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原创] 让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 (您是本帖第8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
头衔:注册会员
:50 | :0 |
| 经验:26 |
| 主帖:13 | 回帖:13 |
| 注册时间:2024-09-25 |
来自: |
|
近来,关于如何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的讨论,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上级对基层工作困境的深切体察,以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定决心。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百米,基层干部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发展大局和民生福祉。将他们从过多过滥的报表、会议、检查中解放出来,已是势在必行。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乡镇和街道的干部,白天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填写五花八门的台账报表,晚上还要加班准备汇报材料,穿梭于看似紧要、实则无效的会议之间。他们的工作被淹没在文山会海和过度留痕的繁琐事务中,身心俱疲。这种状况不仅消耗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精力,更在无形中疏远了他们与群众的距离。当干部的主要精力被束缚在办公室和会议室,自然就少了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社区的时间。这种“事务主义”的忙碌,看似兢兢业业,实则是对宝贵行政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实干精神的某种消解。
为基层减负,本质上是为治理效能做加法,为实干担当撑腰鼓劲。这要求上级机关必须率先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从习惯于“纸面检查”“会议落实”转向更加注重“实地成效”和“群众口碑”。要大力精简文件会议,能合并的合并,能取消的取消,确保发短文、开短会、讲有用的话。要优化督查检查考核方式,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更多采取“四不两直”的调研方式,真正深入一线去看实情、听真话。评价一项工作,不能只看材料漂不漂亮、台账齐不齐全,更要看问题解决了没有、群众满意了没有、实际效果达到了没有。要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营造一种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和宽松环境。
减负不是减责,松绑是为了更好奔跑。其最终目标,是让基层干部能够心无旁骛地聚焦主责主业,将腾出的精力投入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具体实践中去。当干部们不再为形式主义所累,他们就能有更多时间去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有更强动力去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更灵活的空间去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新路子。一个充满活力、轻装上阵的基层,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保持健康与高效的基础。
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必须以坚定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持续为基层干部松绑赋能,让他们从无谓的事务中彻底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真正还给基层、还给实践、还给人民群众。唯有如此,实干之风才能蔚然兴起,基层的创造力与活力才会充分涌流,我们的事业才能拥有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强大的前进动力。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