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图库

熊熊篝火映夜空

7月19日晚上,2025年隆林火把节主会场的篝火活动在隆林县城盛隆国际的迎宾大道上举行,有数万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当夜幕笼罩大地,万人联欢篝火晚会准时拉开帷幕。数千火把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把长达一公里的5座巨大篝火瞬间点燃,照亮整个夜空。各族群众和四海宾朋手拉手紧密相连,围成一个个同心圆,共同高歌、欢快起舞,现场化为一片欢乐的海洋。[详细]

全鱼宴

全鱼宴~pp[详细]

陆川县百年谢鲁山庄

陆川县那个谢鲁山庄:寒风凛冽的季节,有机会与朋友去陆川县参观学习草莓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学习结束之后,陆川的同行,力荐我们到谢鲁山庄去看一看,瞧一瞧。谢鲁山庄座落于陆川县城南部26公里外的高山密林之中,占地面积400亩。山庄内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所有房屋建筑均为砖墙瓦顶,保持着浓郁的乡风民俗。山庄的建筑布局依照苏杭州园林特色,依山而建,迭迭而上,造型幽雅别致。全庄贯以“一至九”的数字,取“天长地久”之意。山庄奇花异木有200多种,尤以五色茶花、胭脂树、四季绣球、百年金(银)桂花、四季玉兰、百年罗汉不老松等为珍贵。山庄内的五千米长彩带般的花径上,设有古朴游门13个,假山5处,鱼池莲塘7口,各式凉亭8座。山腰间清泉喷涌,山光水色,生机盎然。在山庄数百亩荔枝林中,点缀着古雅的亭台楼阁,令人流连忘返。有“南国园林之秀”的美称。谢鲁山庄原名树人书院,是原清附贡生,国民党少将吕芋农的家宅,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名庄之一。据传庄主有藏书数万册,建书院意在宣扬儒家精神,孔孟之道。树人书院前有一联:安得奇书三千车娱兹白首,再种名花十万本缀此青山。民国九年(1920年)一月建园,据今已有百年历史了。书院内藏书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再度经“焚书坑儒”,只有院内青砖白墙,繁花仙草,还依稀记得当年主人的豪情壮志。清静素雅,陶然怡世的书院中已经没有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情景,只有“人声,车声,谈笑声声声恼人”落寞。吕芋农死后,庄园充公,被广西区设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旅游景点,书院更名谢鲁山庄,树人书屋只剩一副徒有虚名的“琅寰式”式建筑的空架子。传说庄园是吕芋农根据《琅寰记》与《红楼梦》中所述,仿苏州园林,依山势跌起而建。青砖沟壑,九曲回环之中的确也有一番情趣,然而在现代花园式度假的陪衬下,庄园只不过是一间破败的民国时期的旧宅子。吕芋农的愿望已随同他的尸骨被埋葬了。吕芋农,民国时期任广西陆、博、廉、贵等地剿匪总司令。当时广西省出现了一支桂东南抗日游击队伍,事实上日冠并没有侵入当地,但吕芋农出面镇压抗日队伍,杀死几百人。解放后,陆川县长抓到吕芋农,向当时驻广西的大将张云逸请示,张说,“他杀了那么多共产党的同志,就把他干掉吧。”可是,吕芋农毕竟是国民党方面的一名少将,曾在黄浦军校受训,与周恩来总理是校友。周恩来接到消息,告诉张,“吕芋农年事已高,要枪下留人。可留作反面教材。”可周恩来的口喻传达到地方,吕芋农已被枪决了。落迫贡生,失宠将军连同他百年树人的理想,就这样烟消云散了。谢鲁山庄有一半山亭,寓意山庄的规划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层意思也暗示着庄主的遗愿未了。书被烧毁,我们已无法考证这场劫难,让我们失去了多少民族文化遗产。树人书屋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依然阴毉如水。[详细]

云雾缭绕

云雾缭绕。[详细]

