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 (您是本帖第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652 | :0 |
经验:432 |
主帖:209 | 回帖:207 |
注册时间:2022-01-17 |
来自: |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这场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不仅关乎党的执政根基,更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支撑。党员干部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其廉洁自律程度直接映射着政治生态的清浊,唯有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方能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
思想防线:抵御腐败的精神铠甲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思想防线的溃败是最致命的溃败。那些堕落的案例无不警示我们:当党员干部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将权力异化为谋私工具时,腐败的毒瘤便已悄然滋生。筑牢思想防线,需要从灵魂深处唤醒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将"权为民所用"的宗旨意识熔铸为价值判断的标尺。通过持续深化理论武装,让纪律规矩内化为行为准则,使党员干部在面对诱惑时能保持清醒,在利益抉择时坚守底线。这种思想淬炼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需要贯穿于日常工作的点滴自省,体现在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
监督利剑:制约权力的制度铁笼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腐败。构建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既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也是现代治理体系的题中之义。当制度建设的齿轮精准咬合,当权力运行的轨迹全程留痕,那些试图逾越红线的行为便无所遁形。重点领域监督机制的完善,既是对干部的保护,更是对事业发展的负责。通过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让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与专业监督形成合力,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监督网络。这种制度性约束不是对干部的束缚,而是为担当者设置的防护网,确保改革发展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行。
作风之基:联系群众的血脉纽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它关系着党的形象,决定着人心向背。那些脱离群众的"四风"问题,看似是作风顽疾,实则是宗旨意识淡化的表现。当干部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民生,形式主义的虚火自然消退,官僚主义的寒冰逐步消融。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民生改善的第一线,党员干部的作风实绩就是最好的廉政答卷。这种务实作风的培育,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更需要发自内心的为民情怀。当"把群众小事当大事"成为自觉,当"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蔚然成风,清正廉洁便有了最深厚的土壤。
文化浸润:崇廉尚洁的精神沃土廉洁文化是反腐倡廉的深层防线,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价值取向,塑造着行为准则。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时代的廉洁家风建设,崇廉尚洁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当廉洁理念融入城市街巷、浸润校园课堂、渗透文艺创作,廉洁文化便获得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种文化滋养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价值引领、典型示范、环境熏陶,让清廉成为社会共识,使拒腐防变成为行动自觉。当"以廉为荣"蔚然成风,腐败现象便失去了滋生的文化土壤。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风廉政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党员干部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常拂思想之尘,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恪守纪律底线,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践行为民宗旨。唯有如此,才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合格答卷,让清风正气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鲜明底色。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