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河池论坛 → 彩调:一朵开在广西的“山茶花”
本版版主:筱枫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精华主题 彩调:一朵开在广西的“山茶花” 精彩文章(您是本帖第77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2)
动物森林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829 黄豆:96
经验:1409
主帖:175回帖:1196
注册时间:2016-05-16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3-04-08 21:10 第1楼  
|帮助|

   在广西,一说到彩调剧,年长点的老人基本都会知道,生活在桂柳地区,特别是宜州一带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哼上几句。

  彩调剧是广西主要地方剧种之一,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彩调诞生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彩调内容及艺术表演形式谐趣、轻快、鲜活,被誉为“快乐的剧种”和“南国的山茶花”。彩调剧既有丰富多彩、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形式,又有轻松活泼,优美动听的唱腔旋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也被称为“快乐的剧种”,它主要分布在柳州、桂林、宜州一带,以西南官话为主,在梧州、百色、玉林等白话地区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据统计,彩调剧在广西流行的覆盖面达81.3%。

  对于彩调剧,过去在一些地方叫法不一,有叫“调子”的,也有叫“彩灯”“哪嗬嗨”“采茶戏”等,直到1955年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时,才正式定名为“彩调剧”。




彩调剧《探干妹》演出剧照。

  彩调和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贵州花灯戏、安徽黄梅戏、云南花灯戏等民间小戏一样有程式,但不受程式化的约束,至今仍处在向前发展的状态。广西彩调早期的剧目特点是:剧中人物少,剧情简单,歌舞成分重,题材上多以劳动人民的生活故事、民间传说和口头传闻为主,经常只有两个或三四个人物,彩调也以“三小戏”著称,小生、小旦、小丑相辉映。在“对子调”“王三打鸟”“三看亲”等小戏里基本就是两三个演员,其中“对子调”“王三打鸟”一个小生、一个花旦,演唱时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大多反映农村日常生活有趣的小故事或演唱男女相爱之情,或歌咏农村四季事物,或描写劳动生活等。它的表现形式通俗活泼,贴近群众,它的道具以“彩扇、彩带、彩巾”为主,称之为彩调“三件宝”。彩扇飞舞,彩巾飞旋,彩带飞扬。小丑的矮桩,小生的中桩,花旦、小旦的风摆柳等表演形式给观众带来无穷的乐趣,深受群众喜爱。


彩调剧《王三打鸟》演出剧照。

  每个剧种除了人物行当有特点以外,要区分一个剧种的种类主要就是靠它的音乐和唱腔。中国戏曲唱腔分为两大类,曲牌体和板腔体,彩调和云南、贵州花灯戏、湖南花鼓戏等花灯类的剧种在唱腔上基本是由一些地方的山歌小调和曲艺形成的旋律唱腔风格为特点,属于曲牌体。在上世纪80年代初,广西戏剧协会和广西艺术研究所搜集整理出版《彩调传统唱腔一百首》,里边基本概括了广西桂北、桂中、桂西等地的彩调传统唱腔,为广大彩调艺术工作者和业余彩调爱好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彩调传统唱腔属“宫、商、角、徵、羽”的民族五声调式,其中徵调式和商调式、羽调式比较常用,徵调式的有《十月花》《雪花飘》《补缸调》等,商调式的有《四平腔》《黄花腔》《四门摘花》等,羽调式的彩调唱腔大概分为板、腔、调。

  属板的有诉板、骂板、哭板、赶板等,属腔的有《三板腔》《四平腔》《梁氏腔》《黄花腔》《路腔》《化子腔》《强盗腔》《梁氏腔》《对花腔》《饮酒腔》《正花腔》等,属调的有《比古调》《补缸调》《怀调》《对口调》等,这些传统唱腔旋律流畅、优美、易懂、易唱、易学,可塑性大,在彩调音乐中经常用到。

