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弯弯,何止十八弯!大容山山高、路陡、弯多、地势险要,没十八般武艺,不要轻易贸然开车上山!正因为大容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区位优势,“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俺是第一次上山,山上无处不风景,花了一整天时间,没游它的3分之一风景!大容山,壮哉!美哉!雾缠容山,随走随看,照片不分先后。大容山水库脚下。大容山水库大坝。大容山水库。大容山山门:在此“留下买路钱”。光头BA阿Sir严格核对优惠进山信息,不要你交现金,扫一扫就行!在这里林场分部短暂休息和用餐。阿牛哥在吃游人吃剩的剩菜剩饭。尽管是剩菜剩饭,三个牛仔却吃得津津有味!路过一个发电站,俺到机房看了看。这是一个小型水电发电站,有两台机组,一个阿姨在值班看守。走到一路边一个小山头,不知是谁多事,把两块石头叠在一起!在路边往下看,这是一个露营地。真是奇石!近山远山,一片灰蒙蒙,给摄影蒙上一层面纱!难得好风景,留个影先!“大王叫我来巡山”,这个山包挡路,不怕,绕过去!这牛哥要摆个酷!山是很美的,被迷雾笼罩了!要是遇上那些腾云驾雾的景观那就美不胜收了![详细]
藤县广场拍摄日食照片[详细]
2020年4~5月临桂航拍图[详细]
龙胜:雨后梯田景如画[详细]
2020年“春尚大典”纪实[详细]
晚霞视觉——兴业葵山[详细]
航拍贺州平桂醉美绿谷茶园[详细]
大明山横跨上林、马山、宾阳、武鸣四县,距离南宁约70公里,主峰龙头山海拔1785米。大明山山高坡陡,沟谷幽深,古树参天,冬季常有雾凇白雪,夏季山间溪流常暴发奇妙山洪。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左右。山里保留有大面积的植物资源和各种珍奇动物,其中植物1800多种,野生动物80多种。这次大明山一日游走过的景点主要有:鱼跃龙门、云龙佛光长廊、滑翔伞基地、橄榄大峡谷、金龟瀑布,龙湖风光、铁索桥等……大明山保护区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99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北回归线上南亚热带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生态区位独特,生态系统完整多样,是中国40个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区之一。[详细]
昨天去公园荷塘拍了一组照片,本来应该给照片起个标题叫“荷花鸟”的,但俺村里人习惯把鸟一律叫“雀”、“雀儿”、“小雀······”。所以,俺村古佬就沿用村里人的习惯,叫《荷花雀》!荷花鸟·荷花雀不论是画画作品还是摄影作品,都是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都是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一副好的作品,往往价值连城,像画作《丹凤朝阳》。俺早上翻阅百度搜索有关“荷花鸟”的信息,无意中发现俺几年前在同一地点拍摄的一幅“荷花鸟”被选用,列表榜眼位置!俺这次拍摄的几十张照片,其实就两种鸟(雀):池鹭和白鹭。有的甚至是同一只鸟(雀),同一环境,但俺发现:它们的神态是不同的!拍摄地点:深圳洪湖公园拍摄时间:2020:06:13日上午08:55~14:30。偶遇很多打鸟人·他们拍鸟,俺在拍他们!这两位估计是职业打鸟人,炮够长!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详细]
回去了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从小追梦的每一个故事,都已成为人生的追忆。回忆,是为了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山山水水。但愿家乡的每一个日夜,都是如此美满。——作者佚名,楼主转发本文,代题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小时候读这句诗,总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人怎么可以小时候离开家,很多年不回家呢?家是温馨的港湾,谁都希望在家待着,陪父母一起好好生活,在家的附近做点事情,养家糊口就行了。长大后,再读这句诗,就有了另一种感觉,就像一句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个“你”,就是这句诗。我们活生生就是这句诗的真实写照。应该读了这句诗深有感触吧。70后80后的人,应该很大一部分都离开了家乡,成为了“背井离乡”的异乡人,再回首,忽然发现自己的心,一阵莫名的酸楚。当自己在城里安家了,孩子也在城里过得习惯了,而自己却越来越想回到故乡——那里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舍不得......心中的故乡是这样的......70后80后的人,大部分都出生在农村,父母是城里人的,少之又少。那时候的城市,不算热闹,但能够进城生活的,凤毛麟角。因此,70后80后的故乡,大多是乡村,或者是某座小城。那个年代,大部分的家庭都很穷。孩子们早早就当了放牛娃、猪倌、砍柴能手,还要帮助大人干农活。读书的时候,放学了第一件事不是去写作业,而是去喂猪,或者去田里帮助父母插秧、割稻子、收麦子。还有的人,拿着柴刀,赶紧去屋后的小山上,砍点柴火。