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原创] 因缘际会城西公园:光影、松涛与市井烟火 (您是本帖第2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2)
|
|
头衔:注册会员
:11684 | :31 |
| 经验:5414 |
| 主帖:431 | 回帖:4089 |
| 注册时间:2006-03-01 |
来自: |
|
因缘际会城西公园:光影、松涛与市井烟火
天马行空 2025年11月24日
1无心插柳:因缘际会城西公园
上篇游记意外与惊喜交织的北流半日闲-红豆社区说道,2025年11月23日早上六洋水库之行的些许遗憾,竟在午后化作了一场不期而遇的惊喜。当导航将我引向那条被赞为“北流市最美林荫小道”的路径时,两侧小叶榕蓬勃向上斜伸,枝条于路中央交织成天然的绿色穹顶。正午阳光穿透云层,枝叶缝隙间洒下斑驳光影,恍若行于光影织就的隧道,瞬间驱散了水库之行的阴霾,也让我对即将探访的城西公园充满了期待。
北流城西公园,这座城市西部的绿宝石,虽无千年古刹的厚重底蕴,却承载着北流人日常休闲的记忆。其具体历史沿革虽未详考,但从完善设施与规划来看,无疑是北流近年城市建设与民生工程的得意之作,为市民提供了一处集生态观光、健身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休憩空间。
午后十二点半,抵达城西公园时,阳光已毫无保留地倾洒大地,天空碧蓝如洗,几缕棉絮般的白云点缀其间,公园景色愈发靓丽明快。这座公园的景致之美、建设之精,让我立刻决定:必须为它单独写一篇游记,以记录下这份突如其来的美好。
2初识城西:喧嚣与静谧的交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偌大的公园大门广场,此刻正洋溢着节日般的喧嚣。“2025年《北流》冬季商品美食购物节”的红色地面广告与红色棚顶将广场装点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各式红黄相间的广告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其间充斥着广播的促销声、商户的吆喝声、观众的倾谈询问声,还有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声,交织成一曲生动活泼的市井交响乐,整个广场热闹非凡,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穿过这片喧嚣,拾级而上,来到大门花坪和门前小广场,这里禁止商户摆摊,才终于显露出公园应有的清静与本色。或许是正午饭点,此时公园内的游人不算多,但也绝非寥寥无几,在我看来,正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氛围,既能感受到人气,又不至于拥挤嘈杂,得以从容欣赏景致。
自公园大门进入约二十米,正中建有两级阶梯,每级八个台阶,共十六级。拾级而上,再前行二三十米,便可见到城西公园的标志性景观——那座高耸的不锈钢“升腾”雕塑。雕塑挺拔向上,直插蓝天,线条流畅而富有力量感,象征着北流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
自大门入口至“升腾”雕塑左右两侧,乃公园的核心景观功能区。此处,各类高大绿植枝叶葳蕤,遮天蔽日;曲折回廊与古朴凉亭错落其间,为游人辟出休憩纳凉之佳处;蜿蜒步行观光道穿梭于草木之隙,引游人深入探寻。阳光透过枝叶罅隙,于地面、廊柱、亭檐洒下斑驳光影,明暗交织,在碧空映衬下,每一处景致皆美轮美奂,仿若一幅流动的光影长卷。
3湖光山色:枯水期的别样韵味
“升腾”雕塑之下,便是一条绿树成荫的环湖步行道。道旁,便是公园景观的另一关键要素——一口大水塘。除却园中山头,此水塘面积几近占公园之半壁。惜乎,时逢冬季枯水期,水塘几近干涸,塘中荷莲大多枯萎,唯余残茎风中摇曳。然,于明媚阳光与湛蓝天空映照下,这片略显萧瑟之水塘,未给人苍凉之感,反因坦荡开阔,别具疏朗韵味。偶有一两只白鹭展翅掠过塘面,或低飞觅食,为这片静谧水塘添几分灵动生气。
4草坪之上:绿意盎然的天伦之乐
公园内的草坪亦是一大亮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覆盖和保养得极好。即便是在冬季,草坪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看不到一丝泥土裸露,宛如一块块精心编织的绿色地毯,铺展在公园的各个角落。公园左边山脚处,有一片草坪尤为惹人喜爱,其间点缀着许多松树和榕树。不少游人以家庭为单位,在草坪上铺上塑料布,或坐或卧,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欢声笑语随风飘散,温馨而惬意。
