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服务、交通与体验:三管齐下推动发展新篇章 (您是本帖第2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10 | :0 |
经验:8 |
主帖:3 | 回帖:3 |
注册时间:2025-10-07 |
来自: |
|
服务、交通与体验:三管齐下推动发展新篇章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核心是“人”,关键是“心”。乡镇只要以“架起服务连心桥,搭建干群新纽带”为抓手,通过“服务贴心化、管理精细化、情感常态化”的“三化”模式,才能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让干部与群众从“面对面”走向“心连心”,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架起服务“连心桥”,搭建干群新纽带
1.服务贴心化:从“群众跑腿”到“干部上门”
投入资金改造服务办理,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模式。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帮办代办、村干上门服务。
2.管理精细化: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将乡镇划分为多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网格员每日巡查,重点排查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并通过专门的工作群实时上传问题。
3.情感常态化:从“一时温暖”到“长久相伴”
乡音宣讲团用方言录制政策解读音频,通过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让政策“声”入人心。
二、畅通交通“主动脉”,融入发展新格局
通过“交通升级+产业赋能+区域协同”的三维驱动,加速融入发展联动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交通网络的升级,更是发展格局的重塑。未来,乡镇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发展新格局。
三、打通服务“最后里”,提升群众新体验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镇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最后一里”服务模式,推动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温暖的公共服务,切实提升幸福感与获得感。特别是整合户籍、社保、医疗、教育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群众需求。例如,系统自动筛选出未缴纳医保的群众名单,由网格员或村干上门提醒。
服务“最后一里”,是连接民心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检验治理效能的“试金石”。乡镇要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绘就一幅“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幸福画卷。未来,大业镇以及各基层干部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0
|
|
|