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民生服务 桂声评论 → 莫把警示教育当“耳旁风”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莫把警示教育当“耳旁风” (您是本帖第23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yuqihao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4 黄豆:0
经验:16
主帖:8回帖:8
注册时间:2025-04-27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7-24 16:23 第1楼  
|帮助|


警示教育如同一剂良药,能够治愈身上的顽疾,给人心灵的震撼,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别人错误的轨迹和行为。然而,少数党员干部把警示教育案例当作故事来看,把自己当作看客,没有认真对照,深刻反思,汲取教训,耳边警钟不能做到长鸣。思想上不够重视,容易造成行为上不收敛,胆子会变得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底线失守,“看客”沦为“局中人”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对待警示教育要“入脑入心入行”,要拧紧思想的开关,把别人的“忏悔录”当作“警示语”,吾日三省吾身,应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常学法律法规,提高认知水平。要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学会拒绝别人。要注重家教家风,管好身边人、身边事。要镜头里的警示教训变为“刻在骨子里敬畏”,认真走好廉洁从政的每一步,不让悲剧在自己身上重现


ahahaha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45 黄豆:0
经验:220
主帖:0回帖:217
注册时间:2015-07-24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8-11 22:26 第2楼  
警示教育化身警钟常鸣耳畔
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无论是入党之初的庄严宣誓;还是干部履新时的任前谈话;乃至出现苗头性问题时的诫勉谈话,“组织警示”和领导提醒无处不在,贯穿于每一名党员干部成长、教育、管理、监督等整个政治生涯的始终。



       面对严管厚爱的“组织警示”和领导提醒,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都能领会组织“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然而也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毫不在意,没有把“组织警示”和领导提醒放在心上,反而当成可有可无的“耳旁风”,“苦口婆心”的背后,换来的却是“左耳进、右耳出”,拒组织关怀于“千里之外”的肆意妄为。
       莫把“组织警示”当成“耳旁风”。一次警示就是一次警钟长鸣,一次提醒就是一次组织关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从内心深处理解组织警示、领导提醒背后饱含的深情厚谊。一方面,要始终把组织的警示、领导的提醒铭记于心,面对组织拉拉袖子、敲敲警钟的善意提醒时,要坚决摒弃:要么毫不在意,听之任之,当成“耳旁风”;要么牢骚满腹、心存芥蒂、心存怨恨;要么隐瞒撒谎、心有不甘、对抗组织的“知错不改、将错就错、一错再错”。而应引起高度重视、认真“体检”、及时纠偏,回归正确航向。另一方面,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党员、一个干部、一个有组织纪律的人,有权不可任性,敬畏手中的权力,无论是办事情、想问题、作决策都讲原则、顾大局、守底线,彻底根除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权力任性”,切实做到清白做人、规矩行事、坦荡为官。

       严是爱松是害,严管才是厚爱。“组织警示”彰显的是对党员干部的人文关怀,党员干部唯有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性互动,才无愧于组织的“良苦用心”。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