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蒙曼“走读广西”首日:穿越千年,读懂桂林的山水与文脉 (您是本帖第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
头衔:注册会员
:15895 | :0 |
| 经验:11388 |
| 主帖:3075 | 回帖:4993 |
| 注册时间:2018-02-21 |
来自: |
|
11月8日,著名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在广西桂林,正式开启“曼行广西”文化之旅。首日行程,蒙曼依次到访桂林博物馆、灵渠及两江四湖景区,在国宝珍品与千年古迹中,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广西交通台《走读广西》栏目组全程随行,与蒙曼教授展开多场深度对谈,并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桂林博物馆
解码梅瓶背后的文化密码
行程首站,蒙曼教授到访桂林博物馆,在《漓水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展厅,蒙曼教授重点品鉴了春秋时期的恭城秧家蛇蛙纹铜尊、唐桂州窑金翅鸟、北宋《元祐党籍碑》石刻拓片、南宋“静江府卖钞库之记”铜印,以及抗战时期徐悲鸿的艺术作品等诸多珍贵文物。
还重点参观了被誉为“镇馆之宝”的明代梅瓶。这批梅瓶主要出自明代靖江王陵区,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丰,世所罕见。
在展柜前,蒙曼老师驻足良久,细细品味梅瓶的器型与青花纹饰。她特别关注了梅瓶从景德镇烧造后,如何经由“大江大湖”转运至桂林的路线。这条古代物流通道,不仅是经贸往来的动脉,更是文化传播的见证,引发了现场关于古代交通与文化交流的深入探讨。
灵渠
踏访最期待的“天下第一陡”
灵渠是蒙曼老师此行最为期待的目的地。在灵渠博物院,她认真聆听了关于这条千年古运河的详细讲解。她赞叹道,灵渠的陡门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雏形,体现了秦代“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惊人工程智慧。
随后,蒙曼老师兴致勃勃地前往灵渠景区,难掩兴奋之情的她,甚至在小跑中感受着即将与历史遗迹相拥的期待。
夜游两江四湖
沉醉于山水城的华美交响
11月8日晚,蒙曼老师换乘游船,夜游了两江四湖景区。当白天的历史厚重感褪去,夜晚的桂林展现出其华美灵动的一面。璀璨的灯光将日月双塔、宋代古城墙等经典景观勾勒得流光溢彩,古典山水与现代光影技术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动人画卷。
蒙曼老师首日的走读之旅,从博物馆的静谧文脉,到灵渠的千年脉搏,再到两江四湖的现代诗意,完成了一次从历史深处到当代生活的完整体验。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