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白鹭在红树林中栖息。张国斌摄鸥鹭群飞,成片的红树林在海风中摇曳,这是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动人景象。该保护区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是我国首批5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2021年成为广西首批“两山”理论实践教育基地,有红树林919公顷。“之前这里是一片养殖塘,没有经过处理的养殖尾水直排入海,对红树林及其周边的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经过这几年的保护修复,现在红树林逐渐恢复了往日生机,跳跳鱼、明虾等海洋生物多了起来,我们这些靠海吃海的渔民收入也增加了许多。”合浦县英罗村村民卢先生笑着说道。红树林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有护堤固滩、除碳固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强大功能,但同时红树林生态系统也非常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很难重新恢复。在过去,当地因引海水倒灌养殖或围海养殖,排放养殖废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树林生态保护。一边是生态环境,一边是经济效益,如何同时实现红树林保护和养殖业的和谐发展?这是一道亟须解决的难题。“自治区和北海市县有关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先急后缓、分期分批、生态补偿的方式,将红树林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区域逐步推进养殖场清退改造。”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管理人员黄琦介绍,核心区内的养殖场全部清退,实验区内的养殖场进行生态化改造。经过保护区及当地政府的思想动员,通过生态效益补偿的办法,目前共清退养殖塘1956.14亩。“清退后的养殖塘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许多鸟类到保护区来安家,全球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近年来在保护区内出现的次数与频率都增加了,去年冬季一次监测到20只,是保护区也是周边地区的历史最高纪录。”黄琦说。除了养殖场,外来物种入侵对红树林的威胁也不容小觑。以互花米草为例,它会侵占红树林宜林滩涂,蚕食本地红树林的生长空间。互花米草在滩涂上蔓延,会减弱潮汐流,长此以往,滩涂会因长时间板结而导致海生物减少。保护区内的护林员莫积瑞介绍,这几年,合浦县启动红树林营造林项目和修复项目,保护区通过人工刈割等方式清除互花米草等外来植物,并在保持红树林生态系统原生性的同时,加强红树林培育种植,近两年来,保护区红树林自然修复面积达800亩。随着近几年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提升,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现已成为海洋生物的保育场和繁衍基地、候鸟迁徙的安全通道及重要栖息地。截至2022年底,保护区监测记录到的鸟类达239种,约占广西鸟类种类总数的34.79%。保护区其他生物种类约870多种,红树林生态系统长期处于健康状态。为加强红树林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合浦县在广西率先推行红树林林长制,通过实施《红树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出台《红树林生态资源管护制度》《资源巡护管理制度》,在9个沿海乡镇成立红树林保护站,建立无人机、电子监控系统一体化巡查管护机制,通过网格化管理,全面加强红树林日常管护监测,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近年来,广西合浦县通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红树林生态修复和保护,全县红树林面积已由2019年的3126.5公顷增长到2023年的3745.9公顷。(黄子婧林军黄秋荣)[详细]
