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巧手制灯承文脉,代表共话中秋情 (您是本帖第14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2)
|
|
头衔:注册会员
:2638 | :1 |
| 经验:1715 |
| 主帖:799 | 回帖:842 |
| 注册时间:2017-09-27 |
来自: |
|
中秋佳节,月圆人安。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丰富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近日,长塘镇总工会在长塘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开展“巧手制灯笼,共话团圆情”为主题的灯笼制作培训活动。活动将文化传承、美学教育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让人大代表与干部职工、群众在亲手制作一盏盏精巧花灯的过程中,共叙邻里情深,共话家乡发展,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微讲堂:一盏花灯,照见千年文脉。活动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花灯微讲堂”拉开了序幕。民俗文化讲师带来生动的中秋灯笼文化宣讲。讲师从西汉宫廷照明的早期灯笼讲起,重点解读了唐代“燃灯”习俗如何让灯笼成为中秋标志性元素——唐太宗时期中秋燃灯活动的兴起,使灯笼从实用工具转变为承载祈福寓意的节日符号,象征着驱邪避灾、团圆吉祥。“原来我们中秋节挂灯笼,不只是为了好看,背后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和美好的寓意!”一位参与活动的群众感慨道。这堂生动的文化课,不仅增长了知识,更点燃了大家对制作专属花灯的浓厚兴趣,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巧手制花灯:一份匠心,点亮团圆温情。在备受期待的实操环节,人大代表与群众结对而坐,桌上摆放着准备好的树枝、宣纸、干花、麻绳等天然环保材料。在非遗手工艺人的耐心指导下,大家从搭建灯笼骨架开始,一步步学习搭架、裱糊、装饰。只见代表与群众们默契配合,巧手翻飞:用树枝扎出各式各样的灯笼,将素雅宣纸细心裱糊其上,再精心点缀以干花、树叶,最后系上麻绳和灯穗……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不一会儿,一盏盏独具匠心、古朴雅致的中秋花灯便在大家的手中陆续“绽放”。人大代表们边制作边与群众拉家常,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家庭近况、生活需求,并对大家关心的人居环境、养老服务等话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与记录。
履职映月明:一轮明月,架起连心之桥。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长塘镇人大创新“传统文化+代表履职”模式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它将代表联络站的阵地作用从“室内”延伸到“户外”,融入到温馨愉快的节日氛围中。代表们在协作劳动中倾听最真实的声音,在轻松交流里收集最鲜活的民意,将履职尽责化为具体行动。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