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广西方志馆新馆亮相 2万平米规模跃居全国省级前列 (您是本帖第2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头衔:注册会员
:13938 | :10 |
经验:5534 |
主帖:1405 | 回帖:1397 |
注册时间:2023-02-13 |
来自: |
|
9月28日上午,广西方志馆新馆在南宁正式揭牌开馆。据介绍,广西方志馆目前馆藏书刊总量已达15万册,形成四大鲜明特色:广西旧志藏量占全区现存旧志90%,包括被誉为“省志楷模”的《(嘉庆)广西通志》等刻本,堪称 “镇馆之宝”,是研究广西古代历史地理的核心文献;古籍线装书4300余册、民国文献6000余册,存量居全国方志馆前列;全国新编地方志覆盖所有省区市及港澳台;更珍藏1万余张20世纪60年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一手调查卡片,如中法战争、太平天国等口述史料,极具研究价值。
揭牌仪式上,自治区地方志办向中国国家版本馆赠送地方志。记者 陈思羽 摄
参观广西方志馆新馆。记者 陈思羽 摄
在现场,自治区地方志办一级调研员张文向参与开馆活动的嘉宾介绍新馆特色,当讲解至一楼中间区域方志墙时,她特别指出“左边是桂字,右边是志字”,直观呈现广西地方志文化标识。新馆总规模达2万平方米,规模跻身全国省级方志馆前列,标志着广西“八桂文脉”传承与展示迈入新阶段。
在广西方志馆二期一楼展馆的方志墙上,左边“桂”字是古籍整理的成果,右边“志”字是新编志书的部分成果。记者 陈思羽 摄
广西方志馆的建设分为两期。一期于2011年建成,聚焦古籍保护与专家编研;二期今年竣工,以公共服务和智能体验为核心。两期投入使用后成为广西方志馆新馆。贯通两期的一至三层为展陈区,六至八层为存藏区,并设有公共阅览区、屋顶花园、直播区、数据中心、方志编纂区等多元空间,实现从“静态存史”到“动态用史”的转变。“在书库里的每一本书都有定位,可以随时搜索出来。”张文边走边介绍。
书库里存放的古籍古典。记者 陈思羽 摄
明代志书《大明一统志序》影印本。记者 陈思羽 摄
活动中,广西地方志办向中国国家版本馆赠送了一批重要方志成果,包括《广西历代方志集成》《广西古籍丛书》(通志系列、府州县志系列)、民国《广西年鉴》以及连续编纂40年的《广西年鉴》(1985—2024卷)等,今后还将捐赠《广西文库》等古籍文献资料。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李英表示,这些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是广西文明的生动记录,也是广西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有力见证。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