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民生服务 桂声评论 → 以特色之道筑人民之城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以特色之道筑人民之城 (您是本帖第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纍纍纍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2 黄豆:0
经验:8
主帖:4回帖:4
注册时间:2024-12-23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7-29 01:57 第1楼  
|帮助|
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建设正式步入提质增效的全新阶段。城市工作唯有扎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深厚土壤,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同时精心守护并激活城市文化的独特魂魄,才能构筑起真正属于人民、富有灵魂、生机勃勃的现代都市家园。

以中国特色为基,城市发展才能立根固本。这条道路,首先体现为坚强的核心引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方向不偏航、力量不分散。从宏伟蓝图的擘画到具体举措的实施,党的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城市治理的磅礴伟力,在每一个细微处推动着城市有机体健康生长。更深刻的是,它内蕴着对制度优势的自觉运用,将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协调发挥到极致。雄安新区的一张蓝图绘到底,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写照。这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战略定力与资源配置优势,使中国城市在现代化征程中拥有独特定力和韧性。

以人民理念为魂,城市方显其终极价值。城市的每一寸空间、每一次脉动都应围绕着人的需求、尊严与福祉展开。这意味着城市治理必须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宗旨贯穿始终,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无论是提供充足就业机会、建设可负担的安居之所,还是精心规划布局便利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抑或贴心推进适老化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都彰显着城市对每一个个体生命质量的深切关怀。上海的一江一河工程,正是这种理念的动人实践:曾经被工厂占据的滨水空间,如今华丽转身为市民共享的活力岸线。城市,正是为了承载与提升每一个市民的生活梦想而存在。

以文化传承为脉,城市方能历久弥新。城市绝非冰冷的混凝土丛林,其灵魂深植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之中。守护城市文化根脉,首先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精心保护承载集体记忆的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让城市风貌可阅读、历史有厚度。北京对中轴线申遗的系统性保护,苏州古城改造中对江南水乡肌理的精妙延续,都在努力维系那份独特的乡愁印记。传承之外更需创新转化——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现代城市规划、建筑风貌、公共艺术之中,使其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命力。当市井烟火气与人文书卷气相融,当古韵新风和谐共生,城市便拥有了超越物质层面的永恒魅力与不竭活力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