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大街1号,是连接中国华北与东北的咽喉要道,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山”与“海”相隔8公里。历史沿革:古称“榆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开国功臣徐达在此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从秦统一全国归属幽州辽西郡,到两汉设临渝县,再到南北朝开始兴建长城,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与完善。建筑规模:长城全长26公里,占地面积126公顷,由城墙、关城、南翼城、北翼城、老龙头、角山长城,配以关城的东西罗城及东边的威远城、烽火台等组成,构成了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关城:是山海关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主体建筑,平面呈四方形,现城高14米,墙厚10米,周长约4600米,土筑外包城砖。关城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为“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箭楼高13.7米,其匾额书写者传说为邑人肖显。西门城楼名“迎恩楼”,南门城楼名“望洋楼”。山海关是明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京师门户,与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三大名关,在长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明末的“甲申之战”,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朝由此入主中原。老龙头: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5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东部重要地段的起点,也是长城唯一入海处。名称由来:古人曾将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里好似龙头伸入大海之中,故而得名。历史沿革: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由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大将军徐达督建,后在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修建靖卤台等建筑,不断完善其军事防御功能。澄海楼:是老龙头的最高点,也是老龙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朝初年,原名观海亭,清康熙皇帝将其改名为澄海楼。楼上有一块匾额“雄襟万里”,为乾隆皇帝御笔亲题。[详细]
漫步深圳中英街,要警钟长呜,莫忘国耻:五一节放假5天,正寻思着去哪里逛一逛,碰巧李律师要去广东省东莞市办案找资料,于是我们就屁癲屁癲的跟着李律师的小车,往广东珠三角恍悠去。第一天中午到达东莞,李律师找到客户,联系业务,第二早上,刘二将军、李区长和我3人,在樟木头镇乘坐动车去深圳市,到达深圳火车站,就乘坐公共汽车直赴沙头角中英街。办好中英街通关手续之后,一进入中英街,但见各种商店琳琅满目,游人如织,人声鼎沸,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响彻云霄。李区长拉着刘二将军去逛商店,疯狂购物,而我去看中英街古井,去欣赏中英街界碑,心情是虔诚的,心情是沉重的。然后三人同去参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心情越发的沉重,信心更加坚定:爱我中华,勿忘国耻。[详细]
簕山古渔村色静顿错图/文在防城港市企沙半岛的东南面,有一颗隐匿于时光深处的明珠——簕山古渔村。它宛如一幅古朴而又宁静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舒展着自己的魅力。这是一片面积约480亩的半岛村落,七十多户村民如同大海的儿女,世代以“耕海”为业。他们的生活简单而纯粹,民风淳朴得如同那清澈的海水,生活悠闲安逸得像海边缓缓飘动的白云。簕山古渔村的历史,犹如一首古老的歌谣,从明朝传唱至今,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见证着村落的变迁。整个村子坐落在一片沙丘原始林海之中,踏入这片林海,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神秘世界;古树参天,车辕树、相思树、古榕树等珍稀树木达四十多种类,蔓延上百亩土地。它们像一群忠诚的守护者,静静地站在那里,用茂密的枝叶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曾经守护着村子的厚重围墙和岗楼,如今已所剩无几,残留的青砖瓦砾,却有着独特的韵味;苔痕斑驳,宛如岁月印记,墙垣上依稀可见的精美雕花,像一位娇羞的女子,幽幽地诉说着当年的兴旺。那连片保存的六十余间古民居,大多是传统的土木砖瓦构造;灰浆镶缝,墙体严实,仿佛是古代工匠们用智慧和心血精心编织的艺术品;回廊巷道皆由青砖、石板铺就,蜿蜒幽深如时光隧道延伸交汇;历百年风雨侵蚀屹立不倒,就像是在坚守着一种古老的信念,又像是在等待远方游子的归来。