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现在使用智驾系统的人是更加安全了,还是更加不安全? (您是本帖第23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9)
|
头衔:注册会员
:10394 | :28 |
经验:4809 |
主帖:353 | 回帖:3574 |
注册时间:2006-03-01 |
来自: |
|
现在使用智驾系统的人是更加安全了,还是更加不安全?
某米汽车于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在安徽铜陵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碰撞爆燃事故,三位年轻生命陨落。此事故发生后,全国哗然,大众纷纷质疑智驾系统的安全性。
我也不例外,但我思考的角度和范围窄一些,我知道汽车无人驾驶必定是未来的趋势,我思考的是“现在使用智驾系统的人是更加安全了,还是更加不安全?”为此,我先设计了第一个问题,在4月1日时循序渐进地与DeepSeek深聊,根据DeepSeek说的内容,再设计和提问我的内容,最终得到了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
我问DeepSeek的几个问题如下:
1.我们知道,现在汽车智驾还没有普及,但还是有许多公司在开发智驾系统,一些车企还以“智驾”为卖点来做广告和推广。我现在的问题是:在智驾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首先使用智驾的人是安全了,还是更加不安全?
2.在下面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更加不安全?驾驶员过分依赖智驾系统,但智驾系统并不像车企宣传的那样可靠(典型某米SU7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安全事故,你认为责任谁更大?另外,某米SU7事故中道路维修单位和管理单位要担负责任吗?
3.经过你上面的深度分析,回到我开始的问题:①现在汽车智驾还没有普及,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人工驾驶的还比使用智驾系统的多得多;②一些车企以“智驾”为卖点来做广告和推广,但又夸大其词;③现在的交通标识和交通管控也不是为智驾系统设计和服务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④现在许多司机对智驾系统知之不多,又没有得到规范性培训。在这种种不利情况下,首先使用智驾系统的人是否更加不安全了?
从DeepSeek处得到自己的答案后,就想着要写个帖子发出来,但考虑到当时这个安全事故舆论太过火爆和敏感,当时决定不发出来了。
直到看到我们国家暂时叫停了L3级智能驾驶技术后,就想着再整理出来。
在把我和DeepSeek聊天内容发出来之前,我先简要做一些科普:
一、智驾系统等级
智驾系统等级主要分为L1到L5五个等级,每个等级代表不同的自动化程度和功能。
L1级:辅助驾驶,车辆具备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如定速巡航或车道保持。
L2级:部分自动化,车辆可以同时执行多项驾驶任务,如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但仍需驾驶员监控。
L3级:有条件自动化,车辆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自主驾驶,但驾驶员需随时准备接管。
L4级:高度自动化,车辆可以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自主驾驶,适用于特定环境和路线。
L5级:完全自动化,车辆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自主驾驶,无需驾驶员监控。
目前,L1和L2级别的智驾系统已经规模商用,而L3级别的有条件自动化正在加速迈向现实。×为的乾崑智驾ADS 4实现了架构升级、安全升级和体验升级,支持高速L3商用,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通行效率,并具备全维防碰撞系统等多重安全功能。此外,×风汽车的“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也展示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进展,其智驾系统覆盖从NOA辅助驾驶到L5级无人驾驶的全场景方案,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从“追赶者”向“定义者”转型的雄心。
二、目前国家确实暂时叫停了L3级智能驾驶技术
2025年4月16日,工信部发布新规,明确禁止使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概念,要求车企必须以“L2级辅助驾驶”等客观表述替代。这一新规直击行业三大痛点:虚假宣传、功能滥用和责任模糊。新规还规定,系统需强制人脸识别验证驾驶员在环,禁止座椅平躺、玩手机等危险行为,甚至要求驾驶员在车辆自主避险后仍需担责。此外,紧急升级需走召回流程,禁止以“公测”名义推送未经验证的功能。
然而,尽管国家叫停了L3级智能驾驶的宣传和使用,但北京在2025年4月1日正式实施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首次允许L3级及以上智驾级别的私家车合法上路。这意味着在特定场景下,驾驶员可以松开方向盘,让系统接管车辆控制权,但需保持警觉随时准备接管。
与DeepSeek聊现在智驾的安全性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