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 (您是本帖第5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
头衔:注册会员
:433 | :0 |
| 经验:243 |
| 主帖:110 | 回帖:111 |
| 注册时间:2020-10-27 |
来自: |
|
党的奋斗历程深刻昭示,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迫切需要一代代建设者特别是年轻干部既怀揣“知”的远见,更葆有“行”的担当,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开拓新境界。“知”是明方向、增智慧的源泉,“行”是破难题、创实绩的根本。年轻干部唯有坚持知行相济、学用贯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方能扛起时代重任,在新征程上书写无悔于青春的答卷。
“知”是成事之基,决定“行”的方向与高度。身处深刻变革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没有深厚的理论武装、精准的形势判断,就容易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险境。部分年轻干部或是陷入“经验主义”泥潭,仅凭老办法应对新问题;或是患上“本领恐慌”,面对复杂局面手足无措;或是满足于“浅层学习”,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这充分表明,“知”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持续升级、不断扩容。年轻干部应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既要深悟科学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也要广泛涉猎经济、法律、科技等专业知识,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使“知”真正成为谋划工作的“导航仪”、推动落实的“金钥匙”。
“行”是落实之要,检验“知”的成效与价值。“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切伟大的目标,最终都要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来实现。年轻干部最具活力与闯劲,尤需克服“纸上谈兵”的倾向,力戒“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的形式主义。要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墩苗壮骨”,在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中练就铁肩膀、真本事。真正的“行”,是富有创造力的执行,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在吃透上级精神、摸清本地实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做到“谋划有方、落实有力、成效有彰”,将“知”的成果转化为群众可知可感的实际效益。
坚持知行合一,关键在于推动“知”与“行”的良性互动、循环提升。“知”引导“行”,使行动更具科学性、预见性;“行”检验并深化“知”,为认识真理开辟道路。年轻干部要经常“复盘”,善于从成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挫折的反思中汲取教训,实现“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组织上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探索、务实肯干的年轻干部搭建舞台、撑腰鼓劲,推动形成“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浓厚氛围。评判知行合一的效果,最终要看是否推动了高质量发展、是否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是否经得起历史检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真知与实干紧密结合的时代。年轻干部正处于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干事创业的黄金期,既要力戒“知而不行”的空谈,也要避免“行而不知”的蛮干。要以“知”的清醒引领“行”的坚定,以“行”的实践升华“知”的境界,在知行合一的相互促进中锤炼党性、磨砺本领、创造实绩。唯有如此,方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成就精彩人生。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