那时候的孩子,真的很听话,父母说什么,就会去做什么,即便心中也有不愿意的时候,但还是会把事情做完,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穷,谁都要劳动,否则靠父母起早贪黑做点什么,都难以支撑家里的开支。特别是兄妹多的家庭,很多孩子中途辍学回家,去干农活。能够考上大学或者中专学校,是一代人的愿望,那时候考中专,比考大学还难,有时候,一所学校一年就是那么几个人可以考上中专。当然,那时候考中专,就意味着可以跳出农门,有一份稳定的工作。70后80后的童年,在故乡也留下了美好的画面。村口的小河,常常去游泳,大人们当然是不允许的,但是也管不了。村口的空地上,就是我们的游乐场,一个村的孩子都会聚集在这里,玩过家家游戏、攻城、跳绳、打纸板、叠飞机、抓人......那时候,谁要是拿出一把木头枪、竹子做的弓箭,都是“神气活现”的,会吸引很多孩子的目光。用弹弓打鸟,或者爬树抓鸟,那是男孩子做的“淘气事”,有时候抓了鸟,还可以拿到家去,改善生活。上山砍柴的时候,也能够找到很多野果子。有杨梅、猕猴桃、山楂、茶树泡等等,偶尔也能找到一些野鸡蛋。如果有野鸡蛋拿回家,那说出去都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在家门口,也能够想办法捉到麻雀,就像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到的一样,找一个大簸箕,下面用木棍支撑起来,木棍上面系一根长绳子,再放一些谷子,等麻雀来了,到了簸箕下,就迅速拉绳子,一些机灵的麻雀,速度非常快,簸箕还没有下来,它就飞了。山间和田野里,有老鼠,也能用一种叫做“老鼠斩”的自制工具,把老鼠压住。其实,70后80后的童年,是智慧的童年,一切好玩的、好吃的,都要自己想办法,想来想去,“办法总比困难多”。故乡,在记忆中,还有温暖的时刻,家家户户都很淳朴,有了困难,互相帮助;农忙的时候,有邻居来帮忙,一些亲戚也会赶来帮忙。谁家办喜酒,可以去吃几天。出门的时候,门都可以不锁,也不关,常常是“夜不闭户”。很多人家里都狗,听到狗叫了,就是有陌生人来了,或者是来客人了。还记得上次回故乡的场景吗?70后80后,一晃就长大了,老大不小了。现在的日子,大部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每一天都感觉是一种煎熬。特别是有的人,还是负债累累的活着,在城里也没有买房子。很多人,漂泊在异乡,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故乡一次。一般是逢年过节才回故乡,如果父母也没有生活在故乡了,那就回去的时候更少了。或者是有亲戚家办红白喜事,才不得不回故乡。但是我们的心中,始终装着“故乡”,思念着“故乡”,特别是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活得很疲惫了,好想去故乡看看,那里才是一片安静的土地,可以让自己放下所有的疲惫。还有,到了故乡,可以说一说故乡的话,听到了“乡音”,真的很亲切。如果在某个大城市,突然听到有人说“故乡话”,马上就和对方“聊几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过节了,回到了故乡。但是心中却不是滋味,很多老屋都没有人住了,甚至倒塌了,残垣断壁的村庄,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外面谋生了,过节的时候,也难得聚到一起,儿时的玩伴,也很多年难见一次。还有留守老人和孩子,日子过得并不如意,要不是家庭境况不够好,老人和孩子也不会长期留在农村生活。特别是孩子,都希望到城里的学校读书。回家了,父母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有油炸糍粑、红薯片、米粉肉、红薯粉......为了一次在故乡的团圆,父母都忙了有一阵子,可是70后80后的我们,能够在家待着的日子,却是那么少,也许就是吃两顿饭就走了。大部分的“美食”,只能带回城里去,慢慢品尝。来自故乡的“味道”,让自己感觉很幸福。和父母告别的时候,很心酸。看着父母渐渐远去的背影,真的担心哪天父母就不在了,或者病了。父母在挥手,也在“泪眼朦胧”,眼里都是泪花,只是忍住了,没能掉下来。故乡渐行渐远,是回不去了。故乡在那头,生活在城里。故乡是回不去了。一方面是故乡已经不是原来的故乡,不是记忆中的故乡,变化很大,也没落了;一方面是生活所迫,需要在城里赚钱,有太多的放不下。“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很多关于故乡的变化,也只能通过和亲戚朋友的微信聊天得知,也能够从一些留守在故乡的同学口里得知故乡的事情。当知道故乡又有了什么“大事”发生,或者看到了故乡的老照片,感觉很欣慰,也很酸楚。很多人的文章里,都写到“等我老了,就和心爱的人,退出红尘,建一座房子,一起看夕阳西下,屋后种菜,小院里种花......”这不就是故乡的样子吗?但只是一种梦想,真的老了,还能“叶落归根”吗,大部分的人,是做不到。70后80后,故乡是回不去了。只能成为一种记忆,就像一个烙印,永远在心中,在梦里。故乡的影子,无法抹去,但70后80后却难以再一次融入故乡。70后80后,走进了城里,但根还在故乡。我们就像匆匆忙忙的过客,从一座城市辗转到另一座城市,留下了疲惫的身影。梦里见故乡的时候,就像一首老歌里的歌词:东边有山,西边有河,前边有车,后面有辙,究竟是先有山还是先有河......梦里的一切,是风过无痕,一晃就什么都过去了。再回故乡,是哪一天?岁岁年年想着,年年岁岁念着。感谢你阅读本文,欢迎分享小时候的快乐,转发与回忆是为了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山山水水。[详细]
防城港的夕阳夜景,越来越美[详细]
疫情没有结束出门注意防护到爱莲湖去散步爱莲湖片片之分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