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寒冬腊月,他们在河里干什么 (您是本帖第62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7)
|
头衔:注册会员
:5509 | :37 |
经验:3476 |
主帖:158 | 回帖:3306 |
注册时间:2013-04-21 |
来自:广西巴马 |
|
寒冬腊月,他们在河里干什么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长寿之乡,这里聚居着壮瑶苗汉等十多个民族,习俗也是多种多样。
巴马的母亲河是盘阳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盘阳河里,终年有一群妇女浸在水里,弯腰在摸索着什么,即便是寒冬腊月也不例外。
那么,他们在干什么呢?
原来,他们在摸螺蛳。
盘阳河是一条山区河流,平时水色澄清,营养物质极少,但依然顽强生存着鱼虾之类水产,其中也有螺蛳。
山区河流中的螺蛳,被称为“清水螺蛳”,虽然没有生活在池塘中的螺蛳肥硕,但味道更为鲜美。
下图是2020春,疫情期间,长寿村摸螺大军的壮观场景,人有点小,要仔细看。
螺蛳是穷人的荤菜,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又想开开荤,就去买一斤螺蛳,剪去屁股的三分一斤,没剪的两分,当时我失学在家,买菜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头上,一般人都是买回来自己剪,便宜那一分钱,不过我都是买剪过的。
因为那些卖螺蛳的,比我们还穷。
历史车轮滚滚来到二十一世纪,时代变迁,盘阳河油鱼涨到了两百多一斤,螺蛳也成了贵族食物,螺蛳肉卖到了六十一斤。
不知道是盘阳河的螺蛳卖得特别贵呢还是都这样。
螺蛳被端上餐桌之前的流程:
好多年没回去了,家乡的螺蛳,你们好吗?现在多少一斤了?
家乡的卖螺女,你们还好吧,被中等收入了吧?
家乡螺蛳多少一斤不知道,巴马六十一斤的螺蛳肉,供不应求,不是我们穷人可以问津的。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