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严管理监督激励干部奋发有为 (您是本帖第564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188 | :0 |
经验:118 |
主帖:54 | 回帖:59 |
注册时间:2022-04-08 |
来自: |
|
干部是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既需要通过从严管理监督筑牢思想防线、规范权力运行,也需要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干事热情、鼓舞担当精神。严管与激励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唯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锻造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从严管理监督是干部成长的“压舱石”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从严管理监督不是对干部的束缚,而是对干部的保护,如同为航船装上“压舱石”,确保其在风浪中行稳致远。
要筑牢思想“防火墙”。通过常态化理论学习、专题警示教育,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思想深处摒弃特权思想、侥幸心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近年来,各地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让干部在直观感受中受警醒、明底线,效果显著。
要扎紧制度“铁笼子”。完善干部日常管理、权力运行监督等制度体系,明确行为边界和责任清单,让干部知道“可为”与“不可为”。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运用谈心谈话、考核考察等方式,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二、正向激励是干部担当的“动力源”
从严管理监督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干部更好地干事创业。只有让担当者受激励、实干者得实惠,才能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
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坚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大胆使用那些在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干得好的干部,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成为常态。这种导向会让干部明白,只有真抓实干才能获得认可,从而主动投身工作。
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干部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要明确容错界限和程序,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的界限,既保护干部积极性,又防止纪律松弛,让干部在规矩范围内大胆闯、大胆试。
三、严管与激励结合,锻造过硬队伍
从严管理监督与正向激励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严管是基础,确保干部不越红线、不踩底线;激励是保障,鼓励干部积极作为、勇于担当。
要将严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严格的管理监督,让干部养成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履职的习惯,形成清正廉洁的作风。同时,要通过精准的激励措施,关注干部的成长需求和合理诉求,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更有动力投入到事业中。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唯有把从严管理监督与正向激励有机结合,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