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玉林论坛 → 天啊!在龟山的褶皱里又发现一个...
本版版主:八叔 | 心静自然凉 | 偶是路人
社区广播站:
  推荐:玉林频道  
  标题: [原创] 天啊!在龟山的褶皱里又发现一个时间邮包! (您是本帖第33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3)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107 黄豆:31
经验:5194
主帖:414回帖:3888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9-19 15:16 第1楼  
|帮助|
天啊!在龟山的褶皱里又发现一个时间邮包!

天马行空    2025-9-19




一、岩层里的掌纹——发现者的独白

1. 锤子与晨露

地质锤敲碎第七座山的晨雾

岩层的褶皱里渗出微光

像震旦纪的邮差,把未拆封的时光

摊在我掌心

指尖抚过球状胚胎的曲线——

六亿年的心跳,蜷成一枚句号

每一道裂纹都像逗号——

“再敲一下,就一下”

锤子与石头的对话,在龟山的褶皱里

绕成一圈圈年轮

露水浸潮标本袋,我数袋里的星星——

这颗是叠层石的同心圆

那颗藏着珊瑚祖先的第一声呼吸

2. 未拆封的邮包

丹霞是大地的邮包,邮戳盖着

“震旦纪晚期·收件人:人间”

我对着岩层低语:你看这螺旋纹——

多像祖先数星星时,漏下的余数

手机屏幕映着朝阳,编辑框里

“天啊!”删了又改——

怕惊扰石缝里打盹的时光

怕词语太轻,托不动这沉甸甸的“重大”

指尖悬在发送键上——

像悬在寒武纪的黎明:

“再等等,让风把消息捎给每块石头”

3. 论坛的黎明

键盘声与鸟鸣撞个满怀

光标在“重大发现”上闪烁

像化石里未熄的磷火

刷新键按出了茧,评论区的空白

等第一片绿叶落进来

“玉林骄傲”的露珠,等“求图”的石子

投进我心湖

每一条未读消息,都像时间的回音——

直到晨光漫过屏幕,把“已读”

染成岩层的颜色:

原来等待,也是一种发掘

二、评论区的潮汐——看客的回声

1. 最初的涟漪

点赞像雨后的蘑菇,从屏幕缝隙里钻出来

“真的假的?玉林也有化石群?”

“期待专家来看看!”——

评论缀在他的文字上,像晨露缀在草叶尖

有人问“能发张照片吗?”

他连夜翻出所有标本盒,台灯亮到天明

把球状胚胎的轮廓描了又描:

“等我拍清楚,让你们看震旦纪的眼睛”

那时对话框里的光,比岩层还暖

2. 渐暗的对话框

评论区的尘埃,越积越厚

“又是化石群?”“这次是哪座山?”——

疑问像钝了的凿子,敲在他的回复里

点赞数像退潮时的脚印,渐渐模糊

有人说“是不是普通石头?”

他敲下“不是的!是胚胎!”又删了——

指尖的温度,比岩层还凉

屏幕暗下去时,才发现——

自己的影子,也成了标本

3. 未寄出的提醒

私信箱里躺着一条消息:

“你的锤子该歇一歇了,岩层也会疼”——

像一片羽毛,落在积灰的键盘上

有人留言悄悄说:“去博物馆吧,那里有光”

他盯着“已读”两个字,像盯着

化石里的裂纹——

原来所有的“天啊”,都该有个温柔的结尾

风说,让石头先睡,我们慢慢等

三、时间的琥珀——无声的和解

1. 化石与指纹

他的指纹拓在化石上,网友的评论

刻在屏幕里——都是时间的拓片

球状胚胎里的光,与对话框里未发的表情

在暮色中轻轻碰了碰

原来执着是岩层的褶皱——需要慢慢展开

原来沉默不是厌烦,是怕惊扰——

那个在石头里找星星的孩子

“你看,这枚化石的纹路——

多像你敲下的第一个‘天啊’”