5松木岭上:双阶并行的人文关怀
公园的左边和后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头,统一称作“松木岭”,从牌匾上可以知晓。这些山头并非孤立,而是连成一片,山上全是高大挺拔的松树,郁郁葱葱,直插云霄,形成了一片壮观的松林。山的左右两侧均建有登山的水泥阶梯步道,值得称道的是,这登山阶梯竟是并行修建了两条,想来是为了让登山者与下山者能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和细致的考虑,在玉林市其他有山的公园中,我还未曾见到过,不禁为设计者的匠心点赞。这两条登山阶梯在山顶处交汇相连,形成了一条约一公里长的步行道。步道两侧,不仅布设了许多户外健身器材,供游客锻炼身体,还间或点缀着一些雕梁画栋的仿古廊坊或凉亭。其中一个长廊名为“松木岭风雨长廊”,一座凉亭名曰“慈善亭”,从这些雅致的命名中,便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与人文关怀。漫步于林间步道,听松涛阵阵,闻鸟语花香,赏山林野趣,令人心旷神怡。
6骑行赏景:人走车行两不误
大水塘与后山之间,有一条可供小汽车通行的便道。便道旁的山脚,被绿意盎然的草坪温柔覆盖,间或点缀着北流特有的石灰岩或黄蜡石巨石,以及石桌石凳。各式高大的绿植与松树错落其间,在阳光和蓝天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画面,移步换景,美不胜收。这条便道向公园左边延伸,尽头处又藏着一个小水塘(排船塘)。与大水塘的干涸不同,排船塘的水量丰沛了许多,清澈的水面倒映着岸边的树影与天空的云彩,偶尔还能见到鱼儿在水中嬉戏,漾起一圈圈涟漪。排船塘的两边,还建有两座雕梁画栋的仿古廊坊与凉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遥相呼应,既是游人歇息观景的绝佳之处,也为这方水景增添了浓浓的古韵。
7住宅小区:完美地融入公园景观之中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能够如同公园一般优美宜人。这种对于理想居住环境的向往,在北流城西公园右侧的那个住宅小区得到了完美的实现。当你沿着环塘步道右侧缓缓步行,一边沉浸于公园的迷人风光时,不知不觉间便会踏入这个小区。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个小区就是公园的一部分。这个独具特色的小区与旁边的公园紧密相连,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隔界限。
8余韵悠长:云吞香里的城市记忆
我在公园中徜徉了两个多小时,几乎走遍了每一个角落,虽说是走马观花,却也深切感受到了公园的魅力。午后的阳光愈发炽烈,气温也攀升到了二十五六度,脱了外套只穿着单衣登山,依旧汗流浃背。尽管心有未尽之意,然体力已略显不支,只得恋恋不舍地打消了继续探寻更多美景的念头。下午近三点,在公园门口的一家云吞店,我点了一碗北流特色的大肉云吞,皮薄馅丰,滋味鲜美,与玉林云吞相较,亦各具特色,令人心满意足。
饱腹之后,便踏上了归途。回到玉林师院时已17点多,忽然想起学校后面新建了一座据说颇为壮观的校门,一直未能得见。趁着这午后的好兴致,便决定绕道去看一看。果然,在暖洋洋的阳光照射下,在湛蓝天空的衬托下,师院的新校门气势雄伟,气度非凡,令人不禁赞叹其日新月异之变迁。相信有此校门,玉林师院的未来亦将如这新校门般,蒸蒸日上,鸿运当头。
这一天,从略带失落的早上,到惊喜不断的午后,城西公园的光影之美、松木岭的苍翠之盛,以及那份不期而遇的温暖与惬意,都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之中:风雨长廊的楹联、慈善亭的匾额、并行石阶的巧思,这座城市的温度,或许正蕴藏在这些不经意的角落。就像那碗云吞的滋味,初尝平淡,回味却绵长。
1无心插柳:因缘际会城西公园
北流城西公园原本并未列入我当日的游览计划。只因早晨目睹六洋水库因枯水及光线平淡,失去了往日的光影魅力与神韵,我才临时决定前往一游。目睹城西公园的秀美风光后,方觉此行不虚。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