对整个钢铁行业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奉献。
柳州的传统手工业,宛如一棵古老的大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生产水平和规模不断发展提升。1925年,在新桂系统一广西之前,纺织业、竹木制作业、土法制糖业、食品加工业等就已在这片土地上占据着突出的地位。我的奶奶,就是一位传统的纺织女工。家里那台老旧的木织机,是她的宝贝。我小时候,常常坐在她身边,看她熟练地操作着木织机,梭子在她手中来回穿梭,织出一匹匹精美的布料。那吱呀作响的木织机声,和奶奶轻声哼唱的民谣交织在一起,成为我童年最温馨的回忆;那些布料,不仅是家庭的温暖来源,也见证了传统手工业的魅力。
遥想当年,轻工业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崛起。那些小小的作坊,像是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种子。木织机发出的吱呀声,如同古老的歌谣,轮锤叮当且富有节奏地敲响,宛如奏响一曲奋斗的乐章。这一切,就像点点星光,给那些满怀知识的新工人带来了启迪,“抓革命,促生产,勇技改,敢争先”,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铸就了一代人的信念与力量。
工匠们的执着专注,如同涓涓细流,渗透在每一个工作的细节之中。他们就像一个个精密的齿轮,虽然渺小却不可或缺,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推动着社会这台庞大的机器不断向前。
风采墙上展示的,或许是一双粗糙却无比灵巧的手,那手上的每一道纹路都镌刻着岁月的磨砺;或许是专注工作时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里闪烁着对技艺的热爱与追求。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有力见证,它们如同明亮的灯塔,激励着更多的人踏上成为新时代工匠人的征程,传承这份伟大而不朽的精神。
工匠风采墙,那是工匠精神传承的一个生动缩影。它静静地伫立着,恰似一部无声的纪录片,默默地记录着创业者的拼搏轨迹,展现着工人阶级伟大的精神风貌。在当今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时代,工匠精神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过去工匠的创新、敬业等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品质,成为新时代工匠的鲜明标志。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