小龙虾丰收,村民乐开怀。“我们基地引入的都是河里的流动水,水质好,不打药,虾的品质高,订单都忙不过来啦!”宁明县源汁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谢虎脸上洋溢着喜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春末时节,天蓝水清,清风徐来,在位于海渊镇蔗园村千亩荷塘基地的千亩荷虾套养基地里,龙虾肥美,荷香满塘,一派丰收景象。“瞧,这一筐至少有48斤,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今年第一批小龙虾就上市了,我们的养殖成功了!”谢虎看着刚刚打捞上来肥硕的小龙虾,高兴得合不拢嘴。谢虎曾在贵港养殖过小龙虾,但是由于各种环境影响,养殖不是很成功。一次偶然让他来到海渊镇发展荷虾套养,没想到很顺利的养殖成功了,他感到很开心。今年以来,海渊镇立足镇域农业发展基础,以发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为核心,融合打造特色产业,发展以种养结合、以养为主的小龙虾养殖产业。2023年2月份,海渊镇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宁明县源汁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近几年实施的“旱改水”项目基地,以“荷虾共养”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发展反季节小龙虾养殖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3月7日,海渊镇蔗园村千亩荷塘迎来了一批新“房客”—小龙虾。小龙虾可为荷花除草、松土、增肥,荷花为虾供饵、遮阴、避害,两者优势互补,有着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效果。小龙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在荷花枯萎期没有经济效益的问题。通过“荷虾共养”套养模式,既不影响荷藕长势,也不错过龙虾最佳生长期,实现“一田双收”。“这里气候好,一年四季都可以养小龙虾。到年底时,全国各地没有小龙虾卖了,而我们这里还有卖,年前年后能卖80-100元一斤,利润非常可观。”谢虎说。“目前,基地已经投放有10万斤虾苗,亩产值达8000—10000元左右,主要销往上海等全国各地大城市。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达8000亩左右。”谢虎信心满满地说。基地辐射带动附近村民前来务工增加收入。海渊镇蔗园村派耀屯村民方明飞一边在基地干活一边跟技术员学习养殖小龙虾技术,他说:“我每天在基地里帮忙养殖小龙虾,一个月工资收入2500元,离家近,照顾家里也方便。我一边务工,一边学习技术,以后也充分利用自己的水田养殖小龙虾。”海渊镇坚持走“党建+荷虾共养+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依托水资源丰富的农业发展优势和“旱改水”项目基地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打响“荷虾共养”品牌。目前,海渊镇通过套养模式在“旱改水”项目土地放养龙虾已达1000多亩。下半年,计划投放虾苗12万斤,面积2000亩,年底将建成标准虾苗繁育基地1000亩,寄养基地2000亩。同时,带动湖北稻虾综合种养公司“村企联建”,在海渊镇村级集体经济投建厂房建设海渊镇龙虾加工基地。下一步,海渊镇将“荷虾共养、稻虾共生”的产业模式推广到其他村屯,引导村民跟龙头企业购买小龙虾苗回去养殖,公司将保底收购,让农户实现增收致富。(陈桂梅凌冰茹)来源:宁明县委宣传部村民正打捞小龙虾。村民正打捞小龙虾。村民将小龙虾装车准备销售往全国各地。海渊镇蔗园村千亩荷塘基地千亩荷虾套养基地航拍。[详细]
5月5日,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武部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到甲篆镇兴仁村、东山乡弄谟村为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黄灵猛、蒙家福家中送去立功喜报和慰问金,并向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祝福。 在黄灵猛、蒙家福家中,慰问组与家属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军属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感谢他们为国家、为部队培养输送了优秀人才,为巴马增添光彩,希望他们继续支持和鼓励孩子扎根军营、再立新功。 黄灵猛于2012年入伍,至今11年,5次被评为带新兵骨干,获优秀士官奖4次、嘉奖5次,工作能力突出。2022年被营部授予三等功一次。 “感谢部队对我小孩的培养,希望他在部队再接再厉,再立新功。”接过喜报,黄灵猛的父亲脸上洋溢着无比的荣耀和自豪。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通讯员韦小芳邓丽贞[详细]