簕山古渔村的南面是数十平方公里的优质沙滩,更是沙虫的家园,也是每年观潮的绝佳之地。当潮水即将涌来的时候,整个沙滩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笼罩,那澎湃的气势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起初,它是那样的纤细,像是天边一抹淡淡的云影,悄无声息地向着岸边蔓延。原本平静的氛围开始悄然改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力量。海风像是得到了某种召唤,渐渐也变得急促起来,它呼啸着掠过沙滩,吹起粒粒细沙,沙子在空中打着旋儿,如同轻舞的精灵。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处海平面上的那条白线越来越粗,越来越清晰,潮水的轰鸣声也开始隐隐传来,犹如天边滚动的闷雷,让人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巨大的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它们高高地涌起,像是一座座蓝色的小山丘在海上迅速移动。浪尖上白色的泡沫如同飞溅的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当潮水冲向那堆礁石的瞬间,如同一场激烈的战争爆发。“轰”的一声,浪涛狠狠地拍石而起,溅起高高的水花并四散而开,海水迅速漫过礁石,所到之处,一切都被它的力量所席卷。小贝壳、小螃蟹在潮水的冲击下四处逃窜,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潮水的威严。潮水继续向前推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持续不断的冲击力,仿佛是大海在向陆地展示它无尽的力量。观潮的人们站在沙滩的岸边上,被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撼。海风夹杂着咸腥味扑面而来,打湿了人们的衣裳,但没有人在意。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潮水,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雄浑力量的敬畏。那潮水的每一次涌动,每一次拍打,都像是在人们的心头敲响的鼓点,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不可抗拒。近年来,随着多方的投入建设,簕山古渔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村内的主干道路已经硬化,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迎接了更多游客的脚步;古屋得到了修缮,重新焕发昔日的光彩;排水排污系统的完善,让村子更加整洁卫生。海堤修建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保护着村子免受大海的肆虐;观潮广场上,人们可以尽情地观赏潮水的涨落;云海亭里坐看云卷云舒;邀月台上仿佛是与明月对话的地方;品幽苑烧烤场弥漫着人间烟火的气息;森林步道则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围网捕鱼项目,让游客们体验到传统“耕海”生活的乐趣。簕山古渔村就这样一步步被打造成了最具滨海风情的古渔村,它既保留了古老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像是一位古典美人穿上了时尚的新衣,美得动人心弦。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簕山古渔村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让人们可以远离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它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是一个值得人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的地方。2025.05.01[详细]
来自默西哥红色兰花。[详细]
大家都知道广西在武鸣有个大明山。但也许有人不知,广西还有个西大明山。广西西大明山在南宁市西边,覆盖了南宁市的西乡塘区、隆安县,崇左市的大新县、扶绥县。西大明山也是鸟类的天堂。这是从南宁去西大明山的必经之路。俺去的地方距离南宁市大概90多公里。山上有多个宣传牌。西大明山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冠班犀鸟俺只远远见到,没拍到。发现一颗腐朽树干。上面有3个圆圆的啄木鸟洞穴。不!是5个。俺躲到远处观察,没有发现有啄木鸟来。但俺还是做好了机位。山上有很多蓝须夜蜂虎洞穴,瞧!这里就有4个,可惜都是旧洞。又找到一个。这个洞口直径大概8厘米。洞口有几颗新鲜的食物残渣。用手电筒一照:洞深1.2米。洞底满满的新鲜食物残渣,有戏!过了一星期俺再次上来,哈哈!有三枚或者四枚蜂虎蛋。俺到别处寻找,一个多小时后回来一看:天哪!一只蜂虎妈妈或者爸爸在里面。孵蛋。好!俺开始寻找最佳位置,干活做机位。一号机位是洞穴的正上方山坡上,专门拍摄蜂虎爸妈带着食物来喂仔的落脚点。这是去年拍的落脚点。2号机位在下面路边。机位距离洞口6米,拍摄蜂虎爸妈喂仔。麻烦的是机位帐篷离洞口太近,蜂虎爸妈看到帐篷,很可能会害怕,不敢下来洞口喂仔。[详细]
