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乐勇村: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您是本帖第13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
头衔:注册会员
:863 | :0 |
| 经验:142 |
| 主帖:41 | 回帖:101 |
| 注册时间:2022-06-15 |
来自: |
|
在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北部,距离镇政府25公里的乐勇村,曾是不少村民心中“产业单一、钱包不鼓”的村子。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15.05万元,部分村屯用水难题困扰着大家,晚上出门路灯昏暗,辛苦种出的农产品还常常“走不出村、卖不上价”。
可如今的乐勇村,早已换了模样!自2021年以来,村“两委”班子扛起党旗领航的责任,朝着“强党建、兴产业、惠民生”的目标使劲干,带领全村4371名乡亲破解一个个发展难题。如今的乐勇村,不仅拿下了“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南宁市文明村”的亮眼称号,更走出了一条产业旺、百姓富、村庄美的振兴路,村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党旗飘聚合力,筑牢振兴“桥头堡”
乐勇村聚焦“五基三化”建设抓实党建,通过“老党员讲党课”“第一书记微党课”等接地气的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让党员思想觉悟跟着提、干事劲头跟着足。同时,村里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办公室改造,全力打造“接地气、聚人气”的服务阵地,2021年以来还新增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中国邮政公司两家党建联建单位,为村子发展汇聚更多力量。
党员先锋作用看得见、摸得着。村里组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疫情防控、产业发展、防返贫排查工作中始终冲在前面:2024年防返贫排查时,党员网格员逐户走访,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用行动践行“一名党员一面旗”的承诺。
产业突围促增收,激活乡村“新动能”
“要让乡亲们富起来,产业必须活起来。”乐勇村打破传统思路,在产业发展上出实招、谋新篇。针对传统产业附加值低的问题,村里主导建设乐勇村果蔬包装服务中心,创新采用“股权投资、共负盈亏”模式运营,成为南宁市首个该类型村级产业项目,让集体资产发挥更大效益;为500亩天冬种植基地引入蒸煮、烘干设备,推动新鲜天冬加工成干品,一下子让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种天冬的乡亲们收入跟着涨。
在销售端,村“两委”紧盯三红蜜柚、砂糖橘等特色产业,抓住中秋节等消费节点,开展“订单销售”。2021年至2024年,仅三红蜜柚就累计销售超13万斤,实现收入45万元,解决了农产品“卖不远”的难题。着眼长远,村里还借邕北灌区工程途经乐勇村的机遇,提前规划布局抽水泵房、网状灌溉系统,未来要让传统农业变身“智慧农业”,让乡亲们的腰包更鼓、底气更足。
民生实事暖人心,织密幸福“保障网”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村党组织始终把乡亲们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2022年推进那料坡桥学—义平道路“以工代赈”项目,解决砂糖橘、沃柑运输难题;2024年建成邓佳坡果蔬产业基地1230米三面防渗渠道,惠及200户800人;对接后盾单位更换全村66盏破损太阳能路灯,还签订质保合同确保长期使用,让村民出行更安心。每年奖励优秀学子,激励下一代积极向上。
防返贫底线也守得牢牢的。建立“数据筛查+实地走访”监测机制,联动镇有关部门共享信息,近两年累计为292户申报产业奖补,为82人发放跨省就业交通补助,为228人落实稳岗补贴,为15人提供公益性岗位补贴。全村无脱贫不稳定户,仅1户边缘易致贫户、2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如今的乐勇村,变化实实在在。经济指标节节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年增长,2022年更是突破50万元,成为金陵镇16个村(社区)中首个集体经济超50万元的行政村;带动25名脱贫劳动力就地就业,人均月增收2500元,三红蜜柚采摘、包装环节人均每季增收超1000元。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累计建成产业道路、灌溉渠道等基础设施项目5个,解决1059户生产用水难题,新路灯覆盖全村5个自然坡。
脱贫户方大姐说:“村‘两委’满心想着居民,我们住在这里既幸福又自豪。”2025年中秋慰问时,老党员们感慨:“每年都能收到慰问品,党和政府的关心很实在。”后盾单位高新区管委会也称赞:“乐勇村‘两委’执行力强,产业项目真正让村民得实惠。”
从集体经济“破局”到民生福祉“升温”,从产业“单打独斗”到党建“联建共建”,乐勇村“两委”班子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如今,党旗在乐勇村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乡亲们的笑容里愈发清晰,未来的乐勇村,必将在振兴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