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并存的六炎坡(图文:莫邪)南晓社区六炎坡是南晓社区邻近南晓街的一个小村,在南晓街的北面,距南晓街约一公里,出街入市非常的便利。2005年广西建设南北高速公路时规划的线路正好经过整个村的中央,把整个村一分二两个部分,有一部分迁往更近街上的新坡上居住,小小的一个六炎坡现在分为三个地方居住,各处的人口比例约1/3强。六炎坡人口不多,只有230多人。可是姓氏不少,有詹、雷、李、黄、刘、张六个姓氏,其中詹姓和雷姓人口最多,其他的都是一两户人家,黄姓是从大塘镇的桥板村迁居而来的,李姓是从防城一带迁来的。詹、雷两个大姓有个特点,那就是詹姓多出人才,雷姓多出富人。詹姓世代均有公职人员,近来考上大学的也不少,有10人之众,而且多是一个传统家族式,一户人家三个儿子人人考上大学,尽管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在农村一门三大学的也不多啊。在外创业发达人士,家产价值几千万也有四五人。有几位是在南宁市大沙田发展运输业的,经营有几家运输公司,入户注册的车辆几千台,是大沙田运输行业的大企业,是南晓几十家公司的领军人物。雷氏有一位头戴花玲之人,叫雷雨龙,到底是什么官就不得而知了。詹氏老宅:詹氏老宅在老村头的中间位置,居高临下,一道长长和台阶颇有气势,台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较长,共25级,第二部分有一个大门平台,约有一米多见方为第二着小门,入小门后是一个8级的台阶,33级的台阶都是用长条的大青石彻成的。经过33级台阶才能算是进入詹家大院的正门,正门是一座小门楼,典型的南方大户建筑风格,正门的两侧有枪炮眼,设计非常巧妙,火力配置为交叉型,第一道门也是这样,但比正门更高更大很多,可惜的是已经倒坍了,只留下半边城墙残壁。进入正门才发现这是一个标准的大院人家,四进大院依次而建,很一进房子都是对称的,都是五间标准的砖瓦楼房,青砖碧瓦,气势非凡,第一进的天井是用大青石铺垫的,没有任何一块的青砖或其他石头,天井与走廊相距有三块大青石的高度,也是用大青石块搭建的,块与块之间为“工”字形结构,石逢很小,雕琢平整,做工精良。下堂也是砖瓦小房,比正房矮了很多,专放杂物之用。第三进也是五间砖瓦楼房,但用料明显比第一、二进有差别了,墙体培了一些泥砖,彻的砖面没有那么用心和考究,砖逢不再打线,灰浆不再是蓝调;第四进原是泥砖彻成的,是平房,也是堆放杂物的地方,1939年日本从防城和钦州登陆进犯南宁时把它烧掉了,现在还有明显的墙基。这座大庭院前面还另有一处围墙,高两米有余,和第一道大门相连在一起的,现也倒塌了,围墙的基础还留下墙脚青砖和石门槛儿,可见当时的辉煌和气势!据说当年詹家大户还是富甲一方的乡绅,存放的谷物有180斗之多。由于时代的变迁,一切已成为历史,成为了詹氏家族色彩厚重的一笔。33级的大青石板台阶气势不凡!第一部分为25级,第二部分为8级,穿过三扇门才能进入大院。大门和二门均已倒坍,成为危墙断壁旧大门上的一些枪眼旧大门门槛栏栅孔眼。第二和第三、四进之间的正门是对证的,笔直得如一条直线。但第四进的泥砖房在当年日本进犯是被烧掉了。这正门共有两层,一层是栅栏式,一层是大约6厘米左右的实木厚门板。大青石走廊台阶和地板。老屋最老的健在老人,颜美英,现年83岁。:)[详细]
乐岛海洋嘉年华 享受夏日海滨最后一抹阳光[详细]
崇左桥头,湿身的女人[详细]
碧海蓝天下的浪漫!小D涠洲行[详细]
放飞孔明灯 与君度中秋[详细]
女孩为残疾乞丐老人撑伞[详细]
姑婆山浪漫七夕现场实录[详细]
柳州城站路助力车起火[详细]
八月,十里荷香飘千里,岭南荔枝恋红颜。八桂大地,风轻云淡,绿意葱茏,遍地都有着火一般的热情。炙热的骄阳在绽放整个季节最耀眼的光晕,让人感觉就是一个大蒸炉,一阵阵的热浪从开阔的原野迎面扑来。。。。。。在这火辣辣的日子里,在八步城东灵风村,有两户农家在同一天办起了自家的娶亲酒,宴请亲朋好友。。。。。下面只是拍了其中一户农家喜宴的部分场景,和大家一起感受婚宴的喜庆。。。。。。醒狮贺喜[详细]
高速路上飙车被撞 小车“骑虎难下”[详细]
今天上午,和朋友相约去玉林城东的公园龟头岭爬山。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一阵悠扬的《刘三姐》笛子乐声从山上传了下来,就好象从广播电台传出来的音乐一样,萦绕耳畔,婉转动听。转过山旮旯,只见一中年都正坐在地上,正在怡然自得地吹着笛子。原来刚才的笛子音乐是他吹出来的。今天是农历七月七,历史上传说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所以今天也有很多情侣在结伴爬山,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上图描述:.上图描述:.上图描述:.上图描述:.上图描述:.上图描述:.上图描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