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南宁论坛 → 瑶族的记忆
本版版主:锂曦月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瑶族的记忆 (您是本帖第41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2)
色静顿错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6754 黄豆:332
经验:10354
主帖:641回帖:9665
注册时间:2022-02-11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8-04 09:35 第1楼  
|帮助|
瑶族的记忆

色静顿错  文/图

        刚参加工作,我被分配到了十万大山中的板八乡。那里的集市,就像一幅生动而独特的民俗画卷。每到赶集的日子,一群群、一帮帮的大板瑶和花头瑶等瑶族人便会出现在眼前,衣着令人眼花缭乱很是羡慕。

       那些大板瑶族姑娘,头顶着层层叠叠犹如盛开的红色花朵般的板花巾,巾罩着头,宛如一片独特的红色云彩。顶板用红布折叠成长方块布层层叠加装订而成,高约一尺左右,层数在80至120层不等,层数越多越显威仪。盖头由红布制成,盖在顶板下方,起到修饰和遮盖的作用。扎带通常为花布材质,用于固定顶板和盖头,同时也起到装饰作用。她们的额头光洁,眼睛却略显浮肿,身上穿着镶嵌红边的黑色布衣裳,一般使用自织自染的黑靛布、红布等作为主要布料,经过染色、晾晒、捶打等工序,使布料柔软平整。那一身装扮透着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独特的高顶头饰是大板瑶民族身份的重要标识,反映了大板瑶人对美的独特追求,将厚重的顶板视为富有和高尚的象征,展示出他们以高为美、以繁为美的审美观念。而花头瑶的女人们则是相对简单,头帕一般为正方形的挑花布,对角系上彩绳可扎于下巴。颜色丰富,多以红、黑等色为基调,上面绣有精美的几何图案、花草图案等。发饰梳头时在头顶挽成椎髻,用如小碗的竹篾罩住,再用粉红绒线缠绕头部约十圈固定,将挑花布盖在罩子上,最后用一股粉红色的毛线从头分往左右两边下垂到腰际,衣着朴素。瑶族大哥们,头捆着黑布条,腰间配着竹笼,竹笼里挂着砍刀,那砍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这是他们独特的标志。

        后来,经过我在工作中的深入了解,知晓了更多关于他们的文化习俗。特别是大板瑶的成年姑娘们都会拔掉自己的眉毛,拔掉上虎牙并镶嵌金牙,这是她们成为结婚生子的女人的标志。而男人们腰间的配刀,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装饰,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这把刀便是他们出入山林、开垦土地的得力助手。

        时光流转,如今的他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那些曾经鲜明的传统文化习俗,却渐渐只能留存于博物馆之中。当我走进金秀瑶族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个瑶族文化的大观园。全国各地的瑶族服饰一一呈现在眼前,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美,一种震撼心灵的美。那五彩斑斓的服饰,精致的刺绣,独特的款式,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瑶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的独特追求。

  瑶族源于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瑶族先民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一带。隋唐时期,瑶族活动于湘、粤、桂交界区域,粤北是瑶族较早时期的聚居地。宋元明清时期,南方瑶族跨越广西、云南边境,不断向东南亚迁徙,走向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的山地。第二次印支战争(越南战争)爆发以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很多瑶族人作为难民移居美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瑶族因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民族。瑶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

       瑶族先民最初为古代“尤”人,“尤”为九黎、三苗之后。在氏族部落时期,瑶族就有“尤”和“绵”的称谓出现。尧舜以后,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蛮”,瑶族先民又被列为“蛮”之集团,为“蛮”族组成部分。隋唐之后,“徭”称出现,瑶族群体开始从“蛮族”和“莫徭”中分化出来,形成民族(部族)实体。至宋朝,瑶族还被称为“山徭”“蛮徭”“山越”等。进入元代,带有歧视和侮辱性的“徭”字开始出现,明清及中华民国时期仍沿用“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瑶”字成为瑶族的统一称呼。

       美从何处生根发芽?答案是如此清晰。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传承,才孕育出了这般动人心魄的美。文化传承就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滋润着美,孕育着美。如果我们能够坚定地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那么这种美就将会不断地发扬光大,如同璀璨的星光,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在现代文明的浪潮中,依然能找到属于民族文化的那片独特而迷人的港湾。




色静顿错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6754 黄豆:332
经验:10354
主帖:641回帖:9665
注册时间:2022-02-1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8-04 09:38 第2楼  










色静顿错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6754 黄豆:332
经验:10354
主帖:641回帖:9665
注册时间:2022-02-1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8-04 09:38 第3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