2. 未拆封的春天

岩层终究会开口——像春天拆封第一朵花

他把锤子擦得锃亮,网友把私信

存进草稿箱——都在等一个慢下来的清晨

或许某天,博物馆的玻璃柜里

躺着一枚化石,标签写着——

“发现者:时间”

而我们终于明白:

所有的“重大发现”,不过是

石头与人间,互换了一未拆的邮包


老鼠药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75100 黄豆:46
经验:39533
主帖:275回帖:37588
注册时间:2006-07-12
来自:广西梧州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9-20 10:47 第2楼  
小枫_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8662 黄豆:0
经验:17514
主帖:215回帖:16270
注册时间:2006-02-06
来自:广西玉林地区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9-20 11:52 第3楼  
太厉害了
大国公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127 黄豆:0
经验:1958
主帖:14回帖:1906
注册时间:2007-09-13
来自:广西玉林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9-22 17:01 第4楼  
gxsddy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298 黄豆:0
经验:1341
主帖:35回帖:1208
注册时间:2018-05-03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9-23 10:04 第5楼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107 黄豆:31
经验:5194
主帖:414回帖:3888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9-25 16:05 第6楼  
关于杨先生的现象,我最初撰写了《杨先生古生物化石发现可信度分析报告》,试图从纯学术角度剖析其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可信度。然而,或因两万余字的篇幅,抑或其他缘由,屡屡无法发布出来。遂另辟蹊径,创作了诗歌《天啊!在龟山的褶皱里又发现一个时间邮包!》。

本以为在纯学术层面阐明杨先生的研究与重大发现极不可靠后,便可就此搁笔,但始终无法如愿。现把《杨振高古生物化石发现可信度分析报告》压缩修订成一页纸的结论和简单说明,利用跟帖的方式挂出来。若能发出,今后我便不再理会此事。

有兴趣的可以再翻看旧帖:天马行空发现苍蝇幼虫化石-红豆社区





杨先生古生物化石发现可信度分析报告(精简版)



一、研究背景与对象概述

杨先生是活跃于广西玉林论坛的业余古生物化石研究者,自称在玉林周边龟山、狮山等地发现“震旦纪晚期早期生物胚胎化石”,并主张这些化石可“进化出贝类、珊瑚、有孔虫”,具有“改写教科书”的重大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其20232025年在论坛发布的76篇帖文内容,结合古生物学专业标准,对其主张的可信度进行客观评估。

二、杨先生核心主张与关键缺失

1. 主要主张

   玉林存在“前寒武纪球状胚胎及同心圆叠层石幼体化石”;  

   这些化石是贝类、珊瑚等后生动物的“祖先”;  

   玉林地区地质年代为“震旦纪晚期”,部分区域存在“二叠纪地层”。  

2. 关键科学证据缺失

   无化石形态数据:未提供化石尺寸、结构细节、显微照片或手绘示意图;  

   无地层年代证据:未提供同位素测年、生物地层对比等年代测定依据;  

   无研究方法描述:未说明化石采集、处理、观察及对比分析的具体方法;  

   无第三方验证:未提交标本至专业机构鉴定,无学术期刊或专家公开认可。  

三、专业视角下的问题分析

1. 研究方法不规范

   化石鉴定仅依赖宏观形态相似性,未排除无机成因(如矿物结核)或藻类可能性;  

   演化关系推断缺乏系统发育分析等科学方法支持,属主观跳跃性结论。  

2. 主张与学术共识冲突

   震旦纪晚期(约6.35亿-5.41亿年前)尚未发现确凿的贝类、珊瑚祖先化石;

   叠层石为微生物沉积构造,与后生动物无直接演化关系,学术文献无支持。  

3. 平台传播的局限性

   非专业论坛缺乏同行评审机制,主张未经过科学共同体检验;  

   高频发帖、绝对化表述(如“百分百确定”)进一步削弱可信度。  

四、可信度综合评估

基于“信息完整性”“研究方法科学性”“专业认可度”三维度评估(权重40%、40%、20%),综合评分仅0.8分(满分5分),可信度极低。结论核心依据:  

