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思辨广西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结果问答
本版版主:老山界 | AF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结果问答 (您是本帖第11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3)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174 黄豆:31
经验:5220
主帖:415回帖:3913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9-24 16:49 第1楼  
|帮助|
我们广西的成绩: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闭幕广西代表团三银四铜创历史最佳战绩-广西新闻网

问:

9月23日,历时5天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结束后,我看到多个省份如山东、云南、广西纷纷宣布取得“历史性突破”。但对比这些省份的成绩,我发现差距非常大。若以省级为单位排名,本届大赛的具体排名是怎样的?

答:

您好!您观察到的现象非常准确。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结束后,多个省份都宣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是因为每个省的参照系(即与自身过往成绩相比)不同,所以都可能是真实的。但横向对比各省之间的绝对奖牌数,确实存在巨大差距。

关于您最关心的“省排名”问题,需要明确一点: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官方组织方(人社部)并未发布一个唯一的、综合的“省份金牌榜或总分榜”。这与奥运会或全运会的排名方式不同。

但是,根据各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奖牌总数以及参赛整体表现,媒体和公众普遍会形成一个非官方的、但公认的排名序列。

全国技能大赛的排名依据

虽然没有唯一的官方总分排名,但衡量各省实力的核心指标非常清晰,主要有三个:

1. 金牌数:这是衡量“顶尖技能人才峰值高度”的最硬核指标,含金量最高,是排名的最主要依据。

2. 奖牌总数:包括金、银、铜牌总数,这反映了该省份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厚度和整体实力。

3. 获奖名次总数:除了金、银、铜牌,大赛还会为每个项目决出优胜奖(通常是第4至第8名或更多)。计算所有获奖名次的数量,能最全面地反映一个省份的技能人才储备广度。

基于以上标准,尤其是金牌数,我们可以对各省份的成绩进行一个大致的梯队排名。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各省份成绩梯队排名(非官方综合版)

以下是基于各省级人社部门官方发布的喜报数据整理的普遍公认的排名情况:

1. 第一梯队:传统强省 & 金牌霸主

l 江苏代表团金牌榜第一。获得了 25枚金牌12枚银牌、8枚铜牌和50个优胜奖,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一,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绝对统治力。这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性突破”。

l 广东代表团金牌榜第二。获得了 21枚金牌12枚银牌、10枚铜牌和59个优胜奖。作为经济和教育大省,广东一直是技能大赛的顶尖力量,成绩非常稳定和强大。

l 浙江代表团金牌榜前三。获得了 17枚金牌10枚银牌、8枚铜牌和53个优胜奖。与江苏、广东共同组成第一集团,实力超群。

2. 第二梯队:成绩优异 & 强省行列

· 上海代表团:获得了10枚左右的金牌(具体数字各报道略有出入),奖牌总数也位居前列,体现了其作为经济中心的强大技能教育实力。

· 北京代表团山东代表团等也位于这一梯队。正如您提到的,山东获得了 4金7银5铜64优胜奖,其“历史性突破”可能在于金牌数的增长或奖牌总数的巨大提升(64个优胜奖显示了其极广的参赛面和人才厚度)。

3. 第三梯队:进步显著 & 实现突破

· 云南代表团:这就是您提到的另一个例子。云南获得了 2枚金牌(软件测试和酒店接待),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对于以往奖牌较少的省份来说,获得首金就是最大的“历史性突破”。

· 广西代表团江西代表团四川代表团等:这些省份可能奖牌总数不算最多,但相比自己过去的成绩,在金牌数、奖牌数或参赛项目覆盖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因此也可以宣称“突破”。

总结与解释

1. 为何不官方排名? 全国技能大赛的核心目的是鼓励所有地区重视技能人才培养,而不是单纯地搞省份竞争。如果官方发布排名,可能会打击实力较弱地区的积极性。强调“人人皆可成才”,每个省份与自己相比有进步就是胜利。

2. “历史性突破”的含义不同

· 江苏、广东而言,“突破”意味着金牌和奖牌总数创历史新高,夺得全国第一。

· 山东而言,“突破”可能意味着金牌数超越往年,且获奖面(优胜奖数量)全国领先。

· 云南而言,“突破”意味着实现了金牌从无到有的巨大飞跃。

3. 如何查看自己省份的成绩? 最权威的方式是访问您所在省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方网站,通常会在首页重要位置发布大赛喜报,其中会有详细的金牌、奖牌列表和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没有唯一的官方名次,但根据公开的奖牌数据,江苏省是本届大赛成绩最好的省份,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广东省、浙江省紧随其后。其他各省则根据自身成绩,都在不同的赛道上实现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性突破”。



[此帖于 2025-09-24 16:50 被 天马行空来 编辑]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174 黄豆:31
经验:5220
主帖:415回帖:3913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9-24 17:08 第2楼  
祝贺这些获奖的选手
-----------------------------------------------------
本帖发自掌上红豆!欢迎手机访问 hd3g.gxnews.com.cn  
老鼠药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75281 黄豆:46
经验:39559
主帖:275回帖:37614
注册时间:2006-07-12
来自:广西梧州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9-25 09:18 第3楼  
民族自治的地方这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偷着乐吧!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174 黄豆:31
经验:5220
主帖:415回帖:3913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9-25 11:53 第4楼  
引用:
作者: 老鼠药
民族自治的地方这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偷着乐吧!