  除了唱腔外,它的冷场曲牌也很丰富,有《水龙吟》《柳青娘》《懒梳妆》《长锣》等,其中《长锣》在彩调冷场曲牌中最为常用,它的曲调轻松、活泼,打击乐和管弦乐同时演奏,可以作为时空转换和演员在台上表演各种身段和圆场时用。




彩调剧《三看亲》演出剧照。

  过去在桂北农村,每当人们听到《长锣》响起就知道会有演出,观众会点着火把,打着手电筒翻山越岭赶去看戏。《长锣》这个曲牌还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在任何一个乐句中作为半终止用来准备结束,由于它灵活多变,可用于多种情绪中,所以现在很多彩调古装或现代戏中还会经常用到。

  彩调的道白和唱腔都是以西南官话(桂柳话)四声来念白和演唱,很多民间艺人套腔时都讲究“问字要音”,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字正腔圆”。曲作者在谱曲中遇到有些字四声如不好发音时,可以用一些装饰音或小滑音作为过渡,让旋律流畅,演员唱起来就顺口,观众听起来就很好听,不显生硬。


曾红遍大江南北
谈到彩调辉煌时期,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刘三姐》说起。当时,全区举办《刘三姐》剧目汇演,十几个剧种、几百个剧团争相上演《刘三姐》,组成《刘三姐》演出团上京演出,继而一炮而红,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演出,历时两年在全国24个省连续演出500多场,红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后又改编成舞台艺术片,同时长春电影制片厂也改编拍摄成电影。到目前为止,舞台剧《刘三姐》已上演2000多场。继《刘三姐》拍成舞台艺术片后,接着又拍摄了《三朵小红花》等有影响的彩调剧舞台艺术片。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区创作和演出了《五子图》《客从何来》《断线风筝》《多情小和尚》等剧目,加工并完善传统剧目《三看亲》《二女争夫》《隔河看亲》《换子记》等。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广西彩调剧团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创作剧目,如《哪嗬咿嗬嗨》《梦里听竹》《听竹情》《闪光的足迹》《大山小村官》等,其中《哪嗬咿嗬嗨》将彩调剧的创作全面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和其他各门类的艺术人才。


傅锦华作品《刘三姐》。

  众所周知,每个剧种都有自己剧中的代表人物,如京剧的梅兰芳,越剧的徐玉兰、王文娟,黄梅戏的严凤英、韩再芬等,彩调同样也有本剧种的代表人物,如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傅锦华老师,她是广西第一代舞台剧《刘三姐》的扮演者,电影《刘三姐》的演唱者,她的声音甜美婉转而又带点山野的味道,就是这“野”味十足的唱法,让《刘三姐》歌曲成为经典。傅锦华老师从事彩调艺术工作60年,先后主演过《龙女与汉鹏》《王三打鸟》《刘三姐》等大小剧目60多个。1955年,傅锦华主演的传统戏《龙女与汉鹏》被选进中南海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赞赏。1960年,傅锦华又成功塑造了《刘三姐》的舞台艺术形象。从此,她的一生情系《刘三姐》,她的歌声伴随《刘三姐》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及海外,历演不衰,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情称赞和好评。傅锦华老师的一生,为广西文艺事业和广西彩调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台优秀的剧目除了需要有优秀的演员,还离不开舞台上把控全局的总导演,下面就说说广西彩调剧团的一位国家一级导演,他就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优秀专家、广西德艺双馨艺术家龙杰锋。


龙杰锋作品《跑菜园》。



龙杰锋作品《半夜拜菩萨
》。

  龙杰锋至今共导演了含(合作)大小作品100多部,涉及10多个剧种,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文化部“文华导演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导演奖”等国家级单项奖7项,综合奖10项。在省级各类艺术大赛中获广西“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12次、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12个、广西“优秀导演奖”“导演奖”19项,其导演的大型彩调剧《哪嗬咿嗬嗨》获得了国家级大奖23项,省级奖15项,被专家誉为继《刘三姐》后的又一个里程碑。




