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本文所说的“征战沙场”并非战争,而是盛兴在全国各地的酒文化“猜码”。
据了解,猜码又称划拳,在全国各地都有,包括了东北三省、重庆、四川、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各地的划拳风俗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酒文化,都是酒桌上娱乐的项目之一。
这几年来,某些地方认为喝酒划拳是一种粗俗的表现,甚至明令禁止。作者认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既然受到民间的欢迎,肯定要它存在的价值,哪能就禁就禁的?按我说,划拳划的不是酒,是文化,是传承!作者建议,要积极引导,不能酗酒,大力提倡文明礼让,将猜码文化发扬光大,并且积极申请非遗。将“猜码”“划拳”申请非遗,你怎么看?
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如下:
一是猜码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猜码,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 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
据资料记载,划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猜码、中国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起源于汉代。五代《新五代史·史弘肇传》记载:“他日会饮章第,酒酣为手势令”。《七侠五义》上面就有划拳的记载。唐代人称划拳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胜饮篇》记载:“皇甫嵩手势酒令,五指与手掌节指有名,通吁五指为五峰,则知豁拳之戏由来已久。”
按以上文化记实,猜码从五代开始即有记载,即使从那时算起,也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如将其算做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内容之一,可算得上是源远流长。
二是猜码是全身心的健康运动
家庭聚会、好友相聚吃饭、喝酒、聊天,一旦酒过三巡划拳就“闪亮登场”,热闹之余还能增加感情。猜码过程中,作者认为,这是全身心都在运动的文化活动。首先出码时,手在运动,身体在运动。手指快或者慢,或者伸得不直,都有可能违规;二是猜码时,是脑部运动。猜码者要思考对方,到底出什么码?还要在秒速内做出反应,可谓是练习脑部运动的好方式。三是猜码时,是眼部运动。要认真观看对方的出手情况。四是嘴部运动。猜码是声音传递的表现形式,嘴巴在运动,声带在运动。当然,这里要提醒参与者,不能太大声,以免声带受损。
再说到猜码是一个民间极具表演性质的文化活动。我们知道,在广西,为了活跃气氛,猜码者往往前面来个高潮《唱山歌》“哎.......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喝),那边和(喝)?这边唱来那边和(喝),那边和(喝)。”这时候,两边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让猜码充满着特色的地方文化。
三是猜码申请非遗有依据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先从作者熟悉的广西说起,猜码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每逢逢年过节,亲人朋友相聚,饭后猜码肯定是当地人必须的酒文化。据作者所在村镇,农历七月初七是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相当于不少地方所说的“冬至大过年”。而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不论你走向何村何屯,码声绝对是响遍平时寂静的乡村。
依据这一条,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猜码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又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我们再来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们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猜码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民俗活动。作为中国古传至今仍时尚流行的饮酒游戏,它增添酒兴,烘托喜庆,是一种汉族和各族民间的酒令。其技巧性颇强,给玩者留有神机斗智的余地,且因玩时须喊叫,易让人兴奋,极富竞争性。这又符合表演艺术的范畴!
四是不少地方猜码文化失传
作者了解到,猜码语言中有“广码”、“普通话”、“地方方言”等多种语言。在华南地区,猜码最常用的“广码”,也就是用粤语来猜码。可是,非常遗憾的是,作者曾经通过观察、电话了解、微信收集等多种方式,在珠三角各个城市访查,基本没有看到会猜码的啦。说到猜码,有些上了年纪的,听说过猜码这种娱乐,但不会猜码。“广码”既然是用粤语来猜码,讽刺的是,不少的广东人竟然不用猜码,这,不能不说是文化传承的失传,应该引起文化的的重视了!
目前酒桌上猜码,大部分以输者喝酒。我们知道,过量喝酒绝对不好,酗酒还可能会出现不可预见的危害。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来引导!是否可以思考:猜码输赢,不一能喝酒。喝饮料或其它的,可否?
传承传统文化,人人有责。引导文明,吾辈之责!综合以上说法,作者认为,猜码是传统文化,是群众表演形式,应该给予传承,并且申请“非遗”。
诚然,目前有些地方禁止在公共场所猜码,作者举手赞成。但在家里或私人场所传承传统文化,应该值得提倡。即于如何平衡猜码中的陋习,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就值得引导与深思了。
您是否赞成将猜码文化申请非遗?还是反对?欢迎读者留言探讨。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