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业绩为标尺 用实干写担当——新时代的奋斗哲学 (您是本帖第5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此帖子由于三个月内未有回复已被系统自动锁定,不允许回复)
|
头衔:注册会员
:24 | :0 |
经验:12 |
主帖:6 | 回帖:6 |
注册时间:2025-03-20 |
来自: |
|
沧海横流,业绩为证;青山矗立,实干为基。今天,“用业绩说话”不仅是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更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它不意味着唯数据论的机械思维,而是要求建立科学辩证的业绩观,在时代长卷中书写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一、业绩之辩:破除三个认知误区
真正的业绩观需穿越表象迷雾,抵达本质内核。要破除“数字崇拜”的迷思,认清GDP增长背后的生态代价、招商数字背后的债务风;要挣脱“速成焦虑”的枷锁,理解乡村振兴需遵循“七年育枣树”的自然规律,城市更新要有“绣花功夫”的耐心。正如古蜀道上的千年栈道,真正的业绩经得起风雨侵蚀。
二、业绩之道:构建三维坐标系
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应如北斗七星,在多维空间中精准定位。在战略维度上,要有“致广大”的格局,将具体工作置于“国之大者”的坐标系中审视;在战术维度上,需具“尽精微”的匠心,像修复敦煌壁画般对待民生工程,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平衡历史文脉与现代功能;在价值维度上,须守“利长远”的定力,甘做铺垫性工作,肯抓未成之事。这种立体坐标系,恰似中医辨证施治,既需望闻问切把准脉,更要君臣佐使开良方。
三、业绩之新:把握数字时代的变与不变
在AI等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用业绩说话”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智慧政务大屏跳动的数据流,不是冷冰冰的代码集合,而是民生冷暖的数字镜像;招商引资的云签约仪式,不应成为追逐指标的表演舞台,而要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招硬招。杭州“城市大脑”用算法破解交通拥堵,贵州大数据产业实现“换道超车”,证明真正的创新业绩既要“上云”更要“落地”,既看“界面”更重“里子”。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