现有信息无法验证主张的科学性;  

研究流程不符合古生物学规范;  

完全缺乏专业机构或学者认可。  

五、建议与说明

1. 对业余研究者的建议

   规范研究流程:记录采样坐标、拍摄化石照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  

   主动寻求专业鉴定:将标本提交至广西自然资源博物馆等机构;  

   避免绝对化表述,学习基础古生物学知识。  

2. 研究局限性说明

   本评估基于公开网络信息,因无法获取化石实物及原始研究数据,结论可能存在偏差;  

   若未来出现关键性证据(如专业机构鉴定结果),需重新评估。  

3. 最终说明:  

   本报告仅否定“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重大发现主张”,而非直接认定“发现造假”;  

   业余研究本身具有价值,但须遵循科学规范,通过专业渠道验证。


杨振高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869 黄豆:6
经验:3682
主帖:448回帖:2777
注册时间:2009-02-08
来自:广西玉林(北流市)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07 10:43 第7楼  
三、专业视角下的问题分析

1. 研究方法不规范

   化石鉴定仅依赖宏观形态相似性,未排除无机成因(如矿物结核)或藻类可能性;  
   演化关系推断缺乏系统发育分析等科学方法支持,属主观跳跃性结论。  

你认为我这些球状坯胎“未排除无机成因(如矿物结核)?”五年内前我就用硫酸在这些球状坯胎表面做过实验,它们根本就没有起泡反应。证明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碳酸盐岩遇水形成的所谓“结核”。
龟山等山头这里的很多同心圆叠层石都是这些球状坯胎聚集形成的,多发两张考察这些古生物化石这些球状坯胎聚集进化出的同心圆照片给你看看吧,你把这些照片下载放大或者用放大机观察,你就会看得很清楚龟山等山头这些大量同心圆叠层石其实就是这些球状坯胎聚集连接形成的,如果真的像你认为的这些是结核”没有生物活动或者说没有微生物活动这些球状坯胎会自动聚集形成一个个同心圆叠层石吗?







你认为我判断的“演化关系推断缺乏系统发育分析等科学方法支持”。以为我解释给你听的就是系统发育分析等科学方法支持。

你认为我观点“属主观跳跃性结论”。学过古生物化石都知道:“元古代是叠层石最繁荣的纪元。”我判断龟山等山头的大量古生物化石属于震旦纪晚期,那是因为龟山这些山头不仅发现了大量的球状坯胎以及大量同心圆叠层石,更重用的是在这些大量的球状坯胎以及叠层石之中发现了它们进化出来的不少珊瑚形态或者说珊瑚初步形态化石,以及少量贝类形态或者说贝类初步形态化石。你没有看过李四光对震旦纪同心圆叠层石描述的著作吗?前几年李四光的书名以及他的观点我已经在红豆社区发表出来了。



杨振高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869 黄豆:6
经验:3682
主帖:448回帖:2777
注册时间:2009-02-08
来自:广西玉林(北流市)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07 10:46 第8楼  
你从所谓的从“专业视角”分析我发现的大量化石,你是研究震旦纪的哪个著名“专家”?说出你的名字让全世界见识一下你的“专业”!
杨振高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869 黄豆:6
经验:3682
主帖:448回帖:2777
注册时间:2009-02-08
来自:广西玉林(北流市)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07 11:00 第9楼  


我在红豆社区都说过很多次了,甚至发表过不少的照片。玉林市龟山大量的球状坯胎与中国在其它地方发现的大量震旦纪球状坯胎相同,尤其是贵州的瓮安生物群。你认为我在龟山等山头发现的大量球状坯胎缺乏科学根据是吗?


