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注册会员
:49819 | :878 |
经验:30888 |
主帖:1284 | 回帖:27414 |
注册时间:2016-07-08 |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
|
正当举事紧锣密鼓进行时,孙中山第二次从香港登陆计划受阻,被迫同船转去台湾。此时600名壮士已经聚齐,洋枪300支,子弹每枪30发。武器弹药虽不够,但已暗中联络向清军某营头目重金购买。三洲田和碧岭村都是廖姓,约80来户,三四百人。几个月来,村里陡增数百义军,粮草虽备仍不足,以至不得不分散到附近各村,寄食于同志家中,只留下80人镇守山寨。队伍分散,郑士良担心走漏消息,为保密起见,对一些入山砍柴的乡民,只准入内,不准外出,因而谣言大起,盛传山寨有数万人谋反。[10]
农历闰八月十三日(10月6日)晚,秋月朗朗,金风习习。三洲田、马峦头村寨一时热闹非常。起义军全部用红布缠头、红带缠腰,身挂着大红绣球,裤腰插支小红旗,裤脚一边卷高、一边放低,既为暗号,又颇显神气,老百姓称之为“红头军”,而清军则怒骂“红头贼”。红头军接头暗号为客家方言:“屌过屎脗没有?”“屌过”。“把新娘带出来”,随即捋起衫袖,露出手臂上的三合会剌青标志,认可联络。
“马峦头的五间烂屋地就是起义祭旗的地方,人来人往十分紧张。月光照得如白昼,岭岗顶上竖起大红旗,闪亮着刀光剑影。”[14] 勇士们在打着“孙”、“郑”的旗帜下举行烧猪和滴鸡血祭旗仪式,唐梦尧以“众位兄弟,百打百胜,到来就位”的话先行揭礼,众人高呼: “剑起灭匈奴,同申九世仇,汉人连处立,即日复神州!”和“跟孙中山要跟到底!”等口号,宣告了起义。[15]
三洲田和马峦头两寨600多壮士整装待发,而郑士良滞留香港,群龙无首,义军众将推黄福代司令指挥。祭旗后即兵分两路下山进发,东路由廖庆发、林海山率领从金龟洞出禾岗,打新墟,直扑镇隆,威逼惠州;西路由黄福临时代司令率80壮士夜袭沙湾。清军不知虚实,一触即溃。起义军杀敌40人,生擒30人,缴枪40余支,弹药数箱,声威大振。次日清晨7时,义军前进兰花庙(于布吉草埔村,已拆),遇清军蔡茂青所带四五十人及深圳的援军,激战9个小时,毙敌10多人,清兵见义军援兵300余人杀到,掉头溃退。红头军廖观娇、廖三共2人阵亡。
正当起义军集结大队乘胜进攻新安县城,以会合江恭喜、黄志的新安和虎门起义军。刚好郑士良将军从香港带回孙中山电令,停止往西,取道东北,直趋厦门。起义军于是来不及会师新安、虎门五、六千义军,失去联合进攻南头城县衙良机,便撤离沙湾往东。
次日,黄远香代理司令官交还郑士良指挥权。沙湾一战虽取小胜,但未挫清军主力,何长清将三千军队收缩于淡水一带,邓万林率兵千余,急至新圩、镇隆,而义军不过600人。7日傍晚义军到达龙岗,与当地三合会首领陈廷及所部1000人会合。8日清晨,义军在新圩附近的打禾岗迎战来自惠州的敌军,起义军士气高涨,没有枪械的手执长矛,喊声震天,奋勇杀敌,毙伤数十人,缴获60支来复枪、6匹马,俘虏15人。起义军随即兵分两路,一路于当晚攻占镇隆,直指惠州。另路义军大营则从新圩向东北方的平潭挺进,途中曾有土豪率三四百名村民扼守关口,阻挡义军前进。但义军从后侧发起攻击,夺取关口通道,当天顺利进取平潭。12至13日,义军大营驻扎在白芒花。郑士良令全军严明纪律,秋毫不犯,因此,沿路乡民箪食壶浆,慰劳义军;义军则用钱购买村民的供应品。红头军还向沿途教堂的外籍传教士宣布:“汝可自行检点,我侪断不加害尔等。”义军文明受百姓拥戴,战斗枪声一停,则爆竹声即起。乡中父老赞叹“实是仁义之师”,同志来投军者踊跃,起义军即增至5000人。10月8日至13日,三洲田义军各部活跃于惠州东南数十里内的村镇之间。
10月14日,博罗的梁慕光、江维善亦率义军响应,聚众千余人围攻博罗县城,并分兵扑向惠州府。惠州文武百官被此突然行动吓得慌了手脚,惠州知府沈传义募士勇200人极力守城。于是,两广总督德寿先后檄调提督马维骐、刘邦盛,总兵黄金福、郑润琦,都司吴祥达、莫善积等率所部前往援救。此时,义军大营在向三角湖转移过程中,与清军提督刘邦盛、副将莫善积率领的1500名清军遭遇。义军英勇反击,毙敌200人,将300敌人赶入水中,迫使余敌向20里外的惠州方向逃窜。是役,义军缴获500支枪、500箱弹药和30余匹马等,自己也有5人阵亡。义军生擒归善县(惠阳县)县丞兼清军管带杜凤梧,俘敌百人,一律剪去发辫,充作军中夫役。[16]
15日,三洲田义军在平潭、永湖、镇隆等地与清军展开激战。博罗会党首领梁慕光等人成功包围博罗城,惠州知府急令毁断博罗至惠州的浮桥,以免各地义军夹击惠州。然而,由于清军蜂拥而至,义军各部最终放弃进攻惠州,陆续向东开拔,移师平山(今惠东县)各村镇。16日,撤离永湖的义军遭遇淡水及惠州清军共5000人的截击。我义军人数与敌军大约相等,而洋枪仅有上千支,但士气极盛,大有吞灭清军之气概,战斗数小时,大败清军,缴获枪支五六百,子弹数万发,战马30余匹,俘敌数百人。清军提督邓万林中枪坠马,狼狈而逃。至此,义军10多天来是第三捷获胜。同日,义军大营从三角湖进抵白芒花,候选训导、士绅杨开第等率乡亲数百人加入起义军,带动三角湖至白芒花之间各村村民主动向义军提供给养。18日,义军进抵崩岗圩为垒,遭遇隔河清军七千余人的拦截。义军依托高地,与清军交战。入夜,又以小队袭敌。次日清晨起,双方再度激战数时,清军败退,义军因弹药将罄,不便追击,遂退至黄沙洋宿营。19日,义军大营进驻三多祝,清点编员,共约二万人,分驻白沙等村落。从当天到次日,义军还分别和从惠州、广州赶来的各路清军展开激战。
20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义军在离三多祝两三里外的地方与清军殊死决战。清军以炮火猛轰义军阵地,义军缺乏弹药,被迫于下午5时开始退却。清军随即于21日占领三多祝和黄沙洋。是役,清军伤亡惨重,义军也损失很大,军师刘运荣、右路统兵司令何崇飚等将领及部众五六百也英勇阵亡。与此同时,海丰会党数千人,河源、和平两县会党各千余人,曾分别进攻所在县城,以襄助大义。 [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