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廉洁: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石 (您是本帖第45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3)
|
头衔:注册会员
:18465 | :0 |
经验:10367 |
主帖:4828 | 回帖:5113 |
注册时间:2015-07-29 |
来自: |
|
廉洁,如同一泓清泉,涤荡着社会的尘埃;廉洁,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自古以来,"公生明,廉生威"就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价值准则,更是为政者的立身之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廉洁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政治品格,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精神高地。廉洁文化的培育与弘扬,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民族的道德水准。
廉洁是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翻阅历史长卷,廉洁始终是评价为政者的首要标准。北宋包拯"铁面无私",明代海瑞"清贫自守",清代于成龙"廉吏第一",这些清官廉吏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无不彰显着中华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文化基因已经融入民族血脉,成为评判是非曲直的重要尺度。在新时代,我们更应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养分,让清廉之风穿越时空,焕发新的生机。
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廉洁奉公作为根本要求。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发表演讲,周恩来同志坚持"三不"原则(不搞特殊化、不占公家便宜、不收受礼物),这些生动事例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廉洁本色。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无数共产党人在艰苦环境中保持崇高品格。今天,面对复杂环境和各种诱惑,党员干部更应当传承这种红色基因,把廉洁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操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廉洁是社会风尚的引领标杆。一个崇尚廉洁的社会,必定是充满正气、积极向上的社会。反之,如果廉洁底线失守,就会导致价值观扭曲、社会风气败坏。新加坡以严明的法治和高效的监督打造廉洁政府,成为全球公认的清廉国家;而一些腐败盛行的地区,则陷入发展停滞、民怨沸腾的困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廉洁不仅是政治清明的要求,更是社会进步的保障。当前,我们要通过廉洁教育进校园、廉洁文化进社区等方式,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全社会崇廉尚洁的良好风尚。
廉洁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需要精神境界的提升。一个不能保持廉洁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八项规定"破题,到"打虎拍蝇"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这充分证明,只有坚守廉洁底线,才能赢得人民信任;只有弘扬廉洁文化,才能凝聚奋进力量。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成为廉洁文化的践行者,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让廉洁成为日常习惯和自然遵循。
廉洁如莲,出淤泥而不染;廉洁似玉,经磨砺而愈坚。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以廉洁文化净化政治生态,以廉洁操守筑牢精神堤坝,让清廉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当廉洁成为每个人的价值追求,当清廉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我们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