雾锁墰清晓 仙气漫层峦

连日高温催生出一方奇景:南宁市良庆区与钦州市钦北区交界的墰清岭清晨,总被薄雾温柔拥裹。屯六水库蒸腾的水汽遇晨凉凝结,便化作缥缈雾霭,在山林间悠悠舒展。它时而如轻纱漫卷,时而似流岚游走,把岸畔草木、远山叠嶂都晕染成水墨般的淡雅剪影。待晨光初透,雾气便染上细碎金辉。此刻的墰清岭,层峦在弥漫的雾霭中若隐若现,仙气氤氲。人行其间,衣袂似也沾了灵气,一时竟分不清是身在人间,还是误入缥缈仙境。:):sure:[详细]

柳州网红打卡点新增演出

7月18日晚,一场流动体验实景音乐剧在“柳州之恋”工业收藏馆上演。音乐剧以收藏馆的复古陈设和老物件展品为背景,实景演绎柳州人的时代故事。今后游客在打卡柳州老物件时,能通过这一艺术形式更好地读懂柳州工业情怀。观众沉浸式观看演出。在收藏馆二楼,以“平凡人之歌”为主题的展厅内,两名青年音乐剧演员化身上世纪60、70年代的年轻职工夫妻海涛和小梅。海涛和小梅在讲述婚姻生活酸甜苦辣的过程中展示电扇、收音机、冰箱等柳州老物件。在三楼的“流金岁月之歌”展厅,光影流转之间仿佛时间“快进”至海涛晚年。随着上世纪80、90年代柳州市钟厂生产的挂钟报时,海涛在追忆青春中讲述柳州产业工人的奋斗精神和爱情故事。移步展览馆4楼,话剧以海涛的孙女小雅的视角展开,讲述“柳州之恋”工业收藏馆的设立初衷。整部音乐剧以“柳州爱情故事”为主题,通过3层展区设置,讲述一家三代柳州人的生活。观众在展厅内沉浸式观看演出,在移步换景之中获得穿越时光的观影体验。收藏馆复古的陈设营造穿越时光的感觉。收藏馆馆长许寒秋介绍,7月18日起,收藏馆计划在每周六、周日各安排2场音乐剧演出,让游客在打卡柳州老物件时更好地理解展陈主题,收获更多暖心回忆。收藏馆自上月底正式开放以来,单日游览量突破1000人次,后续还计划扩大展陈面积、加密演出频次,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游览体验。[详细]

崇左剑龙山日出美如画

7月27日,广西崇左剑龙山。日出时分,太阳缓缓升起,将天空染成了金黄色。站在剑龙山上,极目远眺山峦和云海,仿佛是大自然的魔法,将连绵不绝的群山装点得如诗如画。爬到半山腰时,星星如银河般璀璨。本文图片均由李康摄天上的星星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与云海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山林间雾霭缥缈。爬山爱好者们早早就爬到山顶,期待一场绝美日出。日出时分,山顶的景象渐渐从静谧的夜色中苏醒。天边,一抹淡淡的绯红悄然出现。一幅日出云海山水画向我们徐徐展开。壮观的日出景象。[详细]

新疆国际大巴扎掠影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集旅游观光、民族商贸、餐饮、民族艺术展示、零售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南路510号,处于乌鲁木齐南部的二道桥地区,西侧为解放南路,东侧为和平南路,北侧是天池路,南侧是团结路辅路和外环路。清乾隆年间,二道桥一带就有农牧民或民族商贩做生意。清光绪七年(1881年)《伊犁条约》签订后,俄国商人在此设立贸易圈,贸易逐渐繁荣。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二道桥一带以个体商贩为主,20世纪50年代末修建二道桥百货商店,70年代末修建二道桥商场,成为乌鲁木齐市最大的民族贸易商场。2002年4月新疆国际大巴扎奠基建设,2003年6月竣工,8月28日正式开张营业。2018年进行靓化改造,新建步行街等;2019年8月18日,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二期A区正式营业。请看照片:[详细]

