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贺州论坛 → 传统技艺传承:在变革中寻生机
本版版主:不醉不归30 | 东方幻龙 | 桂东一剑客 | 兮丁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传统技艺传承:在变革中寻生机 (您是本帖第63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此帖子由于三个月内未有回复已被系统自动锁定,不允许回复)
07834870181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11 黄豆:0
经验:34
主帖:17回帖:17
注册时间:2024-04-23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1-27 18:00 第1楼  
|帮助|
最近读到一则新闻《安徽杂技第一村:几代人靠它发家致富,有人年薪十来万但不想小孩继承》,讲的是在安徽临泉县韦小庄,杂技作为一项传承数代的技艺,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是众多家庭脱贫致富的关键。但如今,这一传统技艺却面临着传承的难题。

韦小庄的杂技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与杂技结缘,“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韦家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便是对其真实写照。靠着杂技表演,村民们过上了富足生活,村里不少人家都盖起了楼房 。韦天明作为家中第三代杂技人,与妻子四处巡演,一年能有十来万的收入,时间自由还能游历各地。

然而,看似风光的背后,杂技传承却危机四伏。年轻一代中,越来越多人不愿继承这份家业。韦天明虽靠着杂技为生,却不愿让孩子重走自己的路;韦响响也打算转行,原因是走南闯北的生活让他无暇陪伴家人,且收入不稳定。曾经,杂技是村民们摆脱贫困的法宝,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让一家人吃饱饭,甚至还能吸引其他孩子前来学艺。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外界的诱惑不断增多,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

传统技艺传承困境,在当今社会并非个例。许多古老的手工艺、民间艺术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传统技艺的学习过程往往艰苦漫长,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伴随着受伤的风险,这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元价值观,使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看似更轻松、更具发展前景的职业。

要破解这一困境,创新与变革至关重要。正如临美杂技团团长尹波所说,杂技表演要先脱旧,才能迎新,才能吸引更多观众。只有先“活下来”,才能传承。杂技从业者可以尝试将杂技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打造新颖的表演节目,吸引年轻观众。比如融入现代音乐、灯光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表演内容,让杂技更具观赏性和时代感。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传统技艺的扶持力度,给予从业者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提高传统技艺的社会地位。

传统技艺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我们不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时代的浪潮中消失。在尊重年轻人选择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之路,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五毛一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7758 黄豆:0
经验:11428
主帖:305回帖:7049
注册时间:2021-06-13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1-31 09:49 第2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