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紧盯“关键少数” 引领作风清流 (您是本帖第4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314 | :0 |
经验:176 |
主帖:88 | 回帖:88 |
注册时间:2020-10-12 |
来自: |
|
紧盯“关键少数” 引领作风清流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能否落地生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正所谓“上面松一寸,下面散一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无形中引领着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抓住“关键少数”,就抓住了作风建设的“牛鼻子”。
“关键少数”须做“头雁”领航。领导干部身处要位、手握重权,其作风状况直接影响一地一域的政治生态。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唯有如此,才能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和感召力。焦裕禄同志“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朴素作风,至今仍熠熠生辉,诠释了“关键少数”应有的标杆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应自觉向高标准看齐,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头雁”之姿引领“群雁”齐飞。
压实责任链,严防“灯下黑”。** 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是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题中要义。必须层层传导压力,将作风建设责任细化到岗、具体到人。上级“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好监督指导下级“一把手”的责任;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作风建设。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政治监督,紧盯“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坚决防止“灯下黑”。同时,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责述廉等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权力进笼子,扎紧制度篱笆。作风背后是权力运行。管住“关键少数”,核心在于管住权力。要持续深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针对领导干部在决策审批、资源分配、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进一步明晰权力边界,优化运行流程,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对违反制度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确保“关键少数”手中的权力真正用于为人民服务。
“关键少数”率先垂范,方能形成“不令而行”的强大势能。以“关键少数”的清风正气,带动“绝大多数”的作风向好,我们定能让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光芒。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