晚会现场。李紫晴摄5月7日,百色市德保县燕峒乡兴旺街传统的“三月十八”歌节如期而至,有拔河比赛、“抬阁”游行、民族服秀、古装秀、旗袍秀等活动,同时,还有传统的小壮剧、小品、歌舞等演出。整个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突然,耳边传来激动的呐喊声“加油、加油、加油……”在兴旺街篮球场上,正在举行激烈的拔河比赛。队员们用尽全力拉动绳索,努力争取胜利。场边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为参赛队伍加油打气。无论胜负,这场比赛都是一次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增进友谊的难忘经历。随后,父老乡亲最期待的环节——抬阁表演来了。抬阁是燕峒乡兴旺街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清嘉庆年间由广东南海传入,融入当地壮乡文化元素,成为粤桂文化交融的“活化石”,它代表着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远远望去各具特色的抬阁色彩鲜艳夺目,显得非常壮观。当锣鼓响起,扮演者们开始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双手紧握木杆,脚步有序地前进。在队伍前端,有一位领队手持一面大旗,高高举起,引领着整个队伍前进,他时不时挥动着旗帜,让队伍的节奏更加有序,更加整齐。抬阁随着他们的脚步慢慢拉动,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和欢呼声,整个街道都沸腾了起来。早早在路边等候观看的群众纷纷举起手机来拍摄这一壮观的场景,有些群众还加入队伍中,一起巡街。现场共有6架抬阁,造型分别取意为:金童玉女、云鉴双蝶、游湖观枫、飞鹤呈祥、八戒娶亲、嫦娥奔月。站在架子上的小演员们略施粉黛,身着盖过架子的戏服,挥动着双手凌空起舞,美妙绝伦。整个抬阁活动持续了几个小时,整条街道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喜庆的气氛,人们共同庆祝着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这次燕峒乡兴旺街‘三月十八’歌节活动,不仅展示了抬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弘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需要这些传统文化的力量,来激发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兴旺村党支部书记卢启聪说。“文艺晚会上的舞蹈表演真是太精彩了!”正在观看表演的隔壁村黄大妈边鼓掌边激动地说。传统歌节的最后一弹便是文艺晚会,舞台上,演员们身着明艳的表演服,全神贯注地表演着,他们的表演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每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观众不断地喝彩和鼓掌,为演员们的表演点赞,整个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热情。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让饱含文化精髓的非遗重焕魅力,也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李紫晴、黄小丽、刘新荣黄少将摄影报道)[详细]
枇杷满树香 尝鲜正当时[详细]
青秀山有个蘭园,到蘭园看兰花种种是一种享受。看兰花假装高雅。不过,高不高雅,先看了再说,万一从此就变得高大雅了呢!兰花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和四君子交好,一辈子不荣华即富贵!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详细]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陈燕摄藤县舞狮、京族独弦琴、瑶族山歌……5月8日,由自治区民宗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广西民族文艺节目展演活动在南宁市青秀山铜鼓音乐台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歌曲、演奏、民族舞蹈传递了广西浓郁的民族风情,获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本次展演以“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分为欢腾八桂、团结交融、同心筑梦三个篇章,由14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地域地点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文艺节目组成。活动通过搭建各民族文艺节目展示和交流平台,鼓励全区各地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精品,从而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记者陈燕)歌伴舞《赶歌圩》。黄云摄歌伴舞《山海欢歌》。黄云摄歌舞剧《苗家女娃》。黄云摄歌舞《瑶夜山歌》。黄云摄舞蹈《“鱼”您有约》。黄云摄藤县舞狮表演。黄云摄舞蹈《长桌酒》。黄云摄弹唱《琵琶声声话同心》。黄云摄[详细]
