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出其制胜经典战役 铸就永恒精神丰碑 (您是本帖第5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4)
|
头衔:注册会员
:184 | :0 |
经验:100 |
主帖:48 | 回帖:52 |
注册时间:2022-12-13 |
来自: |
|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顾1935年四渡赤水战役,这是一场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战例,重温这段历史,它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更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叙事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特质,其中蕴含的战略智慧与精神力量彪炳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璀璨坐标。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兵力锐减至3万余人。此时,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在川黔滇边境布下“铁桶阵”,企图将红军围歼于乌江西北的狭小区域。红军面临三重绝境:前有长江天险,后有川军追兵,侧翼还有黔军、滇军和中央军的多路合围。更严峻的是,红军缺乏重武器和补给,而敌军装备精良、兵力占绝对优势。
从地理环境来看,川黔滇交界地区山高林密、河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在军事力量对比上,敌军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如飞机、大炮等,而红军主要依靠步枪、手榴弹等简陋武器,红军作战难度难于登天。
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同志临危受命,指挥红军展开四渡赤水战役。这场战役的特殊性在于,它没有预设的固定战场,而是以赤水河为轴心,在川黔滇三省交界处展开了一场“流动的战争”。红军四次渡河、迂回穿插,在敌军重兵集团之间寻找战机,最终以3万之众突破40万大军的围堵,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四渡赤水期间,红军战士日均行军60公里,在崇山峻岭间穿梭迂回。毛泽东同志不分昼夜工作,周恩来亲自送信协调,朱德亲临前线指挥。四渡赤水系列战术动作,如同一盘精妙的围棋,每一步都暗藏杀机且蕴含生机。这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成为抗战时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作风的源头。
四渡赤水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奇迹,更是精神上的丰碑,它为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宝贵启示。80年前,中国人民以顽强不屈的意志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四渡赤水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永不过时。让我们以这段历史为镜,在新时代的奋进路上,继续书写属于中国人民的壮丽篇章!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