和田夜市掠影

和田夜市是新疆和田的一张亮丽名片,老夜市位于和田市人民西路,新夜市位于和田市阿恰勒东路181号。营业时间:一般夏季20:00开放,冬季19:30开放,均持续至次日凌晨1:30左右,具体以商家实际为准。摊位数量与美食种类:经过升级改造,美食摊位从最初的130个增加到现在的234个,美食种类有80多种,而在老夜市中,拥有260余个摊位,汇聚了上百种地道美食。发展历程:和田夜市于1993年开始营业,从当初的路边摊,发展为如今文旅融合的夜经济场所,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详细]

阿搞屯过火把节

广西隆林县德峨镇保上村阿搞屯,是隆林彝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脍炙人口的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音乐素材就是取材于阿搞屯。7月18日,阿搞屯彝族群众举办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活动,因为路途遥远,我们赶到阿搞屯时活动已经开始,我们错过了取火祭火,祭送布谷鸟等祈愿仪式,但是还是体验了打磨秋、抢新娘、抹黑脸等原汁原味妙趣横生的民俗活动,晚上的篝火晚会,大家更是沉浸在火的乐章和欢乐的气氛中,和彝族群众一起欢庆盛大的传统节日,深深感受到了浓郁的彝族民族风情。[详细]

街拍镜头里的劳动者

街拍镜头里的劳动者:平凡亦有光芒[详细]

贺州楼阁塔

一、富川瑞光塔凤凰山塔1凤凰山塔2富川信号塔富川五级塔白沙红沙庙塔柳家长溪江宝塔秀水阁楼高桥阁楼塘源文昌阁杨家栎文昌阁老朝东文昌阁。二、昭平昭平文笔塔昭平仙回宝塔。三、平桂西湾宝塔望高小松木文昌塔。[详细]

龙武往事知多少

这是一段百多年前的创业往事。1880年,灵山县大塘村乡绅劳员外,带领4个儿子在灵山首开规模化种植荔枝先河。他们在龙武石山下开辟荔枝园,这里南临钦江,土地平整开阔,得天独厚。劳氏父子从岭南各地引种优质品种,荔枝园渐成气候。1900年,4兄弟在荔枝园兴建新居,历时21年方告落成,这就是龙武庄园,又称“新大塘”。龙武山庄。记者周军摄龙武庄园以规模宏大、建筑精良闻名,是民国时期灵山“四大塘”(四座富甲一方的大庄园)之一。近日,记者来到这所百年庄园探访,迎接我们的是年过七旬的颜宏业。颜宏业的父亲曾是龙武庄园雇工,她和丈夫自2008年以来一直看守庄园,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以前大门是传统的‘拖栊’,门板用的是进口铁木,一扇有250公斤重;前院两边各有一座法式小洋楼……”随着老人的回忆,一座精心建造、中西合璧的庄园浮现在眼前。据说,当年劳氏兄弟不仅从广州请人设计图纸,对建筑过程更是精益求精。他们招聘工匠,要求“慢工出细活”,每天磨砖超过10块的一律落选。庄园借鉴客家围屋布局,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方正的“回”字,坐落在郁郁葱葱的荔枝林中,依山傍水,环境十分优美。龙武庄园外观雄浑霸气。记者周军摄参观龙武庄园,首先被其雄浑霸气的外观所震慑。其外墙高达7.8米,四角各有一座10多米高的碉楼,不仅密布枪眼,顶层还设计有“凸鼓”,可向左右和下方射击。庄园内部则设计巧妙,分为“四进三大院四廊”,院中有院,层次分明,既有雕饰华美的传统厅堂,也有新潮的西式小洋楼,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龙武庄园外墙高达7.8米。记者周军摄历史风云曾在龙武庄园烙下红色印记。1940年,时任中共灵山县特支书记罗英化名住进庄园,以家庭教师身份为掩护,创立了灵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塘支部。动荡年代,坚如城堡的庄园也未能幸免,一度成为仓库、学校、医院、工厂,所幸总体格局及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颜宏业说,这些年慕名来访的游客不少,甚至有来自欧美的游客,并吸引了影视剧来此取景。记者走进庄园深处探访,只见半人高的野草在院落肆意生长,部分房屋已出现破损,露出砖木结构。而保存完整的青砖廊柱、院墙、梁枋等,仍可见材料之精良、工艺之精湛,令人追忆昔日繁华。据介绍,2017年,龙武庄园成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起,有关部门对庄园进行整体修缮,一期工程投入800万元,完成了外墙、碉楼及东西两廊部分房屋的维修;二期工程已通过自治区审批,计划投入2000万元,对庄园本体其余部分进行修复。龙武农场里的百年荔枝园,一棵荔枝树上有30多个荔枝品种。记者周军摄与饱经沧桑的庄园相比,环绕四周的荔枝园则显得生机勃勃,“灵山百年荔枝示范园”的红色招牌格外醒目。荔枝季已过,漫步园中,一株果实累累的荔枝树格外显眼。龙武农场工会主席韦俱宗告诉记者,这叫“1树30荔”,一棵树嫁接了30种荔枝,因而挂果期特别长。其中作为母树的百年香荔,正是劳氏父子所种。1980年,灵山县以龙武庄园为基础,整合资源建设龙武农场,劳氏留下的300多株百年老树,成为宝贵遗产。农场充分利用这些老树资源,不断选育、改良荔枝品种并扩大种植,所种桂味、香荔先后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银奖,“龙武”牌鲜食荔枝成为广西首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荔枝。百年荔枝园中的培育大棚。记者周军摄经过40多年经营,龙武农场果园发展到1.15万亩,收集荔枝品种400多种,被誉为灵山优质荔枝的博物园。近年来,农场更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实施农文旅多元化发展,百年基业不断焕新。发生在龙武的过往,不论是庄园的兴衰,还是农场的奋斗,都是这片土地沧桑变化的见证。古老的庄园和欣欣向荣的农场,共同构成独特资源,灵山县亦以此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区,使之成为平陆运河文旅带的一颗明珠。相信运河的建设,以及运河文旅规划的不断深化,将为龙武故事注入更多时代新意,并延伸出新的脉络,呈现出更鲜活的面貌。报纸版面截图。[详细]