【图文】台山有个美丽的黑沙湾广西北海有个银滩,广西防城有个金滩,而广东台山有个黑沙湾。海滩或白沙、黄沙、黑沙颜色各不相同,环境方位各不一样,形成不一样的美景。黑沙湾的水很清澈,沙滩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在海水里人的脚托起黑沙,脚与沙黑白分明,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岸堤上朝大海看去,有一个小岛(小排仔、大排岛)在海平面上凸出,使得海景更有特色,更加美丽,是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另外,黑沙湾旁有一个核发电站,是广东第三大核发电站。黑沙湾海浴场门票20元,另外存储柜10元,清洗费5元。据网上介绍,黑沙湾位于台山市赤溪半岛铜鼓湾,沙滩长1.5公里,是世界罕有的黑色沙质海滩。黑色的细沙是黝黑的次生矿“海绿石”,经过亿万年的太平洋海浪淘洗,再经过海浪冲刷形成沙滩。沙质非常细密、均匀,沙体内含多种矿物质,其中锰、铁的含量非常高,是世间非常罕有的天然保健强身的沙滩。[详细]
12.8万亩的茉莉花园,年产茉莉鲜花10万吨、茉莉花茶8万吨。近年来,广西横州市扩大茉莉花种植规模,形成主导优势产业,促进百姓增收致富,延伸了茉莉花产业链的发展。花农在采摘茉莉花。黄汝德摄当前正是茉莉花含苞绽放的时节。来到横州市中华茉莉园,可见茉莉翠枝摇曳,可闻淡香幽浮……星星点点的花朵洁白胜雪,万亩花田一望无垠,一幅茉莉风情图带给人满眼的清爽、满心的舒畅。花农采摘茉莉花。横州市委宣传部供图从零散种植、靠天吃饭,到发展节水灌溉和规模化种植技术,近年来,通过“公司+村民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横州茉莉花产业带动6.5万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带动34万花农致富。洁白芬芳茉莉花。横州市委宣传部供图围绕小小的茉莉花,横州全力打造吸引“金凤凰”栖息的梧桐枝,引进了北京张一元、浙江华茗园、台湾隆泰等一批国内茉莉花茶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也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本土企业、50多个茉莉花茶品牌。横州市中华茉莉园。付华周摄在推动产业与市场链接的过程中,横州市建设了“数字茉莉”电子交易平台,通过配套电子秤、实时到账、交易记录、信用贷款和发布交易指导价等措施,实现茉莉花交易数字化,推动茉莉花交易市场公平有序发展。横州市还实施了茉莉花茶加工行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有效降低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本和风险,给茉莉花茶生产加工企业吃下“定心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如今,横州茉莉花(茶)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围首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综合品牌价值达218.14亿元。茉莉花海中的小房子供花农休息和暂时存放采摘下来的茉莉花用。付华周摄横州市还不断尝试开发茉莉花产业的新范围、新功能、新价值。除了以花入茶(茉莉花茶)、以花为景(茉莉花盆栽),横州与茉莉的“浪漫邂逅”还延伸至以花制香、以花留香、以花为食、以花为药,拓展到香水、精油、茶枕、香包、糕点、饮品、花宴、康养等相关品类,不断满足市场的新需要,拓展高附加值产业圈,同时融合当地旅游资源,推出看花海、闻花香、品花茶、享花宴的茉莉闻香之旅。(李敏军韦洁唐思莹)[详细]
台山市端芬镇汀江墟梅家大院是《狂飊》主楼跳楼片段的拍摄地。车停在梅家大院外的停车场里,从停车场走到梅家大院大约一公里,那天太阳较大,走得我满头大汗。梅家大院目前不用门票,大院颇大,四周是房子围成一长方形,中间是广场,广场正在装修,有些房子也在维修,拍照大场景(全景)有一定的影响。但拍局部或是小范围的景还是不错的。狂飊拍摄的主楼是砖木结构,楼梯楼面都是木造的,楼梯瘦小陡峭,楼上只能在阳台停留。据说,《狂飊》在拍摄前,演员在主楼隔几间的店里吃了猪脚面,有些人还吃两碗,吃饱后才去演跳楼的片段。因而有狂飊主楼和狂飊猪脚面。我们来到梅家大院,除了参观跳楼的主楼外,还想吃一碗猪脚面,体会一下演的感受,但因排队的人太多,只能望而却步了。另外,听说梅家大院的盐焗鸡也是一大特色,我被盐焗鸡网红店墙上刚劲有力的“军魂常在”四个大字所感动,敬佩退伍兵创业,敬佩退伍兵留下军魂,我们唯有排队买了一只盐焗鸡作为对他的支持方式,试吃后感到此店盐焗鸡的味道还真不错的。也希望更多的游人对退伍老兵店的支持!随着《狂飊》的热播,更多人认识台山,认识梅家大院,更多人会到梅家大院参观旅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