杨振高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869 黄豆:6
经验:3682
主帖:448回帖:2777
注册时间:2009-02-08
来自:广西玉林(北流市)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07 11:14 第10楼  
2. 主张与学术共识冲突
   震旦纪晚期(约6.35亿-5.41亿年前)尚未发现确凿的贝类、珊瑚祖先化石;



你认为我的主张与那些所谓的专家学术共识冲突?震旦纪晚期(约6.35亿-5.41亿年前)尚未发现确凿的贝类、珊瑚祖先化石,那是以前没有发现或者说发现了他们都不懂,更不代表现在或者未来没有人发现。我认为震旦纪很多的所谓“刺源类生物化石”其实就是珊瑚的祖先或者说珊瑚体内的细胞缩水变成化石、所以形成了这样的形态“刺源类”化石,因为这些所谓的刺源类与一些珊瑚它们的横切面以及内部结构大部分是相同的。这个观点前几年我就在红豆社区发表过。

下面重发一个在龟山发现的所谓“刺源类”化石给你看看,让你多翻一些描述震旦纪刺源类的书本,看一下我在龟山发现的所谓“刺源类”化石是不是和它们相同的!你再多翻一些震旦纪的书本看一下些震旦纪的刺源类和管珊瑚的横切面是不是有很大相同性!有很多刺源类周围的所谓的“刺”其实就是珊瑚的“触手”形成的化石。










杨振高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869 黄豆:6
经验:3682
主帖:448回帖:2777
注册时间:2009-02-08
来自:广西玉林(北流市)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07 11:32 第11楼  
你认为“叠层石为微生物沉积构造,与后生动物无直接演化关系,学术文献无支持。 ”那是你对国外个别发达国家的所谓的“专家”、所谓的“学术权威”拼命点头哈腰造成的!你认为“叠层石为微生物沉积构造,与后生动物无直接演化关系”那为什么前寒武纪时期尤其是与寒武纪连接的元古代震旦纪大部分古生物化石都是叠层石?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会凭空出现是吗?如果它们与贝类没有直接的演化关系为什么贝类的外壳一层层的褶皱结构那么像叠层石?如果叠层石与后生动物无直接演化关系那为什么后生动物“有孔虫”的形态和同心圆叠层石以及一些其它形态的叠层石完全相同?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107 黄豆:31
经验:5194
主帖:414回帖:3888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07 12:18 第12楼  
争论太多无用,说得太多也只能让你恼羞成怒。我现在只拷贝那篇分析中一句话,以及之前与元宝对话的两张截图:

三是主动对接专业机构,将标本提交广西自然资源博物馆古生物化石修复鉴定室(地址:南宁市青秀区,联系电话0771-5383050),获取初步鉴定意见。即使发现被否定,也可通过专业反馈明确改进方向,避免陷入“自我循环论证”。








[此帖于 2025-10-07 12:19 被 天马行空来 编辑]
最近评论 杨振高 点评: 干嘛?恐吓我啊?放马过来吧! (2025-10-08 22:04)
杨振高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869 黄豆:6
经验:3682
主帖:448回帖:2777
注册时间:2009-02-08
来自:广西玉林(北流市)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08 22:04 第13楼  
干嘛?恐吓我啊?放马过来吧!
gxsddy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298 黄豆:0
经验:1341
主帖:35回帖:1208
注册时间:2018-05-03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10 10:35 第14楼  
   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是的人通常具有自负和自大的性格特征,常常表现为过度高估自身能力和价值,轻视他人意见,同时对他人的观点和批评持不接受的态度。

   表现出以下特征:

   1、自我吹嘘:他们会不断夸耀自己的成就、才能和经验,通过自我夸大获得心理优势感,来缓解现实的自卑感。

  2、缺乏谦逊:他们往往对自己的错误或短处缺乏认知,过度自信地认为自己比他人更优秀,忽视客观评价标准,常将个人主观判断等同于事实,不愿接受他人的观点,自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

   3、缺乏批判性思维:他们的思考和行为常常围绕着自己,缺乏对自己观点的审视和批判,不愿接受反驳或逆向思考。

    这种性格特征的人,没有谦虚和尊重他人的态度,不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开放的心态和批判性思维,现实中常常造成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和冲突,限制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