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修好家风“必修课” 筑牢廉洁“内防线” (您是本帖第4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头衔:注册会员
:8 | :0 |
经验:8 |
主帖:2 | 回帖:2 |
注册时间:2025-09-26 |
来自: |
|
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非小事,私德不涉私。它是映照党性修养的明镜,是衡量作风底色的标尺,更是抵御腐败侵蚀的第一道“防火墙”。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上好家风建设这门“必修课”,已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家庭责任。
一、家风是作风的“试金石”,必须表里如一、慎独慎微。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党员干部的工作与生活、所言与所行,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若在单位要求下属廉洁奉公,在家中却对亲属利用其影响谋利默许纵容,便成了彻头彻尾的“两面人”,其公信力必然崩塌。家风,正是在这“八小时之外”的私人场域,检验着党员干部是否真正做到了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因此,必须坚持“修身”与“齐家”相统一,不仅自身要恪守纪律规矩,更要以“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为家庭成员树立标杆,立下“公权姓公,一丝一毫不能私用”的硬规矩,让清廉成为家庭文化的核心基因。
二、家风是反腐的“防火墙”,必须防微杜渐、固本培元。
“祸患常积于忽微。”大量案例警示我们,家风败坏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诱因。从“全家腐”到“父子兵”、“夫妻店”式的塌方式腐败,无不是家风失守、家教不严的恶果。亲情一旦被权力所绑架,原则便会在“枕边风”和“儿女情”中步步失守,最终导致个人身败名裂、家庭分崩离析的悲剧。上好家风建设这门课,关键在于敢于在家庭内部“拉下脸”、“当包公”。要常敲“警示钟”,把纪律的刚性约束延伸到家庭生活中;要勤打“预防针”,教育引导家人亲属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围猎”,共同将家庭打造成为风清气正、坚不可摧的廉洁堡垒。
三、家风是初心的“传承宝”,必须赓续血脉、浸润人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仅体现在履职尽责中,也应融入家庭的血脉传承。焦裕禄“不搞特殊”的家训、谷文昌“清白持家”的家风,这些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员干部修好家风必修课,就是要自觉成为这种红色家风的传承者和实践者。要经常与家人忆传统、讲担当,让他们理解手中权力的来源与归属,支持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要教育后代树立“奋斗创造幸福”的正确价值观,彻底摒弃特权思想,培养他们成为靠本事立业、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唯有如此,才能让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在家庭的代际传承中熠熠生辉。
结语:
“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则社风善。”面对复杂考验,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主动修好家风建设这门终身课题。通过以身作则、从严治家,我们定能以千万党员家庭的优良家风,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