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29日晚
知青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老知青李建中专程赴贵港采访老知青简毓騏。
6月30日 李建中先生与贵港老知青在座谈会上亲切交谈
简毓騏是1964年插队的贵港老知青,自小聪明,智慧,勇敢,凡事积极抢先,力争上游。与网友桂籍京人是同年代的县西小学,达开初中同学。但同年同学不同命,网友桂籍京人达中毕业后考上玉高,玉高毕业后考上清华,清华毕业后留校任教,清华教授级知识分子。而简毓騏达中毕业后考上贵高,1964年高考以五分之差而落选。回到街道后县排灌站已与他签了合同要用他这个知识份子,但后因故要推迟一些时间招工,让他再等一等。但他听到国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之后,就象当年听到毛泽东号召红军去长征,当年号召青年参军去抗美援朝一样,简毓騏义不容辞,刻不容缓地报名要去插队。响应国家号召,凡事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开头两年简很积极地与当地农民一起劳动,主动进城挑大粪,学犁耙。
文革开始公社干部召集知青办学习班,要求他们扎根农村,不怕艰苦。当时知青天天辛苦劳动,但所得的工分钱却养活不了自己。而且遥遥无期,看不到生活,劳动情况会有好转的丝毫迹象和希望。而不肯下乡的青年反而在城里得到招工,当百里挑一的国营工人上等人。知青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受难者自然心中有怨气。而简文笔了得,嘴巴了得,带头放炮诉苦,要求公社领导重视知青的困难,帮助知青解决困难。事实上公社干部在当时的经济基础下根本解决不了知青的经济及生活劳动困难。但他们只要他干部的工作好做,不愿实事求是地正对知青的困难并帮助他们。公社干部听了简的话很不高兴,在大会上公然说运动后期要把一些知青划为右派份子。知青听了愤怒,于是由简执笔,众人个个签字向自治区写信上诉,说公社干部要把知青打成右派,知青不服。但上诉信回到公社干部手中,公社干部恨之入骨。
有一管理知青的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把一女知青睡肚大,不受处分反而高升。当时是文革,把干部游街示众的行为比比皆是,众知青与简一时冲动,把该干部戴高帽游街示众,这引起镇干部组织的反击,挖他们祖宗三代的历史问题,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把简毓騏,林毓邦打成国民党反动派孝子贤孙,这让简连家都不敢回,给家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后来知青集体到县革委静坐又让县革委干部怀恨在心,
并不是知青反动不听话,是他们确实有实际的困难,只要求领导重视并帮助解决。但当时的历史条件使领导解决不了这些困难,但他们没有实事求是,关心人,帮助人的正确领导作风。不关心人,不帮助人就肯定是靠打击报复去压服民心。这就是历史教训!这就导至简后来的十年牢狱冤屈人生悲剧。1979年简得到平反出狱,后到贵港化工厂任职。近年自己写下了自述《沉浮》一书。自下乡插队,含冤入狱至平反昭雪出狱历经15年坎坷人生,写了令读者不禁悲上心头,憾人心魂的自述《沉浮》。我们广西知青这一梦青春的血泪史是知青历史的又一史料。这是值得深思的历史教训:关心人,帮助人是最大的政治,而打击报复只能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人生七十古来稀,李建中先生仍为知青历史和知青文化的研究奔波劳碌,让人感动令人敬佩啊!李建中大哥,谢谢您!广西知青谢谢您!全国知青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