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民生服务 桂声评论 → 圣地吹新风 文明润乡魂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圣地吹新风 文明润乡魂 (您是本帖第4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18212313100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09 黄豆:0
经验:206
主帖:103回帖:103
注册时间:2021-05-21
来自:贵州省黎平县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10-30 21:11 第1楼  
|帮助|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的帷幕在延安拉开,这场以“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的盛会,恰如延河畔的劲风,让文明乡风的种子在红色热土上扎根结果。选择延安作为首届大会的举办地,既是对革命圣地精神底蕴的致敬,更是为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锚定了精神坐标。

    文明乡风建设,在延安有着最生动的实践注脚。宝塔区赵家岸村的村民张启国说起闺女出嫁“零彩礼、简办席”的故事,笑意里藏着卸下“人情债”的轻松——这背后是《村规民约》的硬约束,更是红白理事会“算经济账、讲文明理”的软引导。安塞区南沟村的果园里,“智慧农业”让苹果成为“金果果”,而63名“张思德文明实践示范员”的志愿服务,更让“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转化为邻里互助的鲜活日常。这些场景印证着:文明乡风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婚丧嫁娶、邻里相处的具体实践,是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改善。

    大会展现的“村字号”文体热潮,更彰显了文明乡风的内生动力。从延安的“河庄坪村晚”上陕北说书与秧歌的交融,到全国超220万场乡村文体活动的开展,农民从观众变成主角,田间地头成了文化舞台。贵州村BA带动乡村交通升级,湖南村厨活动拉动旅游收入超40亿元,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文化聚人气、兴产业”的发展逻辑——文明乡风既能“富脑袋”,更能“富口袋”,为乡村振兴注入双重动能。

    延安的探索早已超越地域范畴。从玉山县官溪村“家风家训浸润民心”的治理智慧,到农业农村部针对高额彩礼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文明乡风建设正从“自上而下”的推动转向“自下而上”的自觉。这种转变背后,是“塑形”与“铸魂”的协同推进:既有村规民约、积分评议等制度保障,也有传统技艺、红色文化等精神滋养,让乡村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实现精神丰盈。

    宝塔山见证岁月流转,延河水滋养文明新生。首届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的举办,不仅是对过往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方向的昭示。当红色基因、乡土文化与时代新风在乡村交融共生,文明乡风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与“硬支撑”,让每一片乡村土地都焕发既见烟火气、更有文明味的生动景象。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