问:请从历届全国技能大赛排名变化的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各省经济发展变化趋势。这种视角能否揭示中国经济的本质特征或变化趋势?

答:

一、全国技能大赛简要介绍

全国技能大赛从2020年开始举办,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定期举办该赛事,是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级职业技能赛事。该赛事旨在通过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历届赛事

l 第三届(2025年9月19日-23日):在河南郑州举办,设置106个赛项,参赛选手超3500人,新增无人机系统、智慧安防等6个赛项,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趋势。

l 第二届(2023年):由教育部联合34个部委于2023年5月至9月举办,覆盖职业教育领域。

l (2020年12月10日至13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主题为“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共86个比赛项目,分为两类:世赛选拔项目(63个):国赛精选项目(23个)。

通过分析历届全国技能大赛的排名变化,确实能窥见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趋势和各省份的经济格局变迁。技能大赛的成绩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各地产业结构、人才储备、教育投入和经济活力的现实情况。

二、大赛成绩与经济格局

全国技能大赛的奖牌榜,特别是金牌榜,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实力高度吻合。

1. 第一梯队:经济强省的技能巅峰

o 广东、江苏、浙江这三省在近几届大赛中稳居金牌榜前列。例如,广东在首届大赛中获得32枚金牌,第二届获得23枚金牌;江苏在第二届大赛中获得25枚金牌;浙江也表现强劲。

o 它们的共同点是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并且正在向高端制造和数字化转型。这些省份将技能人才视为核心战略资源,其获奖项目多集中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

2. 第二梯队:中部省份的崛起与追赶

o 一些中部省份的成绩提升显著,体现了产业转移和自身重点产业发展的成果。

o 例如,湖南省在第二届大赛中取得了3金3银7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其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的进步直接反映在奖牌上。

o 安徽省、湖北省等地的成绩也有明显提升。

3. 第三梯队:西部省份的突破与挑战

o 许多西部省份虽然奖牌总数不多,但经常实现奖牌“零的突破”(例如贵州、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在第二届大赛中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o 这通常是精准政策扶持和重点产业培育的结果。例如,云南在第二届大赛中获得了家政服务(整理收纳)等项目的奖牌,这与其发展旅游、康养等现代服务业的规划相关。

o 然而,它们与东部强省的绝对差距依然巨大,反映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技能大赛背后的经济趋势

从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人才结构和地域分布变化中,我们可以洞察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本质性趋势:

1. 产业升级的“风向标”

大赛赛项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前沿。第二届大赛相比首届增加了20个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类赛项,如人工智能训练、物联网安装调试、互联网营销等。这些新赛项的背后是新业态的支撑,体现了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也意味着发展的新机遇和就业的新空间。

2. “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中国正从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转向依靠高素质技能的“人才红利”。截至2022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大赛的兴盛正是国家推动这一转变的主动战略。各省份在技能竞赛上的竞争,实质上是抢占未来人力资源高地的竞争

3. 区域协调与产业转移的映射

大赛成绩显示,东部地区成绩总体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西部地区进步明显。这与中国“东部升级、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区域发展战略相契合。东部省份聚焦“高精尖新”领域,部分传统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了当地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提升。

4. 技能价值的重估:从“工匠精神”到“工匠待遇”

工匠精神”被大力倡导,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和尊重日益提升。更重要的是,政策层面正在通过“新八级工”制度(即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之上补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等,努力让高技能人才在政治待遇、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实现名利双收”。

四、从技能大赛看中国经济的本质

透过技能大赛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

·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实实在在的。它体现在赛场上选手们操作的那些先进设备、解决的那些前沿问题上,背后是庞大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支撑。

· 区域竞争的本质正在变化。过去的竞争可能是围绕政策优惠、资源禀赋,而未来的竞争将是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竞争。能培养、吸引和留住高技能人才的地方,将在未来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 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坚实的技能根基。无论是发展高端制造、数字经济,还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都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支撑。

总的来说,全国技能大赛的奖牌榜,是一份比GDP数据更能揭示中国经济发展内在质量、动力结构和未来潜力“成绩单”。它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未来,属于那些能培养出最多、最优秀的大国工匠的地方。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