龙杰锋作品《二女争夫
》。

  到了21世纪,广西彩调剧团除创作的小戏如《追》《乡醉》参加全国小戏小品比赛获得一等奖外,还重点加工提高重排了彩调歌舞剧《刘三姐》经典剧目,为《刘三姐》赋予了“为自由而歌唱、为尊严而抗争”的新主题,剧本作了修改完善,在音乐和舞美及舞蹈上都融入了新的元素。该剧在国内30多个城市进行商业巡演,并先后到美国、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巡回演出,直到现在,该剧还作为广西的文化交流品牌剧目经常受邀到各地演出。


彩调艺术亟需传承创新
2006年5月,彩调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面对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彩调出现了严峻的生存危机。虽然广西已对彩调进行了抢救、挖掘、保护、传承,但由于工程庞大,在短时间内难以彰显效果,当前彩调发展的困境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人才荒漠化:随着一些老艺术家的故去,新生代不少年轻演员和各门类艺术人才由于待遇等原因,不愿待在剧团,不少人纷纷改行,一些传统的技能和技法无人能继,出现演员青黄不接的现象。该剧种要发展,培养优秀青年演员及其他各门类艺术人才刻不容缓。

  (2)剧目荒漠化: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剧作家不愿意把精力投入在费时费脑但回报少的戏曲剧本创作上,没有好的剧本自然没有好的剧目上演。

  (3)观众荒漠化:当前,多元化的文化正蓬勃发展,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关注,在它面前,彩调的表演形式和剧情内容就显得守旧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争取到年轻观众的关注,更无法使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目前,彩调面对市场和票房的最大困境是观众断层,由于当代年轻人普遍缺乏戏曲知识,戏曲对他们来说属于遥远的存在,要有效引导他们走进戏曲艺术世界,就需要向他们普及彩调戏曲知识,让他们发自内心去感受、去接受彩调,走进剧场在剧场,真正欣赏高水平的彩调艺术精品,体验彩调之美,感悟彩调之魅。

  近几年,我区在文化惠民上采取了低票价惠民措施,以此鼓励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同时,戏曲艺术得到了国家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针对戏曲发展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各省市亦积极推出扶持戏曲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与弘扬戏曲艺术,这在戏曲发展史上前所未有。戏曲艺术今天面对市场所出现的困境,或许更应将其理解为承前启后阶段的困惑。

  作为新一代的彩调艺术工作者,我们要坚持主体意识,自我认同,自我尊重,不急功近利,努力将更多的彩调艺术精品呈现给观众,相信彩调这朵广西特有的“山茶花”必将开得更加鲜艳,更加灿烂!


作者:戴景强 黄芬



帖子奖励 发帖人获得奖励:+10 绿豆. . [操作人:筱枫 2023-04-10 11:26]
最近评分
操作人 操作时间 评价
筱枫2023-04-10 11:26好帖 ★★★
心仪广西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8075 黄豆:0
经验:38225
主帖:3回帖:38131
注册时间:2014-11-29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3-04-09 16:24 第2楼  
要想彩调更好传承,除了政府层面重视以外,彩调也要与时俱进。很多人也喜欢学彩调,怎么学呢:1、有KTV 伴奏版,不少年轻人也想学的,苦于没伴奏,生活压力也不可能不干活和退休戏曲爱好者练习。有了伴奏版后先练腔调,兴趣上来后服装就会跟上了;2、很长的剧本不适合现代快节奏,学学抖音小剧本,压缩精剪或截取部分做小剧本来排练或学习,这样难度变小,熟能生巧后自然能将中长剧目演绎出来;区市级彩调剧团也应该多下乡演出,没几个人会花50元门票到广西彩调团观看蒋团长、马团长的艺术家演出的
老鼠药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65572 黄豆:46
经验:36994
主帖:275回帖:35060
注册时间:2006-07-12
来自:广西梧州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3-04-10 10:41 第3楼  
听不明!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