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民生服务 桂声评论 → 治“舌尖腐”,须久久为功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治“舌尖腐”,须久久为功 (您是本帖第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9527001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8 黄豆:0
经验:12
主帖:6回帖:6
注册时间:2023-06-26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10-30 12:15 第1楼  
|帮助|
“酒杯一端,原则放宽;筷子一提,公私不分”,这句民间俗语道破了违规吃喝的隐形危害。如今,明目张胆的公款吃喝虽已少见,但穿上“隐身衣”的变异吃喝风仍禁而未绝,成为侵蚀政治生态的暗礁。

违规吃喝正不断翻新花样,从酒店包厢转入农家小院、企业食堂,以“家庭聚会”之名行利益勾兑之实;用电子礼品卡、虚拟积分支付费用,让资金流向难以追溯;将聚餐与品茶、鉴宝等场景捆绑,借“雅趣”掩盖权钱交易。更有甚者拆分费用、伪造凭证,以集体名义摊派风险,企图用“法不责众”逃避惩处,这些变种吃喝看似隐蔽,实则都是将公权化为私享的腐败行径。

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一顿饭、一瓶酒的背后,往往是“请君入瓮”的利益陷阱,不少干部正是从“吃点喝点没关系”的麻痹心理开始,逐步滑向腐化深渊。这种“舌尖上的腐败”不仅稀释党纪权威,更透支政府公信力,让群众对干部队伍失去信任。

整治歪风需打好组合拳。既要用大数据监管破解“货币隐身术”,让资金流向透明化,也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隐蔽场所无处藏身。更要坚持风腐同查,深挖吃喝背后的利益交换,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破除“吃喝是小事”的错误认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既拆穿“隐身衣”,又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才能让清风吹散酒局浊气,让干部从“推杯换盏”中解脱出来,真正把精力用在为民服务上。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