桂柳铁路上的十里画廊

车拍桂柳铁路上的十里画廊PP[详细]

中华园的小鸟

中华园的小鸟PP[详细]

假期一家游珠海长隆

假期一家游珠海长隆,体验神奇海洋王国[详细]

西藏芒康县盐井千年盐田掠影

藏区盐井一般指的是西藏芒康县的盐井纳西民族乡,盐井乡地处西藏、云南交界处,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接壤,西与昌都市左贡县相连,东北与四川巴塘县相邻,是214国道进藏的第一站、滇藏茶马古道的要冲。境内水系发达,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中有金沙江的支流中岩曲河,河流均为南北流向。盐井乡历史悠久,早在1300多年前西藏部落各占一方的时候,就有盐田。这里曾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盐井县,1950年为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管辖,20世纪60年代盐井与芒康合并成立芒康县,1985年正式成立盐井纳西民族乡。千年盐田:是盐井乡最具特色的景点,层层叠叠的盐田分布在澜沧江两岸,壮观而美丽,见证了当地千年的制盐历史,2008年,“井盐晒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盐井天主教堂:是西藏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教堂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式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元素,内部保存着许多精美的壁画和宗教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们在盐井住的酒店[详细]

归义金鸡李氏大宗祠

闲图纪行2025:——发贴余图,或牙慧遗珠,或残渣糟粕,良莠淆杂,皆集此闲图纪之。纪行:归义金鸡李氏大宗祠一瞥(2025年7月20日)[详细]