近日,经北海市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按程序综合评定,正式批复北海军博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北海军博园(北海市国防教育基地)位于西藏路银河科技园内,占地79亩,建设有国防教育馆、军用装备展示平台、训练场、营房区、射击场、国防安全体验馆、会议培训中心等。目前共27台/套用于展示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退役/模型大型军事装备。[详细]
新疆马兰军博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乃仁克尔乡境内,是我国“两弹一星”诞生地之一,也是“马兰精神”的发源地。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即马兰基地组建,这里成为中国唯一的核武器试验基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大批军人和科研人员来到马兰,开辟中国核武器的试验场。1963年10月起,各大军区的部分官兵到达马兰,使其迅速成为集结数万士兵的军事重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该基地试验成功。2012年10月10日,和硕县红色旅游项目“马兰军博园”正式开工奠基。2021年3月20日,马兰红山军博园正式向社会开园。[详细]
姜花是我喜欢的一种花之一姜,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其不单可以药用,也可为我们的菜肴添美味,其有花开,花亦有其美,因而成为我喜欢的花卉之一,此物生命力强,只要沾上土就可成活,次年便开花供人观赏,其花期一般为期十多天,可满足我们的观赏以及拍摄图片的需要。[详细]
纪行:远看响水顶,近见路沟蛇2025.5.8[详细]
海边诗意时光色静顿错文/图海边露营,宛如人间仙境的奇妙旅程。当与朋友一同置身于海边营地,欢声笑语便如同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那些平日里被琐事掩埋的心事、那些对生活的憧憬与感悟,都在这一刻尽情地流淌而出。海风轻轻拂过,像是温柔的手,抚摸着每一个人,带来无比的放松与惬意。这种放松,是从心底深处蔓延开来的,仿佛每一个毛孔都在欢呼雀跃,所有的疲惫与压力都被海风悄然带走。若是赶上退潮,那便是大自然赐予的一场充满惊喜的赶海之旅。脚下的沙滩渐渐露出更多的面积,湿漉漉的沙坑像是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和人们兴奋的脸庞。小螃蟹在石缝间匆忙逃窜,贝壳半掩在沙里,像是在和人们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每发现一个小海物,都像是找到了大海隐藏的小秘密,那种喜悦如同孩子得到了最心爱的玩具。沿着海滨木栈道悠然漫步,脚下的木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是木栈道在诉说着它的故事。旁边小路上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尽情地骑行滑滑板。他们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声音,让整个海边都洋溢着欢乐的氛围,瞬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夕阳西下之时,海边的景色美得令人心醉神迷。天边的云霞像是被一位无形的画家打翻了颜料盘,刹那间被染得红彤彤一片。那红,恰似怒放的红花肆意舒展着花瓣,以一种浓烈而绚烂的姿态为这美景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色彩。这色彩像是拥有生命一般,从天边蔓延开来,将整个海面都映照得一片火红。在这静谧的时刻,时间仿佛变得迟缓而慵懒,岁月宛如一位慈祥的长者,轻轻按下了暂停键。望着波光粼粼的海水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像是无数细碎的宝石在海面跳跃。望着这片被夕阳笼罩的大海,思绪如同脱缰之马,飘向了远方。那些温暖的回忆如同涨潮的海水,源源不断地涌上心头。正如诗中所云:“夕阳红似酒,醉了时光流。”这绚烂的夕阳盛景,恰似一杯香醇的美酒,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使人不知不觉地沉醉其间。在这醉人的美景里,尘世的烦恼被抛到九霄云外,心中只愿静静享受这份美好,仿若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梦幻之境。而夕阳下的现代桥梁,更是展现出一种静谧又迷人的美。落日的余晖如同金色的纱幔,轻轻地洒落在桥梁之上。整个场景宛如童话中的画面,充满了梦幻与诗意。车辆在桥上穿梭往来,车灯闪烁,与那落日的余晖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当夕阳邂逅桥梁,暖色调的天空和桥梁硬朗的线条相互交融,仿佛是大自然与建筑在进行一场浪漫的共舞。远处的山峦静静地矗立着,与落日、桥梁相互映衬,每一个角度、每一帧画面都美如画卷。这样的美景,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不禁心动神摇。每次仰望天空,都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之中,心灵也在瞬间被治愈。天空是如此的宽广壮丽,那无边无际的辽阔,让人顿感自己的渺小,渺小得如同沧海一粟,不值一提。天空就像是一块神奇的画布,而云朵则是大自然这位画家灵动的笔触。它们变幻莫测,时而如柔软的棉花糖,轻飘飘地悬浮在空中,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触摸;时而似汹涌的澎湃的海浪,充满了力量感,仿佛要冲破天际。阳光穿过云缝,那一道道光线如同灵动的精灵在闪闪发光,时而带来温暖宁静的感觉,如同母亲的怀抱;时而又充满炽热激情,像是燃烧的火焰。还有那些自由翱翔的小鸟,它们挥动着翅膀,发出呼啸的声音,仿佛是天空的使者,在鼓励着人们勇敢地追逐梦想。天空的颜色也在不断地变化,从清晨那淡雅的蓝色,到中午那深邃的湛蓝,再到傍晚那如火焰般的橘红,每一个时刻都有着独特的美,每一种美都让人沉醉其中。在这片天空下,人们感受到了自由与力量,也仿佛领悟到了生命中蕴含的无限可能,如同在一本浩瀚的生命之书中,读懂了那些隐藏在深处的奥秘。[详细]
