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擘画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 (您是本帖第1825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此帖子由于三个月内未有回复已被系统自动锁定,不允许回复)
|
头衔:注册会员
:638 | :11 |
经验:117 |
主帖:55 | 回帖:59 |
注册时间:2021-01-25 |
来自: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细化部署,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列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建引领始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和核心动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党建铸魂:筑牢乡村振兴的政治根基。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求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路径,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中,正是通过建立“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机制,实现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为基层党组织赋能提供了制度支撑。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深化党员联户制度,基层党组织正在成为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红色引擎”。
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在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正加速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正在各地生动实践。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目标,体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江苏永联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村集体年收入超2亿元;贵州塘约村探索“三变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些都是党建统筹产业振兴的典型案例。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更催生出“云上农业”新业态,农村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彰显着党建引领下的创新活力。
治理赋能:打造善治乡村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浙江“枫桥经验”的现代升级版、广东“积分制”管理模式,都在党建统领下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北京市平谷区建立“微网格”治理机制,党员担任网格长,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镇”;山东曲阜将儒家文化融入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这些实践展现了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文化引领作用。随着“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和智慧治理平台的推广,乡村正在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生态。
绿色发展: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振兴中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强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具体目标。浙江安吉余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完成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型,乡村旅游年收入超3000万元;江西婺源通过“党建+古村落保护”,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生态经济的双赢。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90%以上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78%,“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新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航前行的核心力量。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更需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让广袤乡村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承载乡愁的家园、孕育幸福的沃土。在党建红、生态绿、科技蓝的交相辉映中,乡村振兴战略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坚实根基。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