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环江出实招助推柳浪咧小镇火爆“出圈” (您是本帖第101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5)
|
头衔:注册会员
:6010 | :115 |
经验:1517 |
主帖:245 | 回帖:1214 |
注册时间:2016-01-17 |
来自: |
|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西安置区,8300名从深山中搬迁出来的群众在这里迎来新生活。为推动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环江县决定对城西社区进行打造升级,并由思恩镇政府牵头,各个部门配合实施。

提质升级的主体就是在安置区内创建毛南族特色柳浪咧小镇。4月22日开街以来,该小镇便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点,街区内的特色美食、毛南文创产品、毛南手工艺品,让众多游客尽情享受休闲美好时光。

据了解,“柳浪咧”小镇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特色商旅小镇。内含欢街(美食街)、嗦哩嗦特产巷(特产街)、古编巷(手工制品、文创文玩街、非遗文化产品作坊街)、民族服饰街(巷)、中医药养生街(茶艺街)、书香一条街、电商示范区(电商直播带货街)等12条主题街区,用现代手法将毛南族、傩面、铜鼓文化等元素进行提炼再现,形成以非遗文化保护、文创产品开发、农特产品销售为地标的新文旅商圈。

环江县思恩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通过推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推+股民参与+资源整合+利益联结”的经营模式,带动安置区盘活国有闲置资产,推动搬迁群众就近创业就业,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打造小镇首先要解决铺面闲置的问题。”思恩镇党委书记蒙佳龙告诉记者,要打破此前“条块分割”的基层党组织架构,统筹各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金,跨地承租城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1016间铺面,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开发运营。

目前,小镇门面出租394间,同比增长55.73%;232家商户入驻营业,其中搬迁农户自主创业105家;预期第一年门面盘活率60%,租金收入达300万元以上,各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在柳浪咧小镇经营利益分配中年平均新增收入3万元以上,就业人数1000人次以上,进一步巩固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户均1人以上稳定就业的成果。
如何让商家在有归属感的同时得到持续盈利保持创业激情。蒙佳龙介绍,小镇创办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在开通办证绿色通道、宣传推广、创业指导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给予就业奖励、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

小镇里的“回味美食店”店主覃安杰早年因为无房,长年在广东务工,2018年从环江县川山镇搬迁到毛南家园城西安置区。搬迁后,覃安杰居有定所,从广东携妻归来,最开始从事装修行业工作,后来有了孩子,为了照顾老小,决定重拾老本行,开起小炒店。
“小镇开街后,生意越来越好,现在基本能有3万元左右月营业额,特别是三月三活动,店里顾客爆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覃安杰高兴地说。
柳浪咧小镇作为今年“壮族三月三·环江嘉年华”主会场,开展了“乐嗨三月三·相约游环江”系列活动,随着“迷你市集”和环江喀斯特乡村音乐节的举办,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到小镇,集市摊位招商140多个,每天游客平均在3万人次左右。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天宇 通讯员 兰晓弄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