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人400多年前从现在俄罗斯境内勒拿河一带的俄罗克屯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1957年在奇乾设立鄂温克族乡,1965年迁居满归镇北部17.5公里处的敖鲁古雅,2003年生态移民搬迁至根河市西郊4公里处。曾经,他们常年居住在密林深处,靠狩猎和饲养驯鹿生活。“撮罗子”是他们狩猎时的居所,这是一种圆形尖顶、呈伞形状的建筑,易搭易拆易搬,夏天覆以桦树皮,冬天盖上狍、鹿皮。2003年,猎民放下猎枪后,饲养驯鹿、家庭旅游等逐渐代替狩猎成为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现有户籍人口290余人,有14个猎民点,饲养驯鹿1200余头。[详细]
今年“五一假期,梧州骑楼城摇身一变成为浪漫花海。以“爱”为灵感。“花为媒介,结合独特的“骑楼””建筑载体,骑楼城打造精心多个鲜花主题景观沉浸式体验,引来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把这个春末最美的样子定格在这片浪漫的骑楼花海。[详细]
遵义市,简称“遵”,古称播州,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是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区的重点景区,尤以山、水、林、洞为主要特色。赤水市,贵州省辖县级市,由遵义市代管,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赤水是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有“丹霞之冠”“竹子之乡”“千瀑之市”“桫椤王国”“革命圣地”之誉。著名景点有:赤水大瀑布,五柱峰,四洞沟,竹海公园,“四渡赤水”遗址等,“四渡赤水”战役写下毛泽东一生中最得意之笔。赤水大桥遵义市湘滨游园/新华桥赤水大桥赤水老城区遵义市湘滨游园附近的雕塑遵义市湘滨游园附近的雕塑遵义市湘滨游园遵义市红花岗区迎宾大道遵义高铁站遵义高铁站遵义市湘滨游园附近的路桥遵义市湘滨游园遵义市湘滨游园遵义市红花岗区迎宾大道[详细]
布列斯特在二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生在此地的布列斯特要塞之战和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都对战争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布列斯特要塞之战战役背景:布列斯特要塞位于苏联西部边境,是连接苏联和波兰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德军入侵苏联的必经之路。1939年,苏军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重新占领了布列斯特,但到苏德战争爆发时,要塞的工事还没有完工。战役经过初期突袭: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在夜幕掩护下悄悄潜伏到布格河西岸的预定攻击位置,随后集中十二个炮兵营和重炮对布列斯特要塞进行重点轰击,德国空军俯冲战斗轰炸机也对布列斯特市和堡垒进行轰炸。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火力急袭下,要塞的大桥、城门、炮台、军火仓库等重要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德军进攻与苏军抵抗:在强大火力支援下,德军第四十五步兵师第一攻击波强渡到布格河对岸,迅速穿越过捷列斯波尔要塞和沃伦要塞,直扑中心堡垒。但苏军迅速清醒过来并实施逆袭,将德军赶出了中心堡垒。在6月22日整日的战斗里,德军对各个堡垒发动了数次猛烈进攻,都未能完全占领任何一个堡垒。要塞被孤立分割:尽管遭受苏军顽强阻击,德军还是按照计划将四个堡垒孤立开。到6月22日夜晚,德军占领了捷列斯波尔堡垒和沃伦堡垒的大部分,并占据了中心堡垒捷列斯波尔门和霍尔姆门之间的一段营垒,但各个堡垒内的苏军仍在坚持抵抗。后续抵抗:在后续的战斗中,苏军在没有统一指挥系统的情况下,靠着各自堡垒内的军官和政治委员们领导着独立的抵抗战斗,持续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战斗一直持续到7月下旬,苏军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战役意义:布列斯特要塞之战是苏德战争初期的一场重要战役,苏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守要塞月余,有效牵制了数十倍于自身的德军兵力,为苏联红军的战略部署和后续反击赢得了宝贵时间,也展现了苏军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请看布烈斯特要塞照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