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那时候就听到老师说,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具有社会性。毕业离开学校后也是认为老师的这话一点不假,生活现实中也许真的没有哪个人能离开社会。
这不,看到红豆社区管理员发的观看《金陵十三钗》舞剧邀请函,自己的心就决定报名参加这种好形式的社会活动,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遇到新朋友,发现新知识、欣赏新亮点,以提高和扩大一下自己的认知和视野。
舞剧《金陵十三钗》里发生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占领南京的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焚烧、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上……
然而舞剧里反映的是此时的秦淮河13女子仍如娇艳又不败的花朵,在战火的摧残下绽放出璀璨、悲壮、可歌可泣的光芒。《金陵十三钗》是将一群女学生和秦淮歌女设定为主要表达对象,将她们之间的感人故事作为戏剧冲突的主导线索,通过女性视野、女性情怀、女性感悟三个侧面呈现出那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那时,秦淮歌女们和学生们不得不一起躲进国际红十字中立区——金陵女子学校,开始学生们对歌女存有误解,但是发现歌女们关注和救助且战且退的国军伤员后,由之前存在敌视的现象变成了同频共振……。她们还看穿了日军士兵想利用女学生和歌女在日军庆功宴上唱歌的企图,她们宁可将自己短暂的生命付之于一丈白绫而踏上不归路……
舞剧通过对“十三钗”各个女性形象的塑造,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与日本法西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而这种环境之下中国女性的柔美、人性的光辉都被舞蹈展现得淋漓尽致,十三个秦淮河女子,演绎出了一部惊心动魄的传奇,在剧中弘扬着中国人民共存共爱的高尚情操和高贵精神。
舞剧中真实的历史事件与虚构的人性故事相结合,使得《金陵十三钗》延续了历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尊重历史定论、尊重史实依据、以史为鉴的可贵品质,来告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促使当代青年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建好强大华夏。
《金陵十三钗》在视觉意境处理上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大家的眼球,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极致的视觉震撼,是运用了许多现代科技,比如粼粼的水波,滔滔的浪,还有虚实结合的悬挂在上层的108块刻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字的城砖随剧情起落升降……再比如突然大作的枪声、震耳欲聋的炮声……,都和剧情的发展紧密相连而构成了一幅幅舞姿和声、光、电交互辉映的画面而震撼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自己感觉有幸参加这样的集体观剧活动是十分有益的,以后如果还有机会,仍然报名继续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