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注册会员
:26065 | :320 |
经验:10006 |
主帖:630 | 回帖:9330 |
注册时间:2022-02-11 |
来自: |
|
石雕摆件
色静顿错 图/文
小时候,我在东兴居住,屋后翻墙走过一片菜地便是石雕厂的后院水塘;那里堆积很多废弃的雕刻边角料和废弃的半成品;印章、烟斗之类的小物件,有时还能掏到骏马或八仙佛像等等的残损石雕摆件,拿到学校在同学面前显耀一翻,洋洋得意,简直是长脸。后来慢慢才知道那种石头叫“北基石”,产自十万大山扶隆乡北基村。“北基石”石质软硬适中,天然颜色丰富,有玫瑰红、鸡血红、象牙灰、橙黄、碧玉等,且光洁油滑,是雕刻工艺品很好的原材料。
从小感受着石雕摆件之美,我虽然不会雕刻,但是一直有种情怀,对雕刻工艺品有多看几眼的喜好。参加工作后,我不管到那里出差,都喜欢到工艺品市场去看各种各样的雕刻,木雕、根雕、竹雕、泥雕、石雕、玉雕等等。我都会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去感受其纹理、线条和刀法。一些石雕石纹清晰、色彩艳丽,清秀典雅,总让人眼前一亮,最大的收获还是石雕那种冰冷温润的感觉,小家碧玉的情愫,尤如翩翩少女,亭亭玉立,长裙飘舞,那种满足感不言而已,一鸣惊人。例如:寿山石雕社会影响面极广,具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鉴赏家与收藏家的好评。徽州石雕在雕刻风格上,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浮雕与镂空雕刻相结合,令人叹为鬼斧神工。青田石雕,色彩亮丽,形状各异、栩栩如生。其雕刻技巧、遵循石材的自然特点,因材施艺,依色纹而巧雕。将石材原有的异色斑痕加以巧妙利用,使石材的缺点转化为艺术上的点睛之笔。构成不同色彩变化,从而增强了造型与自然物的相似感,堪称巧夺天工。创造出具有“精、细、美、奇、真”特点的工艺精品。
石雕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法与艺术精华。提倡返璞归真,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追求精雕细琢的艺术效果,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顶级雕刻作品已成为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征。现代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
我惊讶古人的智慧,“瘦、透、漏、皱”的相石理论至今依然是品石之通经,更是石雕雅致之精华。看似冷漠的石头,在石匠的凿击,像青纱飞鸟,似月牙睡莲,却是含情脉脉的,令人叹为观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