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靶向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松绑减负 (您是本帖第5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314 | :0 |
经验:176 |
主帖:88 | 回帖:88 |
注册时间:2020-10-12 |
来自: |
|
靶向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松绑减负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给文山会海踩了“急刹车”,为过度留痕套上“紧箍咒”。然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新形象工程”、名目繁多的督查检查考核等变异问题,仍在无形中消耗着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精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政策落地、加重基层负担的“绊脚石”,必须常抓不懈、靶向施治,真正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干实事。
精准识变,揪出“新马甲”下的老问题。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变异性,旧问题尚未根绝,新花样又不断冒出。一些地方,工作群过多过滥让干部疲于“爬楼”,APP强制推广、打卡签到成为“指尖上的负担”;“精致走秀式”调研、“经典路线式”检查屡见不鲜;不顾实际、急功近利的“新形象工程”悄然抬头。这些现象,本质仍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负责任的作风顽疾。我们必须擦亮眼睛,精准识别其新表现、新动向,揪住不放、露头就打。
聚焦痛点,挥出整治“组合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哪里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哪里。要大力精简文件会议,能合并的合并,能不开的不开,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坚决纠治过度留痕、滥用工作群、层层加码摊派任务等问题,让干部从“指尖”回归“田间”。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整合项目、压缩频次、改进方式,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对不顾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肃问责,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
固本培元,建立减负“长机制”。为基层减负,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破除“唯材料”“唯台账”倾向,注重看实绩、听民声。畅通基层干部意见反馈渠道,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使减负措施更接地气、更解渴。上级机关要带头转变作风,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真正体察实情、解决问题。唯有从思想根源和制度机制上发力,才能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让减负成果真正惠及基层、长久巩固。
松绑减负,方能释放实干伟力。坚决向形式主义开刀,为基层干部卸下不必要的包袱,定能点燃他们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澎湃引擎。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