藤县和平镇狮舞传承

炎炎夏日,广西藤县和平镇“和青”暑期班的狮舞课堂上,热情如火,活力四溢。近30个孩子们身着练功服,眼神中闪烁着对狮舞的热爱与向往。在和平镇新开发区空地上,随着鼓点的响起,少年们热情瞬间被点燃,他们或模仿狮子的威猛,或展现其灵动,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钟爱。孩子们时而高高跃起,舞狮爬上高杆上进行采青动作。时而低低伏下,宛如潜伏的雄狮。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停下。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欢呼与掌声。暑期班上课为早上与晚上各两小时,培训狮舞同时,又教与武术入门基本功“五步拳”,旨在练习熟悉武术套路中步法手法。下期将逐步传授南拳、南棍、刀术传统套路,让传统武术套路在和平镇得以传承。这是一场热情的盛宴,少年们在狮舞的世界里尽情挥洒汗水,用热情书写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让古老的狮舞在他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详细]

激流勇进

【激流勇进】[详细]

月牙泉边拍沙漠

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边拍沙漠、拍黄沙如金[详细]

叶上雨滴,小精灵

叶上雨滴,小精灵PP[详细]

柳州阿叔骑行十万公里

一个人、一辆摩托车,从柳州到内蒙古,65岁的韦金星用33天走完全程。7月18日,刚返程不久的韦金星正在柳州市鱼峰区荣军路的一家机车俱乐部,为摩托车“把脉问诊”。此时,他的手臂还留有旅途中的晒痕,袖口处黑白分明。韦金星今年65岁,1993年因工作调动来到柳州生活至今,摩托车驾龄超过30年。但他“玩”摩托车,还得从60岁退休那一年说起。韦金星的摩托车。退休5年,骑行超10万公里,韦金星用行动诠释了,人生下半场,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65岁也可以是闯的年纪。与年轻人喜欢摩托车的轰鸣声不同,韦金星享受的是骑着摩托车在路上的感觉——自由自在、风光无限。他说,没去过的地方总带着新鲜感。韦金星最近摩旅骑行到内蒙古。受访者供图从第一次骑行在广西周边转一转,到后来的去往新疆、西藏、四川、海南、湖南、云南等地,远方如同闪耀的启明星,深深吸引着韦金星。以前,韦金星不解别人为什么要骑摩托车出门玩,一路上日晒雨淋的。直到他骑着摩托车出发,在路上体验到了“想走就走、想停就停”的自由。路过景区时,韦金星会有意放慢速度,或是干脆停下来喝一喝茶、拍一拍风景。韦金星戴上骑行装备。“年轻的时候上玉龙雪山还会高反,上一次骑着摩托车去反倒没事。”韦金星说,说走就走不是盲目地出发,要做好攻略和行程规划,要有决心、信心和经济的支撑。旅程中,见天地也见自我,见勇气也见耐力。韦金星说,天宽地宽,到一个地方只要嘴不笨,总不缺说话的人。他收到过藏民、牧民的点赞,摩友的团结一致和友好帮助,享受着与其他人交流的乐趣,也在一天中经历过四季轮换。和年轻人一起,心态也年轻。作家汪国真在散文《我喜欢出发》中写道,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不骑行的日子韦金星喜欢和爱摩托的年轻人待在一起。认识韦金星的摩友,无论年龄大小都叫他“阿叔”。韦金星不仅用一手好厨艺征服了小伙子们的胃,折服大家的还有他那颗永远年轻的心。韦金星和年轻朋友骑行。在年轻摩友谢柱良眼中,阿叔韦金星为人洒脱,既是长辈也能称兄道弟。“阿叔走过的路,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传授了我们很多生活经验和为人处事的道理。”谢柱良说。比如最简单的洗机车,年轻人大多的方式就是走7天无理由退货,或者是走质保给别人弄,但阿叔总能很明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并耐心解决。65岁的韦金星喜欢和爱好摩托车的年轻人呆一起。“骑得久,才最酷!”韦金星说,30年前看过的风景,30年后再看时又是另一种心境。现在,韦金星准备和他的第5辆摩托车一起前往潮汕地区,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当问他什么时候停下,韦金星笑一笑:“就一直骑到我这把老骨头‘报废’为止吧。”[详细]

贺街魁星楼

